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D - 如何写学术论文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810D - 如何写学术论文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1 從來就沒有太晚的時候 ? ? 很多人老是說自己基礎如何如何差,擔心搞不定。有這種心態是很自然的,但是不要因此而否定自己的能力。人都是逼出來的。我當年本科 也是爛的一塌糊涂,但是上了研究生后我說要用三年的時間做一點事情證明給自己。事在人為,才坐了三年的冷板凳,到了畢業的時候論文專利什么都有了(SCI 6篇,1作四篇,IF總和超過16,專利一項現在公示)。? ? 2 定位決定地位? ? ? ?我當初上研究生的時候,老聽博士師兄們討論SCI,一問才知道就是發表的文章被一個叫web of science的搜索引擎收錄的文章。雖然中文雜志有一些被收錄,但是英文雜志幾乎全部收錄。于是我就想既然如此直接發英文文章豈不省事。中文文章審稿 慢,周期長。另外再考慮到中國的國情,和自己以后想走的路。還是直接走國際路線比較好。我畢業的時候所有的文章都是英文的,現在回過頭來看,也覺得英文文章不是太難。? ? 3 導師的層次決定你的層次? ? ? 如果你是一個勤于努力的人,想要飛的更高的話,導師的層次決定了你的層次。以我導師為例,他在我們這個這個方向研究搞了幾十年, 是國際公認的牛人之一。所以他接觸的都是我們這個方向一流的人物。他也經常邀請一些大牛來所以做報告。這些都是很好的交流和學習的機會,而一般導師的學生是不能有這個機會的。他看問題和做事的方法給了我很多啟發,所以選擇導師很重要,站的高才能看的遠。?
4 交流很重要? ? ? ?通俗的說法就是多和牛人聊天。什么是牛人,我的看法是比你自己強的都是牛人。所以不管是教授博導,副教講師,還是前輩師兄,只要能就某一個問 題和你討論,都是學習的好機會。我這三年聊的最多的就是和我的副導師也是我導師的在讀博士,剛開始聊很具體的問題,后來討論的面就比較廣了。三年下來,感 覺就不一樣。當然為了準備討論的題目而翻看資料論文,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 5 文獻要多看? ? ? ? 剛開始看文獻的時候,什么雜志都看。到后來就發現了本專業的主流雜志,所以這幾個雜志幾乎是每期瀏覽,重點閱讀。一個雜志一旦成為了本專業的 主流,那一個定有很多年的積累,對于一個初入此到的新人來說,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web of scienc提供文章的引用報告,對于一篇文章可以查到其引用的詳細相信,通過引用可以到了解導這篇文章的分量。當文章看到一定數量之后,你也會發現其實 一個方向,做的最好的往往就是那幾個到十幾個小組。這樣的話就可以對這些小組的文章進行系統閱讀和跟蹤研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學術界也是另外一個江湖,不了解江湖的形勢怎么能混的下去呢?。 ? ? 6 水平是慢慢提高的? ? ? 大家都想發IF高的雜志,但是水平的提高是一步一步來的。 像我剛開始的論文投在IF一點幾的雜志上,到了研二就投到了IF四點幾的雜志上。所以從無到有是一個過程,從良到優還是一個過程。欲速則不達。? ? 7 活要干的漂亮? ? ? 很過國際一流的雜志,文章的組織,圖表的設計都很漂亮,還有老外的ppt一般也做的比我們要好。有人說有了好的結果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 不會完美的表達自己的結果也算是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一個好的研究人員,不光需要做出好的工作,還需要將此工作介紹給同行的能力。一篇好的論文不光是一篇 好的報告,應該是一件完整的藝術品。回國頭來看,現在自己對當年發表的論文在構圖方面還覺得的有很多地方做的不是太好。當然了現在的眼光也很當年不一樣 了。像Latex這樣的軟件學會了還是很有用的。? ? 8 要有一點歷史知識? ? ? ? 對于本學科的發展歷程要有一個大致的認識,最好做一番橫向和縱向的比較。橫向的就是和其它的學科發展相比較,認識到本學科現在所處的地位。縱向就是比 較它的發展過程,如果該學科現在熱,為什么熱,如果冷,為什么冷。一兩年看不出來,放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這樣一個范圍,就可以看得比較清楚了。很多國外專業的經典書籍一般第一章都是介紹學科發展歷史的。? ? 9 如何找牛人? 一個是本專業的主流期刊,里面的編委都是在本領域成名的人物。? ? 第二就看本專業的會議的顧問名單,再 爛的會議也能找幾個牛人來充充場面。至于他們來不來開會就另當別論了。? ? 第三一般一個成熟的學科都會有國際的學術團體,學會。像APS,ACersS, IEEE等。? ? ? ? 這些學會一般每年都會有年會,會上一般都會發幾個大獎來肯定牛人鼓勵后進。找到這樣的獲獎名單,一個一個的看,也會找到不少已經是牛人或者快 要成為牛人的人。對于本專業的牛人,尤其是國際上認可的那些人,要知道他們的名字,更要知道他們為什么成名。用web of science,很容易找到某個人最高引的文章。不管懂不懂下載下來看看,如果你能從文章里面看出來該文為何高引,你的水平也就很不錯了。
4 交流很重要? ? ? ?通俗的說法就是多和牛人聊天。什么是牛人,我的看法是比你自己強的都是牛人。所以不管是教授博導,副教講師,還是前輩師兄,只要能就某一個問 題和你討論,都是學習的好機會。我這三年聊的最多的就是和我的副導師也是我導師的在讀博士,剛開始聊很具體的問題,后來討論的面就比較廣了。三年下來,感 覺就不一樣。當然為了準備討論的題目而翻看資料論文,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 5 文獻要多看? ? ? ? 剛開始看文獻的時候,什么雜志都看。到后來就發現了本專業的主流雜志,所以這幾個雜志幾乎是每期瀏覽,重點閱讀。一個雜志一旦成為了本專業的 主流,那一個定有很多年的積累,對于一個初入此到的新人來說,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web of scienc提供文章的引用報告,對于一篇文章可以查到其引用的詳細相信,通過引用可以到了解導這篇文章的分量。當文章看到一定數量之后,你也會發現其實 一個方向,做的最好的往往就是那幾個到十幾個小組。這樣的話就可以對這些小組的文章進行系統閱讀和跟蹤研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學術界也是另外一個江湖,不了解江湖的形勢怎么能混的下去呢?。 ? ? 6 水平是慢慢提高的? ? ? 大家都想發IF高的雜志,但是水平的提高是一步一步來的。 像我剛開始的論文投在IF一點幾的雜志上,到了研二就投到了IF四點幾的雜志上。所以從無到有是一個過程,從良到優還是一個過程。欲速則不達。? ? 7 活要干的漂亮? ? ? 很過國際一流的雜志,文章的組織,圖表的設計都很漂亮,還有老外的ppt一般也做的比我們要好。有人說有了好的結果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 不會完美的表達自己的結果也算是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一個好的研究人員,不光需要做出好的工作,還需要將此工作介紹給同行的能力。一篇好的論文不光是一篇 好的報告,應該是一件完整的藝術品。回國頭來看,現在自己對當年發表的論文在構圖方面還覺得的有很多地方做的不是太好。當然了現在的眼光也很當年不一樣 了。像Latex這樣的軟件學會了還是很有用的。? ? 8 要有一點歷史知識? ? ? ? 對于本學科的發展歷程要有一個大致的認識,最好做一番橫向和縱向的比較。橫向的就是和其它的學科發展相比較,認識到本學科現在所處的地位。縱向就是比 較它的發展過程,如果該學科現在熱,為什么熱,如果冷,為什么冷。一兩年看不出來,放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這樣一個范圍,就可以看得比較清楚了。很多國外專業的經典書籍一般第一章都是介紹學科發展歷史的。? ? 9 如何找牛人? 一個是本專業的主流期刊,里面的編委都是在本領域成名的人物。? ? 第二就看本專業的會議的顧問名單,再 爛的會議也能找幾個牛人來充充場面。至于他們來不來開會就另當別論了。? ? 第三一般一個成熟的學科都會有國際的學術團體,學會。像APS,ACersS, IEEE等。? ? ? ? 這些學會一般每年都會有年會,會上一般都會發幾個大獎來肯定牛人鼓勵后進。找到這樣的獲獎名單,一個一個的看,也會找到不少已經是牛人或者快 要成為牛人的人。對于本專業的牛人,尤其是國際上認可的那些人,要知道他們的名字,更要知道他們為什么成名。用web of science,很容易找到某個人最高引的文章。不管懂不懂下載下來看看,如果你能從文章里面看出來該文為何高引,你的水平也就很不錯了。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zcreation/971172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810D - 如何写学术论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您试图从目录中执行CGI、ISAPI 或
- 下一篇: OpenGL_Qt学习笔记之_05(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