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学习笔记:Backup Recovery 常用命令
1、設置歸檔模式:
(1):查看數據庫是否處于歸檔模式:
歸檔模式處于禁用狀態。
(2):設置數據庫處于歸檔模式:
設置數據庫處于歸檔模式的前提是數據庫處于mount狀態下,重啟數據庫至mount狀態:
在mount狀態下,使用alter語句啟用數據庫的歸檔模式:
2、定義閃回恢復區(flash recovery area):
閃回恢復區主要通過以下3個初始化參數來設置和管理:
db_recovery_file_dest:指定閃回恢復區的位置
db_recovery_file_dest_size:指定閃回恢復區的可用空間大小
db_flashback_retention_target:指定數據庫可以回退的時間,單位為分鐘,默認1440分鐘,也就是一天。當然,實際上可回退的時間還決定于閃回恢復區的大小,因為里面保存了回退所需要的flash log。所以這個參數要和db_recovery_file_dest_size配合修改。
(1)、查看當前的閃回恢復區的位置以及大小:
(2)、設置閃回恢復區的位置以及大小:
在設置閃回恢復區的位置之前,確定已經創建了該目錄,否則在修改的過程中會報如下錯誤:
(3)、查看上述的設置結果:
(4)、如果要查看閃回恢復區空間的使用情況,可以查看以下視圖:
(5)、如果要釋放更多的空間,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刪除所有歸檔日志文件以釋放空間:
3、設置歸檔日志的多路徑存儲:
(1)、查看log_archive_dest當前的配置信息:
(2)、定義新位置:
第一條命令使用閃回恢復區,第二條使用自定義的位置。
(3)、查看是否定義成功:
4、關于控制文件的control_file_record_keep_time參數:
This parameter specify the minimum days the RMAN information is stored in the control file before overwritten. The default value is 7 days. When using catalog, a smaller value should be chosen.
查看此參數的值:
5、rman的使用:
(1)、啟用rman:
其中1、2、3、5、6是指非catalog的連接,第4條是至catalog的連接,db02是目標數據庫,db01是目錄數據庫。
(2)、顯示rman的配置信息:
(3)、配置rman:
啟用控制文件的自動備份:
啟用備份集壓縮:
定義保留策略:
默認的保留值是1.
(4)、恢復rman的配置默認值:
6、備份命令backup:
如果直接使用backup database,則進行全備,這個方法不能進行增量備份和差異備份。
進行級別0的備份,這個可以進行增量備份和差異備份:
進行級別1的備份:
進行級別1的累計(cumulative)備份:
備份完成后刪除所有歸檔日志:
7、list命令:
8、report命令:
9、delete命令:
10、rman相關的幾個視圖:
- V$ARCHIVED_LOG??
- V$BACKUP_CORRUPTION??
- V$BACKUP_DEVICE??
- V$BACKUP_FILES??
- V$BACKUP_PIECE??
- V$BACKUP_REDOLOG??
- V$BACKUP_SET??
- V$BACKUP_SPFILE??
- V$COPY_CORRUPTION??
- V$RMAN_CONFIGURATION?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Oracle 学习笔记:Backup Recovery 常用命令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可耻的中国互联网
- 下一篇: linux 程序读写Env分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