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 -- 命令执行顺序控制与管道
2019獨角獸企業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師標準>>>
1、命令執行順序的控制
1.1、順序執行多條命令
Linux中讓命令順序執行,可以使用;來完成。和Java中很像,分號用來分隔多條命令,被分隔的命令依次執行。比如:
$ sudo apt-get update # 等待——————————然后輸入下面的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some-tool # 等待——————————然后輸入下面的命令 $ some-tool這三條命令,中間需要等待,等一條完成后再輸入下一條。實際上我們可以將其用分號分隔,一次性輸入,達到同樣的效果,而無需等待一個完成之后才輸入下一條命令:
$ 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install some-tool;some-tool # 讓它自己運行1.2、有選擇地執行命令
關于上面的操作,不知你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在讓它自動順序執行命令時,前面的命令執行不成功,而后面的命令又依賴與上一條命令的結果,那么就會造成花了時間,最終卻得到一個錯誤的結果,而且有時候直觀的看你還無法判斷結果是否正確。那么我們需要能夠有選擇性的來執行命令,比如上一條命令執行成功才繼續下一條,或者不成功又該做出其它什么處理,比如我們使用which來查找是否安裝某個命令,如果找到就執行該命令,否則什么也不做(雖然這個操作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但可幫你更好的理解一些概念):
$ which cowsay>/dev/null && cowsay -f head-in ohch~你如果沒有安裝cowsay,你可以先執行一次上述命令,你會發現什么也沒發生,你再安裝好之后你再執行一次上述命令,你也會發現一些驚喜。
上面的&&就是用來實現選擇性執行的,它表示如果前面的命令執行結果(不是表示終端輸出的內容,而是表示命令執行狀態的結果)返回0則執行后面的,否則不執行(注意,Linux中命令執行狀態為成功時,返回0),你可以從$?環境變量獲取上一次命令的返回結果:
[pierre_cai@izwz9gtdx1ch4f9gn56b32z ~]$ which cosway /usr/bin/which: no cosway in (/usr/local/bin:/usr/bin:/usr/local/sbin:/usr/sbin:/home/pierre_cai/.local/bin:/home/pierre_cai/bin) [pierre_cai@izwz9gtdx1ch4f9gn56b32z ~]$ echo $? 1 [pierre_cai@izwz9gtdx1ch4f9gn56b32z ~]$ which cat /usr/bin/cat [pierre_cai@izwz9gtdx1ch4f9gn56b32z ~]$ echo $? 0學習過 C 語言的用戶應該知道在 C 語言里面&&表是邏輯與,而且還有一個||表示邏輯或,同樣 Shell 也有一個||,它們的區別就在于,shell中的這兩個符號除了也可用于表示邏輯與和或之外,就是可以實現這里的命令執行順序的簡單控制。||在這里就是與&&相反的控制效果,當上一條命令執行結果為≠0($?≠0)時則執行它后面的命令:
$ which cowsay>/dev/null || echo "cowsay has not been install, please run 'sudo apt-get install cowsay' to install"除了上述基本的使用之外,我們還可以結合這&&和||來實現一些操作,比如:
$ which cowsay>/dev/null && echo "exist" || echo "not exist"我畫個流程圖來解釋一下上面的流程:
2、管道
管道是什么,管道是一種通信機制,通常用于進程間的通信(也可通過socket進行網絡通信),它表現出來的形式就是將前面每一個進程的輸出(stdout)直接作為下一個進程的輸入(stdin)。
管道又分為匿名管道和具名管道(這里將不會討論在源程序中使用系統調用創建并使用管道的情況,它與命令行的管道在內核中實際都是采用相同的機制)。
- 我們在使用一些過濾程序時經常會用到的就是匿名管道,在命令行中由|分隔符表示,|在前面的內容中我們已經多次使用到了。
- 具名管道簡單的說就是有名字的管道,通常只會在源程序中用到具名管道。下面我們就將通過一些常用的可以使用管道的"過濾程序"來幫助你熟練管道的使用。
2.1、試用
先試用一下管道,比如查看/etc目錄下有哪些文件和目錄,使用ls命令來查看:
$ ls -al /etc有太多內容,屏幕不能完全顯示,這時候可以使用滾動條或快捷鍵滾動窗口來查看。不過這時候可以使用管道:
$ ls -al /etc | less通過管道將前一個命令(ls)的輸出作為下一個命令(less)的輸入,然后就可以一行一行地看。
2.2、cut命令,打印每一行的某一字段
打印/etc/passwd文件中以:為分隔符的第1個字段和第6個字段分別表示用戶名和其家目錄:
$ cut /etc/passwd -d ':' -f 1,6比如:
[pierre_cai@izwz9gtdx1ch4f9gn56b32z ~]$ cut /etc/passwd -d ':' -f 1,6 | tail -n 1 pierre_cai:/home/pierre_cai打印/etc/passwd文件中每一行的前N個字符:
# 前五個(包含第五個) $ cut /etc/passwd -c -5 # 前五個之后的(包含第五個) $ cut /etc/passwd -c 5- # 第五個 $ cut /etc/passwd -c 5 # 2到5之間的(包含第五個) $ cut /etc/passwd -c 2-5例如:
[pierre_cai@izwz9gtdx1ch4f9gn56b32z ~]$ cut /etc/passwd -c -6 | tail -1 pierre2.3、grep命令,在文本中或stdin中查找匹配字符串
grep命令是很強大的,也是相當常用的一個命令,它結合正則表達式可以實現很復雜卻很高效的匹配和查找,不過在學習正則表達式之前,這里介紹它簡單的使用,而關于正則表達式后面將會有單獨一小節介紹到時會再繼續學習grep命令和其他一些命令。
grep命令的一般形式為:
grep [命令選項]... 用于匹配的表達式 [文件]...查找當前用戶根目錄下所有包含指定字符的文本文件,并顯示出現在文本中的行號::
[pierre_cai@izwz9gtdx1ch4f9gn56b32z ~]$ grep -rnI "pierre" ~ /home/pierre_cai/.bash_history:21:ls /home/pierre_cai /home/pierre_cai/.bash_history:22:groups pierre_cai /home/pierre_cai/.bash_history:28:cat /etc/group | gre-E pierre_cai /home/pierre_cai/.bash_history:29:cat /etc/group | grep -E pierre_cai /home/pierre_cai/.bash_history:32:sudo cat /etc/group | grep -E pierre_cai /home/pierre_cai/.bash_history:34:sudo cat /etc/group | grep -E pierre_cai /home/pierre_cai/.bash_history:43:ls /home/pierre_cai /home/pierre_cai/.bash_history:46:ls /home/pierre_cai-r?參數表示遞歸搜索子目錄中的文件,-n表示打印匹配項行號,-I表示忽略二進制文件。
當然也可以在grep命令中使用正則表達式。
2.4、wc命令,簡單小巧的計數工具
wc 命令用于統計并輸出一個文件中行、單詞和字節的數目,比如輸出/etc/passwd文件的統計信息:
$ wc /etc/passwd分別只輸出行數、單詞數、字節數、字符數和輸入文本中最長一行的字節數:
# 行數 $ wc -l /etc/passwd # 單詞數 $ wc -w /etc/passwd # 字節數 $ wc -c /etc/passwd # 字符數 $ wc -m /etc/passwd # 最長行字節數 $ wc -L /etc/passwd注意:
- 對于西文字符來說,一個字符就是一個字節,但對于中文字符一個漢字是大于2個字節的,具體數目是由字符編碼決定的。
再來結合管道來操作一下,下面統計 /etc 下面所有目錄數:
$ ls -dl /etc/*/ | wc -l [pierre_cai@izwz9gtdx1ch4f9gn56b32z ~]$ ls -dl /etc/*/ | wc -l 882.5、sort排序命令
這個命令前面我們也是用過多次,功能很簡單就是將輸入按照一定方式排序,然后再輸出,它支持的排序有按字典排序,數字排序,按月份排序,隨機排序,反轉排序,指定特定字段進行排序等等。
- 默認為字典排序:
- 反轉排序:
- 按特定字段排序:
上面的-t參數用于指定字段的分隔符,這里是以":"作為分隔符;-k 字段號用于指定對哪一個字段進行排序。這里/etc/passwd文件的第三個字段為數字,默認情況下是以字典序排序的,如果要按照數字排序就要加上-n參數,比如:
$ cat /etc/passwd | sort -t':' -k 3 -n2.6、uniq去重命令
uniq命令可以用于過濾或者輸出重復行。
- 過濾重復行
我們可以使用history命令查看最近執行過的命令(實際為讀取${SHELL}_history文件,如我們環境中的~/.zsh_history文件),不過你可能只想查看使用了那個命令而不需要知道具體干了什么,那么你可能就會要想去掉命令后面的參數然后去掉重復的命令:
$ history | cut -c 8- | cut -d ' ' -f 1 | uniq然后經過層層過濾,你會發現確是只輸出了執行的命令那一列,不過去重效果好像不明顯,仔細看你會發現它確實去重了,只是不那么明顯,之所以不明顯是因為uniq命令只能去連續重復的行,不是全文去重,所以要達到預期效果,我們先排序:
$ history | cut -c 8- | cut -d ' ' -f 1 | sort | uniq # 或者$ history | cut -c 8- | cut -d ' ' -f 1 | sort -u [pierre_cai@izwz9gtdx1ch4f9gn56b32z ~]$ history | cut -c 8- | cut -d ' ' -f 1 | sort | uniq cat cd chmod cut echo exit export grep groupadd groups history ls ls;ls;ls; man passwd pwd rm su sudo touch useradd wc which who這就是 Linux/UNIX 哲學吸引人的地方,大繁至簡,一個命令只干一件事卻能干到最好。
- 輸出重復行
?
轉載于:https://my.oschina.net/pierrecai/blog/1524492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nux基础 -- 命令执行顺序控制与管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如何检查项目的需求是否完整
- 下一篇: Callback到Promise再到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