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初始化kernel.asm
內核的初始化大體上是要重新建立GDT,然后建立IDT表,加載好TSS選擇子。此時就可以用c語言寫代碼了,跳到初始化程序,開始進程的初始化了。
GDT表格最初在loader里面臨時建立了一個,但是此時換了執行環境,內核還是用在自己地址空間的數據比較好。作者是在cstart函數中重新建立GDT,順帶初始化了IDT表。
重建GDT
用sgdt將原有gdtr寄存器的值保存到全局變量里面,然后將dgt表的內容復制到新的gdt數組中去,將gdtr中的關于新的GDT表基址和大小重新設置一番在用lgdt指令加載一下就可以了。
建立IDT表,對于idtr的初始化和gdtr類似,都是填入表格的基址和大小再重新加載一下便可。不過IDT表中的內容不像GDT一樣可以直接復制過來,還需要一條條添加。無非也就是一些中斷和異常的處理函數。作者對于intel規定的前十多個異常都是直接按照這個異常有無錯誤碼,分別壓棧調用自己寫的一個打印函數,將錯誤打印出來。然后再對8259A占用的中斷號都綁上對應的處理程序,這也是系統響應外界的接口。IDT表中的描述符指定的段選擇子都是內核代碼段,4G空間。
作者還順帶在這里初始化了TSS描述符和每個進程結構體里的LDT選擇子,這個選擇子將來要被用來加載進ldtr中,指向GDT表中的該進程對應的一項,被相應的任務用來尋址。在前面說過,當CS的TI位為1的時候指明要在LDT中尋址。這也是自己之前一直沒能將LDT和實際運行的某一個任務切實聯系起來的地方。雖然嘴上一直念叨著CS作為選擇子在GDT或者LDT中索引相應段的描述符,但是一到實際代碼中,還是犯嘀咕,怎么就從一個任務的LDT中切到另一個任務的LDT中了。還是CS的作用的沒有搞明白,如果TI為1,那么CPU自動從ldtr寄存器中取出該任務所要LDT在GDT中的下標,然后轉到LDT中用CS再索引任務需要的段。
初始化完成后,加載TSS段選擇子,然后就跳到kernel_main函數里面去了。Kernel_main函數就是對進程的初始化了,或者說在本次實驗中是對任務的初始化。
哎呀,這么一看,內核做的事情還真沒有多少呢。確實,用的是微內核,很多東西都提出到內核外部作為一個操作系統模塊實現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内核初始化kernel.asm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保护模式及其编程——实模式与保护模式的切
- 下一篇: 保护模式及其编程——8086系统寄存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