RPC远程过程
RPC遠程過程 (一)RPC的定義:RPC(Remote Procedure Call)—遠程過程調用,它是一種通過網絡從遠程計算機程序上請求服務,而不需要了解底層網絡技術的協議。RPC協議假定某些傳輸協議的存在,如TCP或UDP,為通信程序之間攜帶信息數據。在OSI網絡通信模型中,RPC跨越了傳輸層和應用層。RPC使得開發包括網絡分布式多程序在內的應用程序更加容易。 RPC采用客戶機/服務器模式。請求程序就是一個客戶機,而服務提供程序就是一個服務器。首先,客戶機調用進程發送一個有進程參數的調用信息到服務進程,然后等待應答信息。在服務器端,進程保持睡眠狀態直到調用信息到達為止。當一個調用信息到達,服務器獲得進程參數,計算結果,發送答復信息,然后等待下一個調用信息,最后,客戶端調用進程接收答復信息,獲得進程結果,然后調用執行繼續進行。 有多種 RPC模式和執行。最初由 Sun 公司提出。IETF ONC 憲章重新修訂了 Sun 版本,使得 ONC RPC 協議成為 IETF 標準協議。現在使用最普遍的模式和執行是開放式軟件基礎的分布式計算環境(DCE)。 (二)RPC的原理: 運行時,一次客戶機對服務器的RPC調用,其內部操作大致有如下十步: 1.調用客戶端句柄;執行傳送參數 2.調用本地系統內核發送網絡消息 3.消息傳送到遠程主機 4.服務器句柄得到消息并取得參數 5.執行遠程過程 6.執行的過程將結果返回服務器句柄 7.服務器句柄返回結果,調用遠程系統內核 8.消息傳回本地主機 9.客戶句柄由內核接收消息 10.客戶接收句柄返回的數據 posted on 2018-06-11 14:13 賴攀 閱讀(...) 評論(...) 編輯 收藏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tjlp/p/9166810.html
總結
- 上一篇: Java核心知识点 --- 线程中如何创
- 下一篇: sqlserver 查找数据混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