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在黑洞边缘,验证最疯狂的暗物质理论
Asimina Arvanitak
撰文:Daniel Cossins
編譯:董依明
審校:吳非
暗物質粒子是什么?這是縈繞在所有理論物理學家心中的疑團。物理學家相繼提出了軸子、WIMP 粒子等暗物質候選粒子,也試圖通過天上地下的多個實驗尋找暗物質,但它們仍然未見蹤影。相比于這些微觀世界中的候選粒子,希臘理論物理學家 Asimina Arvanitaki 提出的暗物質理論足夠大膽。在她看來,形成于黑洞超輻射的暗物質粒子,足足有一顆行星那么大!這個與眾不同的假說,是怎樣提出的?
特立獨行
“起初,我們也覺得這很荒謬。”在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的辦公室中,Asimina Arvanitak 這樣說道。天文學家推測,宇宙中存在看不見的暗物質,它們為星系聚在一起提供引力。對于 Arvanitak 的想法——黑洞產生的行星大小的漩渦狀粒子云就是暗物質,我們一點都不驚訝。
這可是 Arvanitaki 的專長,她是第一位在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獲得教授職稱的女性。她喜歡把被忽視的想法(不管它們聽起來多么遙不可及)拿出來,然后設計出巧妙、便宜的實驗來檢驗它們。
Arvanitaki 的專業能力,再加上她異乎尋常的工作風格,讓她在這一領域別具一格。“我很容易感到無聊,”她說,“我想看看特別的東西。否則,還有什么意義呢?”
Arvanitaki 喜歡太空,也喜歡汽車,但她不得不在上高中時,在工程學和物理學之間作出選擇。“我知道,我更感興趣的是事情為什么會發生,而不是如何發生。”
如今,她的目標是發現一些真正有意思的東西。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方程不僅描述了已知的所有粒子,還包括了這些粒子通過除了引力外的另外三種力如何相互作用。盡管這已經足夠偉大了,但仍然遠非完美:它沒有提到引力,也沒有提到暗物質,而且也不能解釋引力為什么如此微弱,比如你每拿起一杯水就相當于克服了整個星球的引力。
這些謎團的線索本應來自于物理學的旗艦實驗——坐落于瑞士日內瓦附近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許多業內人士都在期盼,大型強子對撞機能找到超對稱粒子。超對稱理論為每一個已知粒子引入了一個超重同伴,這或許可以解釋暗物質的存在。但許多人對此表示懷疑,還有一些人則提議建造更大的對撞機。
“作為年輕人,我們多少知道,很多方法都已經嘗試過了。我們不想只研究別人已經研究過的東西。”于是,當時在斯坦福大學讀研究生的 Arvanitaki 開始將目光投向那些不可能在對撞機中出現的東西。
黑洞旁的軸子
她被“軸子”(axion)所吸引。軸子是 20 世紀 70 年代提出的一種假想粒子,如果能證明軸子的存在,將破解粒子物理學領域的一個未解之謎——強相互作用的電荷-宇稱問題。軸子非常輕,不帶電荷,是暗物質的可能候選者。但問題是,軸子幾乎不與宇宙間任何物質發生相互作用,所以它們永遠不會出現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上。這可能是軸子失寵的原因之一。
2010 年,為了復活軸子理論,Arvanitaki 和同事引入了弦論。弦論提出了十維空間(雖然還有待檢驗),除了現實世界中的四維,其余六維必須足夠緊致,否則我們就能探測到它們了。根據 Arvanitaki 的觀點,正是這種豐富的超維度結構產生了各種超輕軸子——她稱之為“string axiverse”。
行星大小的粒子云,正是基于這一猜想。當 Arvanitaki 寫出“axiverse”的字符時,一位同事問她是否聽說過黑洞超輻射。Arvanitaki 沒聽過。但是,在花了一年時間思考后,她開始意識到,如果軸子確實存在,黑洞超輻射可能會讓我們發現軸子。
超輻射是一種在某些類型的激光中倍增光子的完備過程,同樣適用于天體物理尺度。如果你有一個光子(根據量子力學,同時也是一種波),你向旋轉的黑洞發射它,它會從黑洞中提取能量和角動量。換句話說,黑洞會給光子一個力。現在,如果你進行同樣的操作,但是把無靜止質量的光子換成有質量、帶引力的粒子,比如軸子,情況就不一樣了。
“軸子波從旋轉的黑洞散射,由于黑洞的引力,隨后又反彈回來,如此往復。黑洞會不斷將一些能量加給它們,最終軸子呈指數增強。”Arvanitaki 說。黑洞超輻射會產生一團由軸子構成的巨大粒子云,這些軸子將以有序的方式排列,她補充說,“這很像原子軌道的形態,只是規模更大”。
黑洞超輻射形成粒子云的過程
問題是,為了制造這些所謂的“黑洞原子”,軸子的波長必須與黑洞的直徑一樣。波長與質量成反比,但軸子偏偏屬于質量超輕的粒子。“我們傾向于認為粒子很小,但理論上講,它們沒有理由不可以像星系一樣大,”Arvanitaki 說。
對少數人來說,這并不陌生。Arvanitaki 與同事最近發現,軸子云可見于引力波的信號中。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黑洞相互碰撞,云團內軸子之間的碰撞湮滅會產生引力子——構成引力波的粒子。軸子和黑洞的結合,戲劇性地產生了 Arvanitaki 所描述的在各個方向都閃耀著的“引力信號”。Arvanitaki 希望從引力波信號中找到這樣特征性的信號。為此,她一直與 LIGO 的研究人員合作,準備探測器的第三次運行。這次運行在今年 4 月開始后,立即檢測到了引力波。預計每隔幾周,研究團隊就會繼續發現引力波信號。她將從這些信號中,繼續尋找暗物質的線索。
原文鏈接: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4232322-300-the-secret-of-dark-matter-could-be-a-particle-the-size-of-a-planet/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她要在黑洞边缘,验证最疯狂的暗物质理论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法庭驳回FB请求:支持“剑桥分析丑闻诉讼
- 下一篇: IEEE旗下AI顶会CVPR力挺华为: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