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链模式——HeadFirst设计模式学习笔记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责任链模式——HeadFirst设计模式学习笔记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責任鏈模式:使一個以上的對象都有機會能夠處理某個請求
?
特點:
- 鏈中的每個對象包含它下一個對象的引用和對事件的處理方法。請求在這個鏈上傳遞,直到鏈上的某一個對象決定處理此請求
- 發出這個請求的客戶端并不知道鏈上的哪一個對象最終處理這個請求,將請求的發送者與接收者解耦
- 可以動態的改變處理對象成員的順序,可以動態的增加減少處理對象
?
用途:
- 多用于窗口系統中,處理鼠標鍵盤之類的事件
?
缺點:
- 不能保證請求一定執行
- 不易觀察運行時特征,有礙于排錯
?
舉例:
不同類型的郵件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客戶將郵件傳給第一個處理者,處理者決定1.處理該郵件;2.通過繼承至相同基類的引用傳給下一個處理者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HectorHou/p/6028757.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责任链模式——HeadFirst设计模式学习笔记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第二章(jQuery选择器)
- 下一篇: IntelliJ IDEA2016学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