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12章 过程建模
12.1概述
過程建模使用的主要技術
- 上下文圖:用來說明系統的上下文環境,確定系統邊界
- 數據流圖:建立過程的分解結構
- 微規格說明書:描述數據流圖過程分解結構中最底層過程的處理邏輯
- 數據字典:說明系統中涉及的數據的結構
12.2 數據流圖
1. 基本模型元素(4種):外部實體、過程、數據流、數據存儲
-
外部實體
-
外部實體用矩形或者雙矩形來描述
-
是指處于待構建系統之外的人、組織、設備、或其它軟件系統,它們不受系統控制,它們是待構建系統的數據源或數據目的地。
-
所有的外部實體聯合起來構成軟件系統的外部上下文環境,它們與軟件系統的交互流就是軟件系統與外部環境的接口。
-
接口聯合起來定義了軟件系的系統邊界。
-
常見外部實體:
- 從待構建系統中獲取數據或提供數據的組織
- 需要與待構建系統交互的個人
- 需要與待構建系統交換數據的其他軟件系統
-
-
過程
- 過程用圓角矩形或圓形來代表
- 過程是系統中發生的數據處理行為(包括 被轉換、被儲存、被分布)
-
數據流
-
帶有箭頭的線段描述數據流,箭頭表述流向
-
是指數據的運動,系統與環境或2個過程之間的通信形式,數據流必須和過程產生關聯,要么過程的數據輸入,要么過程的數據輸出
-
數據流可以分割和組合
-
-
數據存儲
2. 規則
- 過程是對數據的處理,必須有輸入和輸出,且輸入和輸出存在差異
- 數據流必須和過程產生關聯,要么是過程的數據輸入,要么是過程的數據輸出
- 數據流途中所有對象都有可以表示自己的名稱,過程用動詞,數據流、外部實體、數據存儲、用名詞
3. 分層結構
有時數據流程圖過于復雜,所以分而治之,依據過程的功能分解結構,建立層次式的數據流程圖描述
在分層結構中定義了3個層次的數據流程圖:上下文圖、0層圖、N層圖
-
上下文圖
-
是數據流圖最高層次的圖,使系統的最高抽象,將整個系統看成一個過程,上下文圖中存在且僅存在一個過程
-
需要表示出所有和系統交互的外部實體和數據流(包括系統輸入輸出),系統被視為黑盒,故不會出現數據存儲實例
-
適合描述系統的應用環境、定義系統邊界 (因此常常脫離數據流圖被單獨使用)
-
-
0層圖
- 是對上下文圖單一過程的第一次功能分解,需要概括系統的所有功能
- N層圖
- 0層圖中的每個過程都是可以分解的,以展示細節,對0層圖分解產生的子圖稱為一層圖
4. 層次的構建和建立
創建上下文圖
需求獲取階段的獲得的業務需求和項目前景和范圍可以幫助建立系統的上下文圖。
發現并建立DFD片段
將系統對事件的處理看成一個單一的過程,重點描述這個單一過程與事件外界(包括系統內部其他部分和系統外部實體)的數據交換
根據DFD片段組合產生0層圖
功能分解,產生N層圖
12.3 邏輯說明–微規格說明
結構化自然語言
行為圖
12.4 數據說明–數據字典
包含軟件使用和產生的所有數據對象的描述,其中也包含數據流圖中數據流和數據存儲的定義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zhanyeye/p/9746081.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需求分析--12章 过程建模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C++学习)6.数组指针和指针数组
- 下一篇: 使用R语言分析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