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00位最具影响力AI学者,中美“瓜分”超7成
在2020年開啟技術發展的新一個10年之際,過去數十年間,全球頂尖 AI 學者的分布已經形成了怎樣的格局?中美作為引領 AI 發展的兩大主力又有怎樣的差距?
1月11日在清華發布的一份榜單可以幫助厘清上述問題。
這份名為“2020年人工智能全球2000位最具影響力學者榜單”(以下簡稱“AI 2000”),由清華華—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和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發布,追蹤了過去2009年~ 2019年十年間全球250,669位學者的論文發表情況,篩選140,377篇論文數據,涵蓋20個子領域參考43個頂級會議、期刊。
在人工智能技術20個子領域中,各領域排名前10的學者,獲頒2000名最具影響力學者獎,排名前100的其他學者獲得 AI 2000最具影響力學者提名獎。
20個子領域包括經典 AI(AAAI/IJCAI)、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知識工程、語音識別、數據挖掘、信息檢索與推薦、數據庫、人機交互、計算機圖形、多媒體、可視化、安全與隱私、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系統、計算理論、芯片技術和物聯網。
圖丨 “AI 2000” 榜單各領域 Top 1最頂尖學者,共20個領域(資料來源:Aminer)
其中,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楊強位列經典 AI 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第一名,來自 Facebook 的學者何愷明在計算機視覺領域拔得頭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叢京生則是芯片技術的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首位。
“霸榜”最多的、是2018年圖靈獎得主 Yoshua Bengio 和亞馬遜 AWS 機器學習總監 Alex Smola,兩人分別在四個領域上榜。
(來源:Aminer)
中美 AI 仍有相當差距,谷歌已具“碾壓式人才優勢”
“AI 2000”榜單整體結果顯示,美國在人工智能整體層面上占有絕對優勢。
尤其在學者數量方面,美國擁有的 AI 2000學者達1128人,占比61.4%;而盡管中國僅次于美國位列第二,但兩者差距相當之大,只有171人,占比9.3%;位列第三的是德國,它也是歐洲國家中擁有高影響力學者最多的地方。
學者地圖用于描述特定領域學者的分布情況,對于進行學者調查、分析各地區競爭力現況尤為重要,下圖為 AI 2000全球學者分布情況:
圖丨 AI 2000學者全球分布(來源:Aminer)
地圖根據學者當前就職機構地理位置進行繪制,其中不同圖標顏色代表不同地區的學者,圖標大小代表學者數量。從地區角度看,AI 2000學者主要集中在北美洲的美國地區;歐洲中西部也有一定的學者分布;亞洲的人才主要分布于中國及日韓地區;其他諸如南美洲、非洲等地區的學者非常稀少。
圖丨學者人數 TOP10國家(來源:Aminer)
從國家角度看,美國學者人數的占比最高,有1128人,占比61.4%,超過總人數的一半,獨自領跑第一梯隊。中國排在美國之后,領跑第二梯隊,有171人,占比9.3%。德國位列第三,是歐洲國家中擁有高影響力學者最多的地方;其余國家的學者人數量均在100人以下。
與此同時,美國的企業和高校也體現出數量多實力強的特點。
統計各領域高引學者數 TOP10的研究機構如下圖所示,位居首位的是谷歌公司,共165人入選榜單,也是唯一一家學者數過百的機構。從國家分布來看,只有清華大學為中國入選機構,其余均為美國研究機構,且美國機構學者總體人數遙遙領先。
圖丨學者人數 TOP10機構(來源:Aminer)
此外,各領域榜首機構統計如下圖所示。谷歌在經典人工智能等10個領域的學者數量都位居榜首;麻省理工學院在機器人以及計算理論2個領域的學者數量位居榜首;其他領域的榜首分布在不同的機構中,其中,中國科學院在多媒體領域的學者數量最多。
圖丨各領域學者數榜首機構統計(來源:Aminer)
而在國家整體研究熱度上,如下圖所示。其中每條色帶表示一個國家,其寬度表示該國家在當年的研究熱度,與當年該國論文數量呈正相關,每一年份中按照其熱度由高到低進行排序。通過國家趨勢分析可以發現熱度 TOP10的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韓國、意大利、法國。當前研究熱度最高的國家是美國,從全局熱度來看,美國早期就有著領先優勢并一直保持著最高的熱度,同時中國的研究熱度緊隨美國之后。
圖丨 AI 2000國家發展趨勢(來源:Aminer)
國家間論文合作情況則可以根據論文中的單位信息,將作者映射到各個國家中,進而統計各國之間的論文合作情況,合作論文數量 TOP10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在合作論文數量上,中美合作的論文數遙遙領先達1059篇,占28.93%;在合作對象上,絕大多數的合作關系都包含美國,體現出美國的突出地位。
圖丨國家間論文合作情況(來源:Aminer)
未來技術趨勢
除了人才分布以外,領域技術分析系統基于大量的論文和學者信息進行深入挖掘,對技術趨勢、國際趨勢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在本榜單期刊 / 會議基礎上,AI 2000的趨勢分析如下:
圖中每條色帶表示一個話題,其寬度表示該術語在當年的熱度,與當年該話題的論文數量呈正相關,每一年份中按照其熱度由高到低進行進行排序。技術趨勢分析描述了技術的出現、變遷過程,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理解領域的研究歷史和現狀,快速識別研究的前沿熱點問題,例如下圖反映出的神經網絡、卷積神經網絡等領域在近期的快速發展。
當前,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最熱門的10項技術分別是:神經網絡、卷積神經網絡、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移動設備、社交網絡、語音識別、信息檢索、支持向量機和數據挖掘。
圖丨當前熱點研究話題 TOP10(來源:Aminer)
據了解, AI 2000榜單通過 Aminer 系統中所收錄的學術數據用計算機算法自動化生成榜單排名,采用的引用數據來源于 Google Scholar,更新日期為2019年12月31日。
在榜單發布現場,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長聘教授、清華—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唐杰介紹,AI 2000計劃繼續在未來10年在全球范圍內遴選2000位人工智能學科最有影響力、最具活力的頂級學者,“希望到2020到2030年這十年間助力國家2030年戰略,每個領域選10個最有影響力的人物,而且每年更新”。
本次完整榜單請查看:
https://www.aminer.cn/ai2000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全球2000位最具影响力AI学者,中美“瓜分”超7成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中国“脑机接口”: 为脑瘫儿重建手脑高速
- 下一篇: 碧桂园旗下千玺机器人餐厅开业,核心技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