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Merge k Sorted Lists
Merge k sorted linked lists and return it as one sorted list. Analyze and describe its complexity.
31/05/2017 今天又看了一下這個題,重溫了一下PriorityQueue。 這題思路: 每次把PriorityQueue里最小的那個Node擼下來,然后把這個最小Node的next結點加入到PriorityQueue里去。PriorityQueue的意義在于能保證隊首永遠是最小的Node,后面的順序每次add/offer都會變,無法保證是按順序的(堆排序我還需要再復習一遍),但是我們也不需要后面是按順序的,只需要min heap的堆頂元素就行了。
這題用了堆heap的思想,用的是優(yōu)先權隊列實現(xiàn)的。
public ListNode mergeKLists(ListNode[] lists) {if (lists == null || lists.length == 0) return null;PriorityQueue<ListNode> queue = new PriorityQueue<>(lists.length, new Comparator<ListNode>() {@Overridepublic int compare(ListNode o1, ListNode o2) {//none - descending sortreturn o1.val - o2.val;}});for (ListNode list : lists) {if (list != null)queue.offer(list);}ListNode dummy = new ListNode(-1);ListNode tail = dummy;while (!queue.isEmpty()) {tail.next = queue.poll();tail = tail.next;//把每個鏈表上的node全擼下來加入到queue,注意這個擼下來的過程可能不是連續(xù)的,可能先擼了第一個鏈表的next就去擼下一個鏈表了if (tail.next != null) {queue.offer(tail.next);}}return dummy.next;}復制代碼一開始我不懂為什么這題的參數(shù)是一個數(shù)組,我以為應該是好幾個參數(shù),每個參數(shù)是一個list呢。直到看到
if (tail.next != null) {queue.offer(tail.next);} 復制代碼我才恍然大悟,每個listNode自身就是一個鏈表呀。
引用CodeGanker的講解:
維護一個大小為k的堆,每次取堆頂?shù)淖钚≡胤诺浇Y果中,然后讀取該元素的下一個元素放入堆中,重新維護好。因為每個鏈表是有序的,每次又是去當前k個元素中最小的,所以當所有鏈表都讀完時結束,這個時候所有元素按從小到大放在結果鏈表中。
其實我有點不太懂為什么這k個list要是已經排序好的了,因為這樣看來根本不需要啊(我不懂Java的PriorityQueue是不是每次add/offer一個元素就會自動排序一次?如果是的話,那無論怎么插入元素,poll出來的永遠是排好序的queue中的最小元素呀。。)
對于復雜度:這個算法每個元素要讀取一次,即是k*n次,然后每次讀取元素要把新元素插入堆中要logk的復雜度,所以總時間復雜度是O(nklogk)。空間復雜度是堆的大小,即為O(k)。
看來這里的offer/add用的是二分搜索形式。
轉載于:https://juejin.im/post/5a3131446fb9a0450d111421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3 Merge k Sorted Lists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OC WKWebView的JS与OC交
- 下一篇: Kosaraju 算法查找强连通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