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体系地图模型:你是如何有效地学习?
前言:我們總是在談論高效學習,但是不是高效學習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有效學習。學習,是不是有一個適合每個人的 “共用方法”,先建立在 “有效學習” 的基礎上,才有意義去探索適合具體學科的高效學習方法。“高手的經驗總是相似的,普通人各有各的障礙”。此篇要討論的,就是這個共性的真理。
問題:看這篇文章之前,我想讓你在心里先回答這個問題? “你是怎么學習的?”
本文中心觀點:
? ? ? ? 該怎么學習一個新的知識?? 1. 通過抽象思維,構建知識網絡體系。 2. 針對每個知識模塊,找到適合的資源進行整合。(注意:可能你會覺得,難道學習不就是應該要這樣嗎?那么,很好,我覺得你已經沒必要看這篇文章了)
??通過抽象思維,構建知識網絡體系
? ? ? ? 什么是抽象思維?它和理性思維有什么區別??對于抽象思維,具體可以參考我的這篇博文(抽象,就是關注事物的本質特性而暫時忽略其細節)。之所以要運用抽象的思維方式,是因為這種思維可以幫助我們降低所研究事物的難度。其實通俗點說,就是把事物分解為幾個模塊來研究,類似《軟件工程》里 “高內聚,低耦合” 的思想。
? ? ? ? 什么知識網絡?其實就是經常說的知識樹,知識體系,知識結構,學名叫做語義網絡(認知心理學中這么定義)。但要注意,我要引入的知識網絡是有一個模型可以參照的,這個模型就是——地圖模型?。(引用自書籍:《learn More Study less如何高效學習》)
? ? ? ? 以學習一門科目為例子,首先,我們要先通過抽象思維,將某個科目或者現在正在看的某本書,進行建模(建模,也就是抽象思維的結果。其實也就是分模塊,一般就是通過書籍的目錄將改書所將的內容分為幾個模塊),我們把目前在看的這本書比作“中國” ,那么通過劃分之后的知識塊對應的就是 “中國” 下的省份。
? ? ? ??
? ? ? ?分完模塊之后, 我們完全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模塊開始入手學習,這樣最終達到一次層抽象的目的,極大降低了要看的書的難度。 假設我們現在研究的是A模塊(A省份),接下來我們還是要通過抽象思維進一步分割,也就是A章節下有多少個層次的內容,就是有A章下面有幾個節的內容,這幾個節相當于幾個獨立的知識點了(當然,如果你覺得某個知識點還是很難理解,大可以繼續分割達到可以理解為止)。
? ? ? ?這樣對應下來,就是A省份下的幾個地級市。然后,地級市之間的道路就是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地級市的繁華程度就是知識點的權重,比如廣州這個知識點就是在廣東省這個模塊下很重要的,所以需要建得很發達,從省會廣州都有到其他地級市的高速公路。越重要的知識點,與其他知識的聯系越緊密。
? ? ? ?需要注意的是,你一定不能忘記這些模塊(省份)或者知識點(省份下地級市下的鄉鎮)的抽象含義,因為思維是建立在抽象概念的基礎上的,比如,如果有人問你“廣州”是什么?(相當于問你XX知識點是什么意思?)你要能夠回答得出他的屬性(描述抽象事件,只能通過其屬性去說明),比如,“廣州是廣東的省會城市,是該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針對每個知識模塊,找到適合的資源進行整合。
? ? ? ? 形成基本的知識框架之后,我們就需要針對每個知識點進行理解吸收了。這個過程,有些人可能智商比較高,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這些人的理解能力很強。但是,我在這里,還是不想談論關于智商方面的因素,我還是比較喜歡討論 共性的方法。
? ? ? ? 可以參考我這篇?理解能力能提高嗎?? 我再總結一下如何找到適合的資源進行整合。
? ? ? ? 首先,學習一塊新的知識,不能局限于教材,要自己擅于尋找適合自己的輔導書或者學習資料。?選教材,其實也是一個拼資源的過程。有了更好的資源,就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也會提高對知識的認知深度。對于學習,就像編程一樣,不是說看網絡視頻或者書籍哪一種學習方式好,而是要適合你自己。怎樣才算適合你自己呢?就是一步一個腳印,什么樣的理解水平就看哪種水平的資料(不局限于書籍,有一些別人總結好的文檔、ppt 也是很有含金量的,畢竟書籍也只是文檔的放大版),有沒有學到東西只有自己最清楚,所以判定對你來說是不是好的學習資料就很容易了。
?
? ? ? ? ?其次,就是線上個各種搜索引擎了,很重要的一點,你要學會“科學上網”,推薦一個叫shadowsocks的工具。
附文:
? ? ? ?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適合每一個人的? 公用學習方法,這個是大方向。有了這個前提,我們才能去尋找更加個性化的方法,比如某個學科或者實現某個目標的方法。以前,我曾經被老師說過好高騖遠,但當時的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基礎不夠扎實,也不知道基礎扎實的標準是什么? 夯實基礎很重要,因為思維是建立在概念基礎上。那到底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基礎扎實呢?就是能向別人描述整個知識框架,以及框架中每個知識塊中具體的知識點(包括知識點的概念、聯系、應用),總之類似于 “費曼技巧”。
作者:謝志東?
本文鏈接:http://www.cnblogs.com/xiezhidong/p/7543800.html?
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聲明,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接。如有問題,可以郵件:hoopuo@gmail.com? 公眾號:謝志東
掃下面的二維碼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xie-zhidong)。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xiezhidong/p/7543800.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知识体系地图模型:你是如何有效地学习?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ysql存储引擎MyIsAM和Inno
- 下一篇: BZOJ 2788[Poi2012]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