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吉日嘎拉的《白话反射技术》及其他(吵架篇)
在技術社區還是以技術為先,在上一片文章里我談了技術方面內容,那么這次就來談談非技術的。
我反感這種社區氛圍,火藥味不是問題,但是談技術時不好好談技術,總是扯上這人如何那人如何,你吃飽了撐的他良心被狗吃了,我實在心煩的慌。
先來談談我對吉日嘎拉的看法。說實話,許多朋友不喜歡他,但是我對他沒有感覺。我的確非常不喜歡他對待技術的態度:隨意,無所謂,將就——但是我對他的個人實在沒有什么看法。我也不同意他說為了賺錢而作軟件,為了賺錢而寫文章,但是我又能用什么來批駁他?我能“視金錢如糞土”嗎?我做不到,我無法向FSF一樣提倡自由(Free),我最多提倡開源(Open Source)。吉日嘎拉是很招搖,再加上會拋出一些又一些似是而非的結論,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會誤導初學者。但是,如果我們動輒刷的高舉反對吉日的旗幟,眾人一擁而上進行口誅筆伐,言辭激烈,出口成臟,非黑即白,這又能帶給初學者什么幫助?既然吉日的文章是從技術角度誤導消費者,為什么我們不能從技術的角度來糾正他,而要用這種方式?
包同學的文章中,除了列舉了Jimmy Zhang的幾篇非常優秀的文章和一本書之外,就只有這句話和“反射”有些關系了:
最后,不要懷疑反射的應用,三層架構中的數據層和DB的Mapping,AddIn架構,都離不開反射。這個話題說起來就大了,沒有幾年的項目實際是感受不到的。
但是,這除了讓人知道反射這個話題很大,沒有幾年實際項目經驗是感受不到……之外,別人又獲取了什么信息呢?更讓我奇怪的是,包同學舉出的兩個示例,恰好符合吉日文章中的幾個觀點(這點在前文中已經有所指出),這種缺乏條理的思維“碰撞”又能給出者帶來什么呢?Jimmy Zhang的文章的確好,但是這幾篇文章寫的是反射的“使用方式”,而吉日的文章寫的是反射的“使用場景”,兩者完全不構成沖突,又能說明什么問題呢?Jimmy老大的文章是非常正確的,但這不能證明吉日是錯的——請注意,我并沒有說吉日“一定沒錯”。我在包同學的文章里也表達過類似的意思:
Jimmy Zhang的確寫的好,但是他和吉日寫的完全不搭界。Jimmy Zhang寫的是怎么用反射的類庫,框架,怎么調用等等。而吉日寫的是反射的一個使用案例,說白了也就是傳統的反射工廠生成一個數據訪問層接口的實例。我雖然不同意他對于技術的態度,但是就這個案例本身,雖無閃光點,但又錯在什么地方?
但是直接被包同學當頭一棒:
你真是扯蛋,我文章的最后一句話就是寫給你的。
你倆就惺惺相惜吧。
而那“最后一句話”:
最后,質疑那些為其鼓掌叫好的看客,包括一些沽名釣譽的狗屁大腕兒,你們的腦子都進水了?你們到底從中看明白了啥?你們還是做技術的么?你們的技術就全都是這么做的?你們吃飽了撐的在那里搖旗吶喊稱兄道弟?你們的良心都讓狗吃了?
天地良心,我什么時候把吉日文章中錯的東西說成是對的了?想了想,我唯一“夸”吉日的話應該只有這句:
吉日兄很直接,這點很好。
我喜歡直接的人,不喜歡嬌柔造作的人,所以我說這句話。而我喜歡的也只是吉日的“說話風格”而已,這就說明我支持他說的東西?為什么沒有看到我對他文章中錯誤內容的評價,以及一次又一次對他“無所謂態度”的反駁?為什么我在談論技術,就非要立馬對于個人一頓臭罵?
支持一個人的部分,就說明支持他的全部?別人不能有任何對他的反對,否則就一陣劈頭蓋臉?
反對一個人的部分,就一定要打擊他的全部?別人也不能有任何對他的支持,否則就一陣劈頭蓋臉?
其實包同學看不慣吉日,只是“風格”上的沖突,“意識形態”的沖突,本和技術無關,或者說完全可以通過技術方面的交流,探索,甚至是“搏斗”都可以解決,但為什么一定要用一些惡毒的語言進行人身攻擊?這種討論技術的態度不可取,尤其是舉的例子本身就不恰當——我還是想說,包同學和吉日對于反射的使用場景問題上是統一的,其實唯一的“沖突”也就是“一個認為重要,一個認為不重要”。但是“重要”本身就是個無法量化的程度,這是一個非要拼個你死我活的問題嗎?
我不認為兄弟們不知道正確地反駁一個人文章的方式是什么,但是許多朋友一定是被“沖動”二字搞壞了。沖動是魔鬼,這點實在不假,我也是靠著沖動在寫這篇文章——不沖動就不是年輕人了。但是,在沖動的時候,還是盡量讓“理智”占據上風吧。社區里吵架,吵著吵著就都變成面子問題了,何必呢?
我一直不喜歡“和諧”也不喜歡“和稀泥”,但是我同樣不喜歡技術范疇外的沖突。如果要反駁,我們可以著眼于技術。例如,Stephan Schmidt在博客中發表了題為《下一代Java編程風格》的文章,闡述了他眼中Java編程風格的改變,以及未來的走向。于是有許多人發表了不同看法,如Cedric Otaku發表了文章《下一代Java與現在差不多》,逐條批駁。還例如,Patricks Smacchia認為NHibernate代碼不穩定,Oren Eini不干了,逐條批駁,Patricks老大又撰文反駁,Oren也繼續,最后我看著爽,就總結出一片InfoQ的新聞。同樣的討論還有譬如“所有的成員都應該是virtual的嗎?”,還有前一段時間的Duct Tape Programmer事件,都可謂是互聯網上的高質量辯論,無數人獨立撰文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這些才是技術人員應有的風范。
您覺得吉日的文章誤導初學者嗎?寫文章反駁吧!
您覺得吉日的文章充滿銅臭味嗎?寫文章反駁吧!
Ivony…在包同學的文章中回復的我認為很好,摘錄如下:
博客園不應該是一個只能聽到權威的聲音的地方。或者說我們不能強求首頁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對的,都是出自某個權威的人士之口。我們只能要求首頁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的,而不論其對錯影響。
甚至于說,文章放在首頁就是接受大家的檢驗的。首頁是討論區而不是公告區。
話說回來,吉日寫的文章就算是胡謅亂侃,那又能影響多少初學者呢?或者說一篇胡說八道的文章在首頁誤導了一大堆初學者,這里面難道沒有初學者,以及所謂大牛的責任?初學者不辨是非,大牛們看見錯謬而不予指出。
我覺得至少有一點,吉日的文章并不是一無是處,它可能會對初學者產生誤導,但避免這一點難道的做法就是犧牲一個人自由發表文章的權利而不是群眾的監督么?這未免太過于殘忍。
我們今天打跑了一個吉日,難到明天不會冒出另一個吉日?任何時候群眾的監督都是有必要的(如果真的有誤導的話)。
我不否認吉日的問題很多,標題黨,口水文,喊口號,拉旗幟。但如果這些東西真的能誤導無知菜鳥的話,我想這些無知菜鳥自己也要負一部分責任才是。
包同學認為,如果寫文章那就是在用自己的名氣打吉日的知名度。以前記得也有朋友告訴我說,寫了一篇批駁某本書的文章后,過一段時間就刪了吧,否則還是變相打廣告。炒作的越多,書賣的越好,吉日也越出名。但是我認為,書賣的多,吉日出名有什么關系呢?我們的目標是引導初學者,并不是要阻止別人賣書或要打壓吉日出名,我們是在追求一個真理。當社區里批駁吉日的(有價值的)文章越來越多,到底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也就一目了然,就算吉日名氣再響又如何?我批駁一本書,我還希望這篇文章能夠滿山遍野的轉載,讓任何一個買書的人都能看到我的文章。有人是會感興趣,然后去買,那又如何,他看了大量的駁文,自然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排錯,也是需要教材的,不是嗎?
我已經寫了一篇文章,接下來就要靠大家了。挑出你最不滿的吉日的文章,逐條反駁吧。
吵,吵個大西瓜。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谈吉日嘎拉的《白话反射技术》及其他(吵架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Forefront Client Sec
- 下一篇: Visual C#使用DirectX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