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与框架对象
window對象 屬性
frames:這是一個frame對象的數組,記錄當前窗口中所有框架的信息。
status:瀏覽器的狀態行信息。
defaultstatus:瀏覽器默認的狀態行信息。
location:提供當前窗口的URL信息。
history:提供當前窗口的歷史記錄,可以在網頁導航中發揮作用。
closed:一個指出窗口目前是否關閉的邏輯值。
parent:包含這個當前窗口的你窗口。
self:引用當前文檔對應的窗口。
top:定義一系列瀏覽器上層的瀏覽器窗口。
window:指出當前窗口。 屬性
locationbar:代表瀏覽器的地址欄。設定這個屬性的visible屬性值為true,可以在瀏覽器中顯示地址欄;設定這個visible屬性值為false,就可以在瀏覽器中隱藏地址欄。
menubar:代表瀏覽器中的菜單欄,同上面的locationbar使用方法一樣,可以設定使菜單欄出現或者隱藏。
personalbar:代表瀏覽器中的個人欄(也稱目錄欄),同上面的locationbar使用方法一樣,可以設定使菜單欄出現或者隱藏。
scrollbar:代表瀏覽器的滾動條,同上面的locationbar使用方法一樣,可以設定使菜單欄出現或者隱藏。
statusbar:代表瀏覽器中的狀態欄,同上面的locationbar使用方法一樣,可以設定使菜單欄出現或者隱藏。
toolbar:代表瀏覽器中的工具欄,同上面的locationbar使用方法一樣,可以設定使菜單欄出現或者隱藏。
方法
open(URL,WindowName,parameterList):open方法創建一個新的瀏覽器窗口,并在新窗口中載入一個指定的URL地址。
close():close方法關閉一個瀏覽器窗口。
alert(text):彈出一個信息框。
confirm(text):彈出一個確認框。
prompt(text,Defaulttext):彈出一個提示框。
setTimeout(expression,time):定時設置,在一定時間后自動執行expression描述的代碼,使用time設置時間,單位是毫秒。
clearTimeout(timer):取消以前的定時設置。
setInterval(expression,time,[args]):設定一個時間間隔,可以定時反復地自動執行expression描述的代碼,使用time設置時間,單位是毫秒。
clearInterval(timer):取消setInterval()設置的定時。
moveBy(horiz,vert):將窗口移動指定的位移量,其中水平位移量為horize,垂直位移量是vert。
moveTo(x,y):將窗口移動到指定的坐標處。
resizeBy(horize,vert):按照給定的位移量重新設定窗口的大小,其中水平位移量為horize,垂直位移量是vert。
resizeTo(x,y):將窗口設定為指定的大小。
scrollBy(horize,vert):按照給定的位移量滾動窗口,基中水平位移量為horize,垂直位移量是vert。
scrollTo(x,y):將窗口滾動到指定位置。
find([“sting”][,true|false][,true|false]):這個方法可以讓瀏覽器在一個網頁中查找一個字符串。
back():指示瀏覽器載入歷史記錄中的上一個URL地址,相當于瀏覽器工具欄中的后退按鈕。
forward():指示瀏覽器載入歷史記錄中的下一個URL地址,相當于瀏覽器工具欄中的前進按鈕。
home():指示瀏覽器載入預先設定的主頁頁面,相當于瀏覽器工具欄中的主頁按鈕。
stop():指示瀏覽器停止網頁的裝載,相當于瀏覽器工具欄中的停止按鈕。
print():指示瀏覽器打印當前的網頁,相當于瀏覽器工具欄中的打印按鈕。 事件
onfoucs:發生在窗口得到焦點的時候。
onblur:發生在窗口失去焦點的時候。
HTML 文件,而且包含的圖片,插件,控件,小程序等全部內容都下載完畢。
onunload:發生在用戶退出文檔(或者關閉窗口,或者到另一個頁面去)的時候。
onerror:發生在錯誤發生的時候。它的事件處理程序通常就叫做“錯誤處理程序”(Error Handler),用來處理錯誤。
onresize:發生在窗口被調整大小的時候。
onhelp:當用戶在瀏覽器為當前窗口時按 F1 鍵時觸發。
打開窗口
window.open(URL[,name[,features]]);
本語句調用時采用的第一個參數URL來打開一個窗口,這里的URL可以寫成:[url]http://www.vista-edu.com/Training/[/url]類似的網址。
第二個參數是窗口的名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打開窗口時已有一個同名窗口被打開,那么瀏覽器只是把open語句送到原先已打開的窗口。
第三個參數features是一個窗口所具有的特征參數,這是個關于窗口屬性的可選參數。
features參數
toolbar:指定是否有標準工具欄。
location:指定是否顯示URL。
directories:指定是否顯示目錄按鈕。
status:指定是否有狀態欄。
menubar:指定是否有菜單欄。
scrollbars:指定當前文檔大小窗口時是否有滾動條。
resizable:指定窗口是否可以改變大小。
width:指定以像素為單位的窗口寬度。
height:指定以像素為單位的窗口高度。
outerWidth:指定以像素為單位的窗口外部寬度。
outerHeight:指定以像素為單位的窗口外部高度。
left:指定以像素為單位的窗口距離屏幕左邊的位置。
top:指定以像至少為單位的窗口距離屏幕頂部的位置。
關閉窗口
window.close();
就像方法open()打開一個新窗口一樣,方法close()將關閉一個窗口,如果我們已經打開了一個窗口,那運行在那個窗口中的JavaScript代碼則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碼關閉:
警告框
使用window對象的alert()方法,你可以在屏幕上顯示一個警告框架,這些警告框用一條簡短的信息向用戶表明某個情況的的發生,不過通過點擊ok按鈕,你可以關閉該警告框。
確認框
window對象的confirm()方法顯示一個可以接收用戶輸入的確認框。也就是說,當用戶點擊ok或cancel按鈕時,能夠檢測到到底哪一個動作發生了。
例如:
if(confirm('點擊"ok"或者"cancel"按鈕')){
??document.form1.textbox.value='點擊了"ok"按鈕。'
}
提示框
window對象的prompt()方法讓用戶輸入一個字符串。
例如:
text=window.prompt("你是用JavaScript編程的嗎?","是的") Frame框架?
框架(Frame,也稱為框架)最主要功用是“分割”視窗,使每個“小視窗”能顯示不同的HTML文件,不同框架之間可以互動(Interact),這就是說不同框架之間可以交換信息與資料。
框架可以將屏幕分割成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有自己的URL,通過frames[]數組對象來實現不同框架的訪問。實際上框架對象本身也是一類窗口,它繼承了窗口對象的所有特征,并擁有所有的屬性和方法。
框架的樹狀結構
在JavaScript中,對分割窗口的處理方法和Tree窗口是一樣的。
利用JavaScript在一個窗口里面修改另一個窗口外觀,可以改變各個分割窗口的樣子。
在一個窗口內的各個分割窗口實際上被當作另外的幾個窗口來對待,因為分割窗口可以再包含更小的分割窗口。
使用框架對象
框架對象(frame)同樣是一個瀏覽器對象。
瀏覽器對象層次結構的最頂層是window對象中,每個框架都是這個對象的一個下屬屬性。
HTML中定義框架的name屬性的值就是瀏覽器對象window的屬性名稱。
如果在HTML中沒有定義框架的name屬性,也可以通過瀏覽器對象中的框架數組來訪問一個框架。
框架間的參照
window對象中的Frames[]屬性
window對象中的parent 屬性
frames:這是一個frame對象的數組,記錄當前窗口中所有框架的信息。
status:瀏覽器的狀態行信息。
defaultstatus:瀏覽器默認的狀態行信息。
location:提供當前窗口的URL信息。
history:提供當前窗口的歷史記錄,可以在網頁導航中發揮作用。
closed:一個指出窗口目前是否關閉的邏輯值。
parent:包含這個當前窗口的你窗口。
self:引用當前文檔對應的窗口。
top:定義一系列瀏覽器上層的瀏覽器窗口。
window:指出當前窗口。 屬性
locationbar:代表瀏覽器的地址欄。設定這個屬性的visible屬性值為true,可以在瀏覽器中顯示地址欄;設定這個visible屬性值為false,就可以在瀏覽器中隱藏地址欄。
menubar:代表瀏覽器中的菜單欄,同上面的locationbar使用方法一樣,可以設定使菜單欄出現或者隱藏。
personalbar:代表瀏覽器中的個人欄(也稱目錄欄),同上面的locationbar使用方法一樣,可以設定使菜單欄出現或者隱藏。
scrollbar:代表瀏覽器的滾動條,同上面的locationbar使用方法一樣,可以設定使菜單欄出現或者隱藏。
statusbar:代表瀏覽器中的狀態欄,同上面的locationbar使用方法一樣,可以設定使菜單欄出現或者隱藏。
toolbar:代表瀏覽器中的工具欄,同上面的locationbar使用方法一樣,可以設定使菜單欄出現或者隱藏。
方法
open(URL,WindowName,parameterList):open方法創建一個新的瀏覽器窗口,并在新窗口中載入一個指定的URL地址。
close():close方法關閉一個瀏覽器窗口。
alert(text):彈出一個信息框。
confirm(text):彈出一個確認框。
prompt(text,Defaulttext):彈出一個提示框。
setTimeout(expression,time):定時設置,在一定時間后自動執行expression描述的代碼,使用time設置時間,單位是毫秒。
clearTimeout(timer):取消以前的定時設置。
setInterval(expression,time,[args]):設定一個時間間隔,可以定時反復地自動執行expression描述的代碼,使用time設置時間,單位是毫秒。
clearInterval(timer):取消setInterval()設置的定時。
moveBy(horiz,vert):將窗口移動指定的位移量,其中水平位移量為horize,垂直位移量是vert。
moveTo(x,y):將窗口移動到指定的坐標處。
resizeBy(horize,vert):按照給定的位移量重新設定窗口的大小,其中水平位移量為horize,垂直位移量是vert。
resizeTo(x,y):將窗口設定為指定的大小。
scrollBy(horize,vert):按照給定的位移量滾動窗口,基中水平位移量為horize,垂直位移量是vert。
scrollTo(x,y):將窗口滾動到指定位置。
find([“sting”][,true|false][,true|false]):這個方法可以讓瀏覽器在一個網頁中查找一個字符串。
back():指示瀏覽器載入歷史記錄中的上一個URL地址,相當于瀏覽器工具欄中的后退按鈕。
forward():指示瀏覽器載入歷史記錄中的下一個URL地址,相當于瀏覽器工具欄中的前進按鈕。
home():指示瀏覽器載入預先設定的主頁頁面,相當于瀏覽器工具欄中的主頁按鈕。
stop():指示瀏覽器停止網頁的裝載,相當于瀏覽器工具欄中的停止按鈕。
print():指示瀏覽器打印當前的網頁,相當于瀏覽器工具欄中的打印按鈕。 事件
onfoucs:發生在窗口得到焦點的時候。
onblur:發生在窗口失去焦點的時候。
HTML 文件,而且包含的圖片,插件,控件,小程序等全部內容都下載完畢。
onunload:發生在用戶退出文檔(或者關閉窗口,或者到另一個頁面去)的時候。
onerror:發生在錯誤發生的時候。它的事件處理程序通常就叫做“錯誤處理程序”(Error Handler),用來處理錯誤。
onresize:發生在窗口被調整大小的時候。
onhelp:當用戶在瀏覽器為當前窗口時按 F1 鍵時觸發。
打開窗口
window.open(URL[,name[,features]]);
本語句調用時采用的第一個參數URL來打開一個窗口,這里的URL可以寫成:[url]http://www.vista-edu.com/Training/[/url]類似的網址。
第二個參數是窗口的名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打開窗口時已有一個同名窗口被打開,那么瀏覽器只是把open語句送到原先已打開的窗口。
第三個參數features是一個窗口所具有的特征參數,這是個關于窗口屬性的可選參數。
features參數
toolbar:指定是否有標準工具欄。
location:指定是否顯示URL。
directories:指定是否顯示目錄按鈕。
status:指定是否有狀態欄。
menubar:指定是否有菜單欄。
scrollbars:指定當前文檔大小窗口時是否有滾動條。
resizable:指定窗口是否可以改變大小。
width:指定以像素為單位的窗口寬度。
height:指定以像素為單位的窗口高度。
outerWidth:指定以像素為單位的窗口外部寬度。
outerHeight:指定以像素為單位的窗口外部高度。
left:指定以像素為單位的窗口距離屏幕左邊的位置。
top:指定以像至少為單位的窗口距離屏幕頂部的位置。
關閉窗口
window.close();
就像方法open()打開一個新窗口一樣,方法close()將關閉一個窗口,如果我們已經打開了一個窗口,那運行在那個窗口中的JavaScript代碼則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碼關閉:
警告框
使用window對象的alert()方法,你可以在屏幕上顯示一個警告框架,這些警告框用一條簡短的信息向用戶表明某個情況的的發生,不過通過點擊ok按鈕,你可以關閉該警告框。
確認框
window對象的confirm()方法顯示一個可以接收用戶輸入的確認框。也就是說,當用戶點擊ok或cancel按鈕時,能夠檢測到到底哪一個動作發生了。
例如:
if(confirm('點擊"ok"或者"cancel"按鈕')){
??document.form1.textbox.value='點擊了"ok"按鈕。'
}
提示框
window對象的prompt()方法讓用戶輸入一個字符串。
例如:
text=window.prompt("你是用JavaScript編程的嗎?","是的") Frame框架?
框架(Frame,也稱為框架)最主要功用是“分割”視窗,使每個“小視窗”能顯示不同的HTML文件,不同框架之間可以互動(Interact),這就是說不同框架之間可以交換信息與資料。
框架可以將屏幕分割成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有自己的URL,通過frames[]數組對象來實現不同框架的訪問。實際上框架對象本身也是一類窗口,它繼承了窗口對象的所有特征,并擁有所有的屬性和方法。
框架的樹狀結構
在JavaScript中,對分割窗口的處理方法和Tree窗口是一樣的。
利用JavaScript在一個窗口里面修改另一個窗口外觀,可以改變各個分割窗口的樣子。
在一個窗口內的各個分割窗口實際上被當作另外的幾個窗口來對待,因為分割窗口可以再包含更小的分割窗口。
使用框架對象
框架對象(frame)同樣是一個瀏覽器對象。
瀏覽器對象層次結構的最頂層是window對象中,每個框架都是這個對象的一個下屬屬性。
HTML中定義框架的name屬性的值就是瀏覽器對象window的屬性名稱。
如果在HTML中沒有定義框架的name屬性,也可以通過瀏覽器對象中的框架數組來訪問一個框架。
框架間的參照
window對象中的Frames[]屬性
window對象中的parent 屬性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youxue/51111
總結
- 上一篇: 学习CSS了解单位em和px的区别
- 下一篇: Firefox 增强版 仅仅5.7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