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科研团队称银河系是弯的,网友:呵呵,中国早就发现了!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代小佩
2 日凌晨,《科學》雜志刊登了一篇揭示銀河系三維圖的文章。該成果來自波蘭光學引力透鏡探測器(OGLE)團組,他們利用位于智利的光學引力透鏡探測器發現了 1359 顆銀河系造父變星,加上其它已知造父變星,構建了總數為 2431 顆的造父變星樣本。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銀河系銀盤的三維圖。
《科學》最新封面(Iss6452),右上角提到這項發現
外媒稱中國學者
早就發表過類似結論
今天(8 月 2 日)上午,《衛報》、BBC、PBS 等外媒以及知名科技博客都報道了此事。
有趣的是,這些報道不約而同指出,新研究成果與我國天文學家半年前發表在《自然·天文》上的文章十分相似。
《衛報》:銀河系最詳細的三維地圖顯示變星的翹曲形狀
原文:
這項新研究和 2 月發表的早期研究一樣,都發現了類似的形狀。
Both the new study and an earlier one published in February, which found a similar shape
Gizmodo(美國知名科技媒體):又一項研究發現銀河系的翹曲結構
原文:
如果這項工作聽起來很熟悉,那是因為今年早些時候在自然天文學中發表的研究采用了類似的方法,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陳孝鈿博士)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If this work sounds familiar, it’s because research published earlier this year in Nature Astronomy employed a similar technique, in which scientists from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reached similar conclusions.
CNET:天文學家繪制了銀河系最大的三維尺度圖
原文:
這項新研究是在 2 月發表的自然天文學研究之后進行的……兩項研究顯示了非常相似的結果,特別是關于銀河系翹曲邊緣的奇怪性質。
The new research follows a study Nature Astronomy published in February……The two studies show very similar results, particularly in regard to the strange nature of the Milky Way's warped edges.
網友也針對這個消息紛紛發表評論:呵呵,我們早就發現了!
明知我國天文學家的研究成果
卻并未引用
科技日報記者就此事采訪了我國相關天文學家,并獲得獨家回應。
今年 2 月,《自然·天文》就刊登了國家天文臺研究團隊的文章,科技日報記者第一時間進行了報道《我國天文學家首次展示銀河系恒星盤驚人的翹曲結構》該團隊利用造父變星首次勾畫出銀河系恒星盤準確直觀的三維圖,發現銀河系恒星盤不是平坦的盤子,而是婀娜多姿的S型曲線。
銀河系銀盤翹曲的藝術想象圖
針對《科學》此次刊發的相似研究,國家天文臺首席科學家鄧李才研究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OGLE 的研究大體上再次證實了我們先前的工作,包括銀河系恒星盤的形狀,翹曲和增厚等部分特性。”
國家天文臺助理研究員陳孝鈿和王舒也回應稱:“該文章主要結論是對我們前面工作的再次證實,唯一的創新是發現造父變星在銀盤上分布存在年齡分層,這可能為研究造父變星誕生后的運動軌跡提供線索。”
據統計,國家天文臺團隊的研究結果發布后,引起了 90 多個國家 1700 多家媒體的報道。
“我很確信 OGLE 團隊看到了我們先前發表的文章。”陳孝鈿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因為 OGLE 團隊曾向《自然·天文》雜志抱怨我們沒有引用他們的論文。”
上圖:造父變星揭示的銀河系銀盤三維圖,太陽(橙色圓形圖標)并不在翹曲交點線上。kpc 為天文距離單位,1kpc 大約為 3262 光年。下圖:翹曲交點線角隨銀心距存在進動。(今年 2 月發表的文章)
這聽起來有些烏龍。2 月刊出文章的第一作者陳孝鈿解釋道:“在我們向《自然》雜志提交論文約兩周后,波蘭團隊將他們論文的預印本上傳到了 arXiv 預印本平臺(www.arxiv.org)。
與此同時,《自然》的天文學編輯認為我們的論文刊發在《自然·天文》更合適,因此我們的論文被轉移(轉移日期是我們論文中列為‘收到’的日期,而不是原始的提交日期)。經評閱后,我們的研究文章并沒有本質上的改變,僅做了些微調。”
“我們的文章出版時,他們的 arXiv 手稿還未發表,僅僅是提交給了《科學》。通常,《自然》《科學》會拒絕他們收到的大部分論文,因此我們認為,波蘭的研究工作無法在那時提及。”文章合作者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教授何銳思說。
“其次,把他們發表在《科學》的論文與早期的 arXiv 版本進行比較時,可以發現他們的研究文章改動較大。”陳孝鈿說,“在這期間,我們的論文已經符合發表要求。”
“實際上,波蘭的 OGLE 團組在他們文章的補充材料中,有兩個段落都參考了我們的研究結果。但他們沒有對同類結果進行對比,也沒有引用我們的文章,這種故意忽略同類工作的行為在學術上是不道德的。”鄧李才直言。
得知《科學》刊發的新論文后,國家天文臺研究團隊第一時間給《科學》的編輯發了郵件,并聲明在科學共同體看來,此事不符合學術道德。
兩項研究相比,二者的樣本數量不同,在研究時使用了不同望遠鏡。“我國天文學家使用的是太空紅外探測器 WISE,波蘭研究者使用的是地面的光學引力透鏡探測器。”鄧李才說。
銀河系盤結構的俯視圖。左圖來自 2 月中國團隊發表的文章,右圖來自 8 月發表的文章。
“利用不完全相同的造父變星樣本,他們得到了幾乎相同的銀河系三維圖。因此,銀河系恒星盤的形狀應該是相當確信的。”國家天文臺劉超研究員說道。
來源:科技日報,文中圖片來自于網絡
編輯:陳可軒(實習)
審核:王小龍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波兰科研团队称银河系是弯的,网友:呵呵,中国早就发现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85%的比特币已被开采 目前仅剩300多
- 下一篇: AMD CEO Lisa Su 更高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