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之DDL操作--数据库
SQL是操作關系數據庫非常重要的一門編程語言
structure query language既然是語言自然可以編程,SQL的分類可依據操作對象的不同分為DDL,DML,DCL。
我們操作數據庫如創建,添加,更新,刪除操作,如操作表等都是屬于定義范圍。
所以DDL則是SQL定義語言。
我們要用數據庫來存儲數據,自然是先有庫,再有表,然后再數據,所以我們要先定義庫,定義表。
1、創建數據庫
create database db_name [數據庫選項] 一般情況下選項可以不填寫
如我們創建一個學生庫:
create database student;
PS:創建數據庫時,數據庫名的命令規則要遵循如下規則:
A、命令應該遵循標識符的規則 即字母,數字,下劃線組成
B、數據庫名不得使用系統內置的關鍵字或是特殊符號
C、如果使用特殊符號或是中文符號時要加上反引號‘`’。
如創建一個中文的數據庫:
create database `學生庫`;
那么我們創建數據庫時,會自動在data目錄下生成一個目錄且以數據庫名命名的目錄同時還有一個.opt的文件,該文件是數據庫的選項文件,存儲的是數據庫的選項信息。如果我們在創建數據庫時沒有寫上庫的選項就是默認的選項。
我們注意到,如果說我們創建數據庫時使用的是特殊符號,那么在創建目錄時則是使用其它編碼的字符并非亂碼,我們查看數據庫結果如下:
所以請大家不要誤認為這是亂碼,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哦。當然們建議創建數據庫盡量遵循標識符的規則來命名比較好。
我們在定義數據庫時沒有指定相應的庫選項,其實是庫的字符編碼以及字符的校對規則,接下來我們使用一下怎么定義他:
create database `teacher` character set utf8;
我們打開數據庫的選項文件顯示如下:
接下來我們查看數據庫服務器里有哪些數據庫
查詢指令:show databases;
查看數據庫的創建信息:show create database db_name;
這兩個查詢指令非常簡單,show databases是查詢有哪些數據庫,而show create database db_name則是查看數據庫的創建信息。
數據庫創建好了,我們有時候不想要了那么就會刪除數據庫
刪除指令:drop database db_name
或是:drop database if exists db_name
第二條指令則是刪除時檢測庫是否存在,如存在則刪除,不存在刪除時也不會報錯。
修改數據庫:
可以修改庫的庫選項如字符編碼
alter database db_name character set gbk;
那么數據庫名怎么修改呢?在早期的數據庫版本是支持rename重命令這個指令的,但現在的版本沒有支持了,如果說我們要更新數據庫名的話有以下兩個方案解決:
1、一是直接更新data目錄下的數據庫目錄名稱
2、創建一個新的數據庫,然后將當前庫的表復制到新庫里,再將其刪除。就完成了數據名的更新操作了。
以上是數據庫的創建,刪除,查看,更新的操作。
補充一點我們的數據庫服務器里如果有許多數據庫時,再檢索時也可以這樣做:
show databases like '%xx' 其中%相當于任意字符,以XX結尾的字符串名
關于數據表的操作及后面的知識點會依據時間情況來寫。歡迎各路朋友指教。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lestudy/1837446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mysql之DDL操作--数据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SH框架中 Spring设置定时器 Q
- 下一篇: jquery easyui data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