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第三章软件工程师的成长
1、現在的我以及我的同學們都還不能夠被稱之為軟件工程師,在各個方面我們都有很多的不足,與那些計算機大佬相比我們也就是大菜鳥,所以我會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①我會選擇C,但是我希望無論他的技術有多么嫻熟,都不能那么輕易的放松自己的工作。
②我覺得有沒有證書無所謂,只要自己能夠展現出自己的能力,工作能做到最好,那比一個經過死知識考來的證書要好。
2、首先解釋一下這三個詞語:
工程:工程是科學和數學的某種應用,通過這一應用,使自然界的物質和能源的特性能夠通過各種結構、機器、產品、系統和過程,是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少的人力、物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對人類有用的東西。將自然科學的理論應用到具體工農業生產部門中形成的各學科的總稱。
藝術: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手藝:技藝,即用手工從事的技藝,工匠們靠著常年熟練的功夫,制作出各式各樣的作品、器物、和裝飾品。
(1)我人感覺軟件開發是一門手藝。
(2)如何衡量藝術家?
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我們應該首先解決幾個問題:
什么是真正的藝術?
什么是藝術家?
什么是真正的藝術家?
<1>真正的藝術:通俗的說,藝術也就是人的知識、情感、理想、意念綜合心理活動的有機產物,是人們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現。包括文學、繪畫、雕塑、建筑、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工藝。 藝術離不開人,真正的藝術是一個人對自身精神與情感的抒發與表達,所以談論藝術,不能不從精神與心理層面去考查。真正的藝術是能夠陶冶情操、培養性情的,比如咱們古人實踐了二千年的藝術——唐詩、宋詞、昆曲。
<2>什么是藝術家:藝術家就是創造那些被成為藝術的人。
<3>什么是真正的藝術家:藝術家和真正的藝術家難道不一樣嗎?我認為是不一樣的。我想在這討論一個問題是:藝術是針對所有人來說的,還是藝術是針對藝術家來說的。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定義一件作品是不是藝術的權利,是不是每個人在面對一個圖像的時候都可以說它是不是藝術,是不是看不懂的就是藝術,是不是那些進入畫廊的作品就是真的藝術呢?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在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問題,我認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在創造一件藝術品的時候,他一定是帶著一種藝術的態度的,他自己是必須知道他在做什么的,他在做藝術而不是其他。只有這樣,他的作品才能稱之為藝術。
所以衡量藝術家的標準就出來了:
?①對藝術史的了解是成為一個藝術家的基本素質。
?②對時代發展有自己的深刻認識。
?③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始終保持一種我在做藝術的態度。
(3)如何衡量創造力?
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多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
(4)寫詩歌最多的人是誰?
中國歷史上寫詩歌最多的人是乾隆;我國現存詩歌最多的人是陸游。
最具有創造力的詩人:知乎網上并沒有確切唯一的標準答案,都是自己認為最具有創造力的詩人是誰。在我看來,最具有創造力的詩人是李白。
下面介紹李白的一個作品: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將進酒》《行路難》
(5)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當時作者四十七歲,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余。蘇軾由于詩文諷喻新法,為新派官僚羅織論罪而被貶,心中有無盡的憂愁無從述說,于是四處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緒。正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此處壯麗的風景使作者感觸良多,更是讓作者在追憶當年三國時期周瑜無限風光的同時也感嘆時光易逝,因寫下此詞。
(6)個人感覺軟件工程它本身就有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
3、每個行業都會困難,正因為有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才能淘汰掉那些實力不如我們的競爭選手。這樣我們才有就業的可能。只有經歷過困難,能克服挑戰,披荊斬棘,留到最后的才是人才。正所謂行行出狀元,誰也不能看不起誰。
4、我認為小飛應該更改設計,向老板、同事解釋、承認自己的錯誤,主動承擔責任。因為這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項目,不是展現個人技術的地方。要將團隊利益放在首位,從大局出發來考慮事情。
5、我個人的體會為程序員的水平與代碼量之間并不是一個線性的關系。可以說,代碼量的積累對工程師的水平的提高一定有關系,并且工程師的水平的提高一定有代碼量積累的參與。就好比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不僅可以完成量變,而且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并且總的量變中有部分質變,質變中有量變的特征。所以工程師的水平與代碼量的關系應該與質變和量變一樣,是一種階梯式的前進與螺旋式的上升的關系。
6、首先我想在書上提供的這三個網站我搜出點兒內容來。第三個網址:推酷https://www.tuicool.com/ ??IT人專屬的個性聚合閱讀社區,我以為可以搜到點兒什么,中間還注冊了一個推酷的賬號,但是結果還是差強人意。最后我決定還是百度:
程序員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思維模式方面
兩種思維方式引起努力程度的不同:
第一個有趣的研究結果就是,思維模式影響了人們對努力的觀點。如果你是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你相信人不是聰明的就是不聰明的,人們沒辦法真的改變這個事情。同時你相信如果你擅長某件事情,它對你來說就是容易的。如果某件事情對你來說是困難的,你就一定不擅長這件事。這是固定型思維模式人群的觀點。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相信只要你在一件事情上付出勤奮的努力,你最終會變得擅長這件事。
打字快就能寫程序快嗎?
個人認為并不是,寫程序并不只是敲代碼,敲鍵盤。首先你得有相應的技術,其次再是敲代碼。當然打字快,敲代碼也就快,但是寫程序就不一定了。
那一種語言、編輯器是最好的?
不同級別有著不同的答案:
大師級別:vi
Vi對于使用過unix的朋友來說,絕對是再熟悉不過的代碼編輯器,有多少偉大的程序和代碼是由vi開發編輯的啊,既然是大師級別的代碼編輯器,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只能說是好聽不好用,基本上我周圍的朋友使用V的人大都是因為操作系統沒有安裝其它編輯器,也懶的花時間去安裝。當然使用也相當麻煩了,你得記住一大堆的命令,如果你記不住,唯一能做的就是關閉。我現在還記得我初次使用Vi的時候,自己老老實實的打印了一張命令表,貼在墻上隨時參考使用。
Vim
? Vim是一個類似于Vi的文本編輯器,不過在Vi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新的特性,Vim普遍被推祟為類V編輯器中最好用的一個。最早1991年發布,贏得了開源世界的歡迎。和其它的代碼編輯器相比不同的是命令行的工作方式。和簡單的輸入代碼不同,你選擇輸入和選擇文字,運行正則表達式的搜索,并且使用更多其它的命令。Vim使用腳本和插件可以變得非常適合擴展。可以支持GUI或者命令行。同時可以支持所有的操作系統。在大多數的Linux系統都預先裝。
專業級別:Eclipse
這個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學習力
互聯網時代的技術來得快,去得更快。就像Flash這樣曾經雄霸天下多年的技術,都有被人人唾棄的一天。如果沒有足夠強的學習能力,就無法跟上變化,被淘汰只是遲早的事。想想看,你苦心鉆研多年引以為傲的技術,一夜之間就沒有用武之地了,難免會有一種「身體被掏空」的感覺。
學習力強的程序員敢大膽地體驗嘗試新技術,他們的技術棧始終在保持不斷地更新。他們能快速把握事物的本質,并判斷出它能用來做什么,不能用來做什么。他們擁抱技術升級和革命,因為他們學習并掌握新技術的速度比其他人更快,所以他們永遠不用擔心失業。事實上,他們掌握的是「駕駛」和「學習駕駛」的技術,而不是「駕駛XX牌汽車」的技術。
而學習力差的程序員呢?為了繼續停留在舊技術的舒適區,他們往往會抵制新技術的推廣,甚至百般阻撓。因為那會使他們過去的經驗統統無效,只能和后來者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抱死一個框架好幾年,脫離了框架啥都干不了的程序員實在太多了。事實上,這樣的人不能駕馭技術,反而是被技術給奴役了。
同樣是自行車,為什么山地車比公路車更普及更流行?除了皮實耐用價格低外,主要是因為它的通過性好,什么泥地沙地都不在話下,上下馬路牙子跟玩一樣。而公路車呢?只能老老實實地跑在平路上
7、如果你身體有缺陷,你還能做一名合格,甚至優秀的工程師嗎?
網址搜索出來的內容是:盲人程序員的編程生涯。我認為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甚至優秀的工程師。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癥,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可是他不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學家嗎,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所以,我感覺身體有缺陷和成不成為合格甚至優秀的工程師沒有關系。
8、學術職業階梯是人們根據學術職業特性為從業者所設計的一套個人發展階段的共同標識和職業規制,對大學教師的發展及其生存方式有著重要影響.學術職業階梯又是大學教師的學術價值的形象化表現,也是一套大學教師的勞動分工制度與激勵機制.不同國家的學術職業階梯在結構、層次和跨度等幾個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隨著大眾化高等教育的逐步實現,各國學術職業階梯的變化越來越頻繁,且受市場力量、國家權力和學術權力的影響越來越突出.我國學術職業階梯是一個全國統一的體系,階梯跨度相對較大,且階梯間的異動以院校為基礎封閉運行。
9、網址:我們都是自信的傻瓜(上)
知識越少,越容易高估自己美國作家和格言家威廉·費樂爾曾經寫道:“接受教育意味著擁有區分知與不知的能力。”事實證明,這個簡單的理想是非常難以實現的。雖然我們能察覺到什么是所知的,但即使是“無知的大致輪廓”,對于我們來說常常都是不可見的。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我們都沒有意識到我們無知的頻率和范圍。這種現象后來叫做達克效應,即最不稱職的人往往高估自己的技能,并認為自己高過平均水平。這里的邏輯在于,他們需要自知之明,但他們恰恰缺乏這一點。要讓表現不佳的人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這將反而要求他們具有非常專業的——而恰恰是他們不具備的——知識。比如說,你想知道自己在使用語法規則上是熟練的還是不熟練的,你必須足夠了解這些規則,否則你就無法知道。表現欠佳的人(我們所有人在某些方面都會有表現欠佳的時候)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里往往無法認清思維和答案的錯誤與漏洞。
我會發表自己的意見,或好或壞,意見多不意味著是一件壞事,這有可能讓這件事變得更好。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ckwby/p/9227711.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构建之法第三章软件工程师的成长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wift之闭包
- 下一篇: POJ 1860 Currency 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