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苏推动企业上云 瞄准人工智能的工业效益
4月26日,在云棲大會·南京峰會現場,江蘇省有關部門和阿里云聯手啟動江蘇“1+30+300”工程,計劃推進江蘇省內30家兩化融合服務機構、300家制造企業與阿里云開展深度合作,推進制造企業的智能制造轉型升級。
這是繼浙江省啟動《浙江省“企業上云”行動計劃(2017)》后,短短兩周內第二個由政府牽頭、向云計算要發展新動能的戰略行動。
GDP全國排名第二、第四的兩大省份先后推動企業上云,透露出政府謀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方向。
對浙江來說,信息經濟是浙江省的戰略性選擇。兩年前的杭州·云棲大會上,有關領導分享了“數據充滿機遇,云端決定未來”的觀點,并率先提出了“云上浙江”、“數據強省”的新概念。今年,浙江省又將“十萬企業上云”行動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任務寫入了年初的《省政府工作報告》。
而在江蘇,在不久前舉辦的全省制造業大會上,有關領導強調,江蘇靠制造業起家,也要靠制造業走向未來。要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應用,推進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推動制造業服務化,通過“互聯網+制造業+服務”的聚合裂變,打造制造業升級版。
據《關于開展實施首批江蘇“1+30+300”工程的通知》,此次工程將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工業智能技術在省內企業的廣泛應用,阿里云將提供企業公有云服務、企業大數據服務、產供銷平臺服務、工業互聯網應用等,優先遴選具有明確互聯網化轉型升級意愿、具備一定兩化融合工作基礎及行業或區域內的龍頭企業作為參與企業。
江蘇“1+30+300”工程的有序落實、精準目標要解決的正是此前在推動智能制造轉型方向上存在的一定問題。
江蘇陽光集團董事長陳麗芬曾分析,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關于智能制造的政策導向很明確、很全面,但從“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確定的示范項目和企業來看,總體上缺乏前瞻性、全球性和示范性,特別是支持企業的渠道眾多,立項的企業規模參差不齊,因此要集中“政策”對行業龍頭企業改造項目進行精準扶持,以此帶動和加速全行業智能制造的全面落地。
事實上,作為國家從七年前開始培養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云計算正一步步從概念走向落地,開始與實體經濟產生真正的化學反應。
“制造強省”始終是江蘇省的建設目標,在“1+30+300”工程之前,江蘇制造企業已經兵馬先行,為制造業+云計算的全面鋪開提供了現成的生動范本。
據統計,江蘇企業上云非常活躍,其中不乏協鑫光伏、徐工集團、悅達集團、波司登等行業標桿企業。
位于蘇州的協鑫光伏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切片生產商之一。早在2016年8月,ET工業大腦就入駐其生產車間,標準化所有端口數據上云,再通過智能算法,深度學習計算所有關聯參數,精準分析出與良品率最相關的60個關鍵參數,并在生產過程中實時監測和控制變量。協鑫光伏已經成功提升良品率1個百分點,相當于每年可增加上億利潤。
而從江蘇省全省的制造業體量來看,引入云計算、大數據等人工智能技術后,有望產生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在今年的第一季度數據顯示,江蘇省智能制造、新型材料等實現較快增長。其中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1.1倍,3D打印機、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增長63.3%、26%。
實體經濟占江蘇經濟總量的80%以上,具有較強優勢的制造業生態鏈,其中先進制造業占比約43%,規上工業增加值3.5萬億元,總量連續7年保持全國領先。
每年降低企業成本超1000億元,這是江蘇省在政府推進制造強省服務層面提出的要求,以優化產業發展要素資源配置來提升實體經濟發展服務效能。
而阿里云瞄準的,是數百億這個數字。阿里云總裁胡曉明表示:“我們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發揮‘中國智造1%’的威力,即幫助中國制造業提升1%的良品率?!痹诮K,這就相當于每年增加近數百億的利潤。
來自經濟參考報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浙江、江苏推动企业上云 瞄准人工智能的工业效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如何在 Linux 上安装服务器管理软件
- 下一篇: 《告别失控:软件开发团队管理必读》一一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