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学习--常量.变量.数据类型的使用(一)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Swift学习--常量.变量.数据类型的使用(一)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一.Swift中的常量和變量
/* Swift 中定義常量和變量用let/var let 代表定義一個常量 var 代表定義一個變量 Swift 中代表定義常量和變量不需要寫數據類型,編譯器輝根據我們后面數據的真實類型自動推導 Swift開發技巧:在做Swift開發中,我們需要經常使用option + click鍵來查看方法或變量 **///常量 let num = 10.1 //num = 9.0 //常量不能修改//變量 //注意點: Swift開發中每一條語句后面可以不寫分號,但是寫上也不會報錯 // 如果同一行多條語句,那么每天語句后面必須寫上分號 var value = 10 value = 11//相當于OC中的NSLog print(value)?二.Swift中的數據類型
/* Swift中不存在隱式類型轉換,所有的類型轉換都必須是顯示的 */ let num1 = 10 let num2 = 9.9 let iSum = num1 + Int(num2) let dsum = Double(num1)+num2//Swift是強語言/OC是弱語言 //let num3: Int = 10.1 //報錯 let num3:Int = 10 let num4:Int = Int(10.1)?三.Swift中的分支
/* Swift中的if使用方式 基本上 和OC一樣 1.Swift中的if可以省略() 2.Swift中哪怕if后面只有一條語句,也不能省略{} 3.在C和OC中,有一個概念非0即真 在Swift中,條件只能放bool值,去值只有兩個true/false*/ let num5 = 10 if(num5 == 10){print("OK") } if num5 == 10 {print("OK") } /* Swift中的switch 1.后面的()可以省略 2.OC中的switch如果沒有break會穿透,但是OC中不會,Swift不會穿透 3.OC中如果要再case中同定義變量,必須加上{}確定作用域,而swift中不用 4.OC中的default的位置可以隨便寫,只有所有case都不滿足才會執行default 而swift中的default只能放在最后 5.OC中的default可以省略,Swift中"大部分"情況下不能省略 */switch (num5){ case 1:print("1")break case 2:print("2")break case 10:print("10")break default:print("other")break }?
?
//Swift中的循環 /* 普通的for循環 和OC基本一致 */ //0~9 for var i = 0; i < 10; i++ {print(i) }//Swift特色循環 //0..<10 代表一個區間范圍,從0開始到9 包含頭不包含尾 for i in 0..<10 {print(i) }// _ 代表忽略,如果不關心某個參數,就可以使用_ //在Swift中, _ 使用頻率非常高 for _ in 0..<10 {print("lnj") }//0...10 代表一個區間范圍, 從0開始到10結束 包含頭又包含尾 for i in 0...10 {print(i) }/* Swift的while循環和OC中差不多,而且在開發中很少使用while */ var a = 0 while a < 10 {print(a)a++ }/* Swift升級到2.0后, do while循環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do while 沒有do了 因為do被用作捕獲異常了 */ var b = 0 repeat{print(b)b++ }while b<10?
?
let num6 = 10 if num6 == 5 {print("5") } else {print("10") }/* 在OC中 if else 可以使用三目運算符來簡寫 注意:在做Swift開發中三目運算符用得非常多 */ let res = (num6 == 5) ? 5 : 10 print(res)/* 可選類型:代表著可以有也可以沒有 optional convenience init? 以后單反看到一個方法或者數據類型后面有?,就代表返回的是一個可選類型使用可選類型需要注意,如果直接打印可選類型,那么打印出來的值會被Optional包裹 ! 代表告訴編譯器,可選類型中一定有值,強制解析 如果可選類型中沒有值,而又進行了強制解析,那么程序就會崩潰 */ let url = NSURL(string: "http://baidu.com") print(url) print(url!)let url2 = NSURL(string: "http://baidu.com/圖片") print(url2)//Swift的用意就是讓我們將大部分運行時的錯誤,都再編譯時解決 //let request=NSURLRequest(URL:url!) if url != nil {let request = NSURLRequest(URL: url!) }//可選綁定 //會將url的值取出來賦值給urlFinal變量,如果值不為nil,那么就可以進入{} if let urlfinal = url{let request = NSURLRequest(URL: urlfinal)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llhui/p/5395616.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Swift学习--常量.变量.数据类型的使用(一)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S标签的各种事件的举例
- 下一篇: linux 防火墙iptables简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