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Java 和 RxAndroid 三(生命周期控制和内存优化)
前言:對Rxjava、Rxandroid不了解的同學可以先看看
RxJava 和 RxAndroid
RxJava 和 RxAndroid 二(操作符的使用)
RxJava使我們很方便的使用鏈式編程,代碼看起來既簡潔又優雅。但是RxJava使用起來也是有副作用的,使用越來越多的訂閱,內存開銷也會變得很大,稍不留神就會出現內存溢出的情況,這篇文章就是介紹Rxjava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1、取消訂閱 subscription.unsubscribe() ;
package lib.com.myapplication;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support.v7.app.AppCompatActivity; import rx.Observable; import rx.Subscription; import rx.functions.Action1;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Subscription subscription ;@Override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subscription = Observable.just( "123").subscribe(new Action1<String>() {@Overridepublic void call(String s) {System.out.println( "tt--" + s );}}) ;}@Overrideprotected void onDestroy() {super.onDestroy();//取消訂閱if ( subscription != null ){subscription.unsubscribe();}} }2、線程調度
-
Scheduler調度器,相當于線程控制器
-
Schedulers.immediate() : 直接在當前線程運行,相當于不指定線程。這是默認的 Scheduler。
-
Schedulers.newThread() :總是啟用新線程,并在新線程執行操作.
-
Schedulers.io():I/O 操作(讀寫文件、讀寫數據庫、網絡信息交互等)所使用的 Scheduler。行為模式和 newThread() 差不多,區別在于 io() 的內部實現是是用一個無數量上限的線程池,可以重用空閑的線程,因此多數情況下 io() 比 newThread() 更有效率。不要把計算工作放在 io() 中,可以避免創建不必要的線程。
-
Schedulers.computation() : 計算所使用的 Scheduler。這個計算指的是 CPU 密集型計算,即不會被 I/O 等操作限制性能的操作,例如圖形的計算。這個 Scheduler 使用的固定的線程池,大小為 CPU 核數。不要把 I/O 操作放在 computation() 中,否則 I/O 操作的等待時間會浪費 CPU。
-
還有RxAndroid里面專門提供了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它指定的操作將在 Android 主線程運行。
-
-
常見的場景:為了不阻塞UI,在子線程加載數據,在主線線程顯示數據
Observable.just( "1" , "2" , "3" ).subscribeOn(Schedulers.io()) //指定 subscribe() 發生在 IO 線程.observeOn( 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 //指定 Subscriber 的回調發生在主線程.subscribe(new Action1<String>() {@Overridepublic void call(String s) {textView.setText( s );}}) ;上面這段代碼,數據"1"、"2"、"3"將在io線程中發出,在android主線程中接收數據。這種【后臺獲取數據,前臺顯示數據】模式適用于大多數的程序策略。
-
Scheduler 自由多次切換線程。恩,這個更為牛逼
Observable.just(1, 2, 3, 4) // IO 線程,由 subscribeOn() 指定.subscribeOn(Schedulers.io()).observeOn(Schedulers.newThread()).map(mapOperator) // 新線程,由 observeOn() 指定.observeOn(Schedulers.io()).map(mapOperator2) // IO 線程,由 observeOn() 指定.observeOn(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subscribe(subscriber); // Android 主線程,由 observeOn() 指定從上面的代碼可以看出
-
observeOn() 可以調用多次來切換線程,observeOn 決定他下面的方法執行時所在的線程。
-
subscribeOn() 用來確定數據發射所在的線程,位置放在哪里都可以,但它是只能調用一次的。
-
-
上面介紹了兩種控制Rxjava生命周期的方式,第一種:取消訂閱 ;第二種:線程切換 。這兩種方式都能有效的解決android內存的使用問題,但是在實際的項目中會出現很多訂閱關系,那么取消訂閱的代碼也就越來越多。造成了項目很難維護。所以我們必須尋找其他可靠簡單可行的方式,也就是下面要介紹的。
3、rxlifecycle 框架的使用
-
github地址: https://github.com/trello/RxLifecycle
-
在android studio 里面添加引用
compile 'com.trello:rxlifecycle-components:0.6.1' -
讓你的activity繼承RxActivity,RxAppCompatActivity,RxFragmentActivity
讓你的fragment繼承RxFragment,RxDialogFragment;下面的代碼就以RxAppCompatActivity舉例 -
bindToLifecycle 方法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RxAppCompatActivity {TextView textView ;@Override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textView = (TextView) findViewById(R.id.textView);//循環發送數字Observable.interval(0, 1, TimeUnit.SECONDS).subscribeOn( Schedulers.io()).compose(this.<Long>bindToLifecycle()) //這個訂閱關系跟Activity綁定,Observable 和activity生命周期同步.observeOn( 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subscribe(new Action1<Long>() {@Overridepublic void call(Long aLong) {System.out.println("lifecycle--" + aLong);textView.setText( "" + aLong );}});}}
在子類使用Observable中的compose操作符,調用,完成Observable發布的事件和當前的組件綁定,實現生命周期同步。從而實現當前組件生命周期結束時,自動取消對Observable訂閱。上面的代碼是Observable循環的發送數字,并且在textview中顯示出來
1、沒加 compose(this.<Long>bindToLifecycle()) 當Activiry 結束掉以后,Observable還是會不斷的發送數字,訂閱關系沒有解除
2、添加compose(this.<Long>bindToLifecycle()) 當Activity結束掉以后,Observable停止發送數據,訂閱關系解除。 -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bindToLifecycle() 方法可以使Observable發布的事件和當前的Activity綁定,實現生命周期同步。也就是Activity 的 onDestroy() 方法被調用后,Observable 的訂閱關系才解除。那能不能指定在Activity其他的生命狀態和訂閱關系保持同步,答案是有的。就是 bindUntilEvent()方法。這個逼裝的好累!
-
bindUntilEvent( ActivityEvent event)
-
ActivityEvent.CREATE: 在Activity的onCreate()方法執行后,解除綁定。
-
ActivityEvent.START:在Activity的onStart()方法執行后,解除綁定。
-
ActivityEvent.RESUME:在Activity的onResume()方法執行后,解除綁定。
-
ActivityEvent.PAUSE: 在Activity的onPause()方法執行后,解除綁定。
-
ActivityEvent.STOP:在Activity的onStop()方法執行后,解除綁定。
-
ActivityEvent.DESTROY:在Activity的onDestroy()方法執行后,解除綁定。
經過測試發現,當Activity執行了onStop()方法后,訂閱關系已經解除了。
上面說的都是訂閱事件與Activity的生命周期同步,那么在Fragment里面又該怎么處理的? -
-
FragmentEvent 這個類是專門處理訂閱事件與Fragment生命周期同步的大殺器
public enum FragmentEvent {ATTACH, CREATE, CREATE_VIEW, START, RESUME, PAUSE, STOP, DESTROY_VIEW, DESTROY, DETACH }可以看出FragmentEvent 和 ActivityEvent 類似,都是枚舉類,用法是一樣的。這里就不舉例了!
總結
1、這三篇文章的相關代碼示例都在 http://git.oschina.net/zyj1609/RxAndroid_RxJava
2、通過上面的三種方法,我相信你在項目中使用Rxjava的時候,已經能夠很好的控制了 Rxjava對內存的開銷。如果你有其他的方法或者問題,可以留言給我。
?
RxJava 和 RxAndroid 四(RxBinding的使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RxJava 和 RxAndroid 三(生命周期控制和内存优化)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ySQL配置全文索引
- 下一篇: ASP.NET MVC开发中常见异常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