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飙升!真是碘盐吃多了?这个原因很少有人知道
本文專家:郭曉強,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生物化學博士
當代人的一大苦惱,就是不敢面對體檢單。
各種結節、癌的頻繁檢出,成了很多人心里揮之不去的陰影。
甲狀腺,無非也就是人體頸部的一個小小的器官,但它卻總是能和結節、癌變聯系起來。
近年來,甲狀腺癌發病率飆升,增長了 6 倍多,光看到這個倍數就足夠慌了……
網絡上很多人說,甲狀腺癌是由于吃碘鹽過多導致的,這是真的嗎?
好好的甲狀腺為什么會發生癌變?真是吃碘鹽導致的?會發生轉移嗎?今天就把這些疑問統統解答清楚……
一、甲狀腺是如何癌變的?
甲狀腺是一種位于頸部前段、喉部靠近氣管、呈蝴蝶狀結構(有左右兩葉)的器官。正常甲狀腺有核桃大小,通常不能通過皮膚直接感知。
甲狀腺主要功能之一是分泌甲狀腺素,從而參與能量利用、體溫維持以及大腦、心臟、肌肉等多種器官正常工作的保持。
由于某些因素的影響而使甲狀腺細胞發生基因突變,出現快速增殖而最終癌變。
甲狀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癥狀,只有腫瘤過大或發生轉移才會出現一些異常,如聲音沙啞、頸部疼痛、吞咽困難、呼吸困難、頻繁咳嗽等。
二、為什么甲狀腺癌發病率攀升?
近年,數據調查發現,我國甲狀腺癌患者數量飚升。
以浙江省一份數據為例,2000 年發生率為 2.75 人/十萬人,而 2012 年則為 19.42 人/十萬人,增長了 6 倍多!
然而,甲狀腺癌死亡率方面卻沒有明顯變化(2000 年為 0.23 人/十萬人,2012 年為 0.25 人/十萬人)。
因此,近年來我國甲狀腺癌患者數量增加主要與早期診斷普及和診斷技術提升有關,也就是說檢查出來的多了。
三、甲狀腺癌與哪些因素有關?
目前,甲狀腺癌發生的具體機制尚不完全清晰,但已發現幾種因素與癌癥發生密切相關。
1、電離輻射。這是導致甲狀腺癌發生的最高危因素,因此遠離輻射是減少甲狀腺癌的重要措施。
2、性別。女性更容易患甲狀腺癌,男女患癌比例為1:3。這一事實說明甲狀腺癌發生可能與性激素相關,但具體機制尚不清晰。
3、年齡。女性患甲狀腺癌一般在 40 歲到 50 歲之間,而男性則在 60 歲到 70 歲之間。
4、其他家族史(直系親屬患癌)和疾病史(曾患甲狀腺腫大)也是增加甲狀腺癌發生風險的主要因素。
四、甲狀腺癌與吃碘鹽有關嗎?
碘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維持甲狀腺功能方面發揮重要功能。
已有數據顯示,碘攝入不足可明顯增加甲狀腺癌發生,尤其是甲狀腺濾泡癌主要發生在低碘飲食人群;
研究數據截圖
兒童期攝入充足碘可降低成年后甲狀腺發生幾率。
相對于男性,女性更容易出現碘缺乏,但尚不清楚其是否為女性易患甲狀腺癌決定因素之一。
目前沒有相關證據表明碘攝入過量是否與甲狀腺癌有關,但如果本身存在甲狀腺疾病的話,最好控制加碘鹽攝入量。
五、甲狀腺癌不會轉移嗎?
很多人說甲狀腺癌是“最歡樂的癌癥”,基本不會轉移,是真的嗎?
基本不會,但也不是完全不會。
甲狀腺癌總體治愈率很高,病灶小于 1.5 厘米的患者治愈率 100%,因此許多甲狀腺癌患者通常死于其他疾病。
90% 以上甲狀腺癌屬于高度分化型甲狀腺癌,這類癌癥通常不會出現轉移,因此預后較好。
原位癌(僅僅局限于甲狀腺),生存率 100%;
局部轉移(癌細胞擴散到臨近淋巴結),5 年生存率可達到 90% 以上;
即使遠端轉移(如肺、肝、骨和腦),5 年生存率在 50% 左右;
只有最罕見和最具侵襲性間變性甲狀腺癌惡性程度較大,5 年生存率不足 10%。
六、甲狀腺癌如何篩查?
甲狀腺癌早期無任何明顯異常和不適,因此大多數甲狀腺癌均為無意中發現。而一旦出現前文中提到的一些癥狀,此時癌癥轉移可能性往往較大了。
體檢查出的甲狀腺結節,基本上不會癌變。但有一小部分惡性甲狀腺結節會癌變,因此甲狀腺結節的檢測就被視為篩查早期甲狀腺癌的重要方法。
如果甲狀腺結節有下列情況就應該注意一下:結節較大,年齡 30 歲以下或 50 歲以上;男性;甲狀腺家族史;輻射接觸史等。
結合其他臨床數據,如果懷疑有癌變風險,可進一步借助超聲等物理檢測手段以及穿刺等方法進行確診或排除。
無癥狀、無結節的人群,是否應該早期篩查甲狀腺癌呢?目前學術界還存在爭論。因為大多數前列腺癌預后良好,并且死亡率也不高。
而且甲狀腺癌篩查還存在假陰性和假陽性問題。假陰性是指存在癌癥已發生卻沒有被發現,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而假陽性則是原本不是癌癥卻被誤診。
因此,甲狀腺癌發生率升高,不需要過度擔心。甲狀腺結節癌變的可能性也不高,平時多注意即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飙升!真是碘盐吃多了?这个原因很少有人知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pple Wacth被控侵犯检测血氧和
- 下一篇: 中国移动:力争2020年四季度实现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