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暑假第三周学习体会
用例模型主要用于描述系統的行為/功能以及行為之間的關系。用例之間有三種關系:泛化關系、擴展關系、包含關系。泛化關系是指多個用例共同用于一種類似的結構和行為,將他們的共性抽象為父用例,其他用例為子用例(用實線加空箭頭表示)。擴展關系是從一個基用例開始開發一個復雜的系統,并且能夠在不改變用例的前提下向基用例中擴展更多的行為(用虛線加開箭頭表示,并在虛線處添加一個<<extend>>)。包含關系是吧多個用例中的同一段行為單獨抽象成一個用例,然后讓其他用例來包含這一用例(用虛線加開箭頭表示,并在虛線處添加一個<<include>>)。其中包含關系是無條件的,擴展關系是有條件的。
對象名有三種表達形式:(1)object name;(2)object name:Class Name;(3):Class Name
順序圖用于捕獲運行系統中對象之間有順序的交互,強調的是消息交互的時間順序。
順序圖(Sequence Diagram)=生命線(Lifeline)+消息(Message)
生命線展示了一個對象在交互過程中的生命期限,表示一個對象在系統表現一個功能時的存在時間。?
在面向對象的分析和設計中,對象的行為也稱為消息(Message)。
屬性=信號或消息名(參數:參數類型):返回值
消息分為簡單消息、同步消息和異步消息。簡單消息不包含控制的細節。同步消息意味著阻塞和等待。異步消息意味著非阻塞。如果對象A向對象B發送一個消息,對象A必須等待B處理并執行完消息的操作命令后才可執行自己的操作稱之為阻塞。
<<create>>表示對象創建消息,<<destroy>>表示對象銷毀消息。
無觸發對象消息(found message)表示消息的發送者沒有被詳細指明;無接收對象消息(lost message)表示它描述消息的接收者沒有被詳細指明,或是一個未知的接收者,或該消息在某一時刻未被接收。
控制消息:條件、迭代
消息的返回值用虛線加開箭頭表示。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vvxvv/p/11190076.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大一暑假第三周学习体会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eigrp ospf 邻居建立过程比
- 下一篇: Spring Boot 实战 —— 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