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1123070 《JAVA程序设计》第2周学习总结
1. 本章學習總結
1.學習了string類;
2.了解了ArrayList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3.學習了類名包名。
2. 書面作業
Q1.使用Eclipse關聯jdk源代碼(截圖),并查看String對象的源代碼?簡單分析String對象的設計思路。
Q2.為什么要盡量頻繁的對字符串的修改操作應該是用StringBuilder而不是String?
用String類會降低效率,因為每次修改字符串都要新建字符串,再刪除之前的字符串, 而用StringBuilder則會快許多,因為他是在字符串末尾進行操作,所以當頻繁的對字 符串修改時用StringBuilder而不是用String。Q3.比較兩個字符串的值是否相等?為什么不能用==直接進行比較?
當對兩個字符串進行比較時,應該用equals();,如果用==的話,表示的是兩個字 符串是否引用同一個地址,==只能比較兩個變量的值。Q4.嘗試使用字符串池的概念解釋如下程序段輸出結果,并回答這段代碼創建了幾個字符串對象:
String str1 =“hi“, str2=“hi“;String str3 = new String(str1)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輸出結果為true,創建了兩個字符串對象。 在字符串池中找"hi",如果沒有就建立字符串"hi"對象,str1與str2都指向其地址,這是一; 二:str3在字符串池外面創建了新的字符串對象。Q5.Integer i = 100;//100是基本類型,i是引用類型,為什么可以將100賦值給i
自動裝箱、拆箱的內幕"Integer i = 100;"實際上會使用Integer.valueOf()來建立Integer實例。Q6.嘗試分析下面代碼輸出結果
Integer i1 = 127;Integer i2 = 127;i1 == i2;//true of false?Integer i1 = 128;Integer i2 = 128;i1 == i2;//true of false 輸出結果為true和false; 書P94有詳細解釋,IntegerCache范圍是-128~127。Q7.package與javac、 java、 -classpath、 -d
在 com.ibm包中編寫 StringUtil類,內有一方法
在edu.jmu包中編寫Main類,調用com.ibm.StringUtil的foo1方法
7.1 嘗試用命令行進行編譯并運行,截圖
7.2 將生成的StringUtil.class放到d:\lib正確的目錄結構下,將Main.class在d:\test正確的目錄結構,嘗試在命令行下運行,并截圖。
這個我暫時沒弄出來,現在有緊急事件,在外面,等回來一定弄懂。
7.3 Eclipse中源代碼放在哪個目錄、class文件放在哪個目錄。在Eclipse項目中按一下ctrl+f11就可以直接運行Main,嘗試分析背后實現的原理。
Q8.自己在這門課的目標與計劃
8.1請描述一下你的技術基礎(會什么語言,都寫了多少行代碼)
8.2一周準備花多少時間在這門課上?一周準備寫多少行代碼?采用怎樣的學習方式?遇到困難打算怎樣解決?
一周三天吧,大概八百行代碼;上課聽講,完成老師作業,百度,問柯柯和嘉廉。8.3關于這門課的smart目標
SMART:Specific:具體的,無二義性的,能描述 “成功” 是什么樣的。Motivating: 目標能激發對目標的興趣么?實現目標對學生來說說意味著什么?他們會為之自豪么?Achievable: 能做到么?是挾泰山以超北海?還是把墻角一堆磚頭搬走?Relevant: 和學生來到大學的大方向、目標吻合Trackable: 能衡量進度的,和有些資料提到的 Measurable 相似。其實我沒有什么目標,雖然這樣很不好,可是這是大實話。我就希望現在的自己能夠多花點時間在學習上。3. PTA實驗總結及碼云上代碼提交記錄
3.1本周Commit歷史截圖
3.2 實驗總結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TSlover/p/6498698.html
《新程序員》:云原生和全面數字化實踐50位技術專家共同創作,文字、視頻、音頻交互閱讀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1521123070 《JAVA程序设计》第2周学习总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心灵鸡汤】高情商者的15个表现
- 下一篇: r指定位置插入一列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