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网络规划——私有云
為什么80%的碼農都做不了架構師?>>> ??
私有云——也稱內部云——指的是一個單位基于云計算原則來構建一個數據中心的模型。私有云實際上是虛擬技術的全方位應用。設計為私有云的數據中心在應用和服務方面與公共云很相似。所有計算資源都集中在一個“池”中,以此向外按需提供應用和服務。它們的唯一區別是計算資源池只能通過這個單位的內部數據中心訪問,而不是公共的Internet。這意味著計算資源必須是虛擬化和可遷移的,它們可以在網絡中實時移動。
私有云對于數據中心網絡是極具顛覆性的,并且也會打破了大多數傳統網絡的最佳實踐方法。傳統網絡設計原則采用的是三層拓撲結構:訪問層、聚集層和核心層。此外,許多網絡都是建立在三層協議(IP層)上,因為這樣能實現最大的靈活性。這種類型的架構,雖然對于當前的數據中心來說很理想,但是卻不利于許多組織向私有云模型移植。
三層架構一般都將服務器連接到頂級機架交換機,然后再聚集于一個末排交換機,最后再連回核心交換機。在私有云中,計算資源需要是流動的,且能夠在機架之間、數據中心內甚至數據中心之間以最快的速度移動。虛擬工作負載經過多跳網絡可能就會增加延遲,從而降低私有云的性能。
相反,網絡架構師已經開始使用水平堆疊技術來創建更加扁平的二層協議網絡了,這是相對較新的發展。在這種網絡中,頂級機架交換機會連接另一個交換機,然后直接連回核心交換機,從而有效地去除末排交換機并從體系架構上減少了一跳網絡。在二層協議上,這將會減少在網絡中移動云資源的延遲時間,如虛擬服務器。這引起了人們對低延遲10Gb Ethernet的關注,并使我們更關注于真正的40Gb(非多路復用)和100Gb Ethernet。
私有云另一個具有顛覆性的方面是桌面虛擬化的增加。在虛擬桌面環境中,用戶會話是運行在位于數據中心的一個中央服務器上,然后再分流到用戶桌面,并且都是運行在安全封閉的環境中的。所有應用都運行在數據中心,而終端只是顯示桌面或應用。所有看到這種演示的人都意識到它足以改變用戶的工作方式。人們可以在辦公室工作,關閉PC,然后來到機場的一個Internet開放區,然后登錄虛擬桌面,這時用戶會話就會恢復到與之前關閉時完全相同的狀態。當員工關閉會話時,終端不會留下任何東西。而且終端本身也不是問題,因為員工可以使用標準的Windows PC、Mac、筆記本電腦、上網本或者智能手機,但都會獲取相同的體驗(至少,在設備允許的前提下是這樣)。從許多方面看,桌面虛擬化可以看成是大型機的復活,除了用戶看到的不再是綠屏,因為現在用戶在連接后可以獲得多媒體體驗了。這也很容易與以前的“瘦客戶端”技術相混淆,但是桌面虛擬化與傳統計算方式幾乎是沒有任何區別的,一樣都有完整的音頻和視頻功能。
然而,桌面虛擬化的性能取決于組織的網絡架構和配置。許多組織都不是同等看待網絡各層的,而這現在需要進行改變。網絡邊緣,或者說布線室,通常都是低端設備,其中有一些還是未管理的,雖然網絡架構的質量和可靠性都已經增加到接近數據中心的水平了。這意味著數據中心中的一些特性可能在布線室是不支持的。通過桌面虛擬化,整個網絡變成了桌面的交付機制,而從數據中心到布線室要求通過聚集層實現一致的特性集。這樣就可以保證一致用戶體驗。同時,將桌面虛擬化流量限制在各自的虛擬LAN或服務質量(QoS)隊列中將保證附加的網絡流量不會干擾其他關鍵任務的流量。
轉載于:https://my.oschina.net/kursk/blog/8068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云计算的网络规划——私有云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如何在VB例程中接收自定义消息
- 下一篇: Notes函数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