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应用商店被判垄断?然而并没有
編輯整理:果匯君
文:鄭峻
蘋果應用商店反壟斷敗訴了?應用商店模式要被迫改變?并不是這樣。
受這個消息拖累,蘋果股價昨天下跌 5.5%。不過,昨天美國股市普遍下跌,所以蘋果的跌幅也不是那么醒目。
卡瓦諾站隊自由派
美國最高法院判蘋果應用商店壟斷了嗎?并沒有。至少暫時還沒有,未來會不會也不好說。這個表述并不準確。正因為如此,今天蘋果股價就回升了 1.6%,說明投資者并沒有過度緊張。
那么,昨天美國最高法院判的到底是什么?準確的說,美國最高法院昨天以5:4 的表決結果,允許消費者繼續推進對蘋果應用商店的反壟斷訴訟。所以,最高法院有沒有判蘋果應用商店壟斷?并沒有。
美國最高法院只是判決,消費者可以就這一問題起訴蘋果應用商店,而完全沒有涉及蘋果是否構成壟斷的案件本身。不過,這一判決給消費者就應用商店問題起訴蘋果開了綠燈,給蘋果帶來了未來的反壟斷訴訟壓力。
站住!別跑!
在美國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中,四位自由派大法官均贊同消費者可以直接起訴蘋果,而五位保守派大法官中絕大多數持反對意見;然而,特朗普總統去年提名的大法官卡瓦諾(Brett Kavanaugh)站到了自由派一邊,扮演了影響判決的關鍵角色,還起草了長達 14 頁的意見書。
應用商店是生態基石
眾所周知,應用商店是蘋果 iOS 生態的基石,也是 iPhone 成功的關鍵。iPhone 在 2007 年剛發布的時候,并沒有 App Store,只有蘋果自己開發的應用程序。蘋果在次年 6 月推出了應用商店,最初只有 500 個應用程序。今年第一季度,蘋果應用商店的應用數量已經接近 200 萬款。
每筆應用銷售交易,蘋果會收取 30% 的傭金。涉及到訂閱服務應用,如果是在服務提供商官網訂閱再在蘋果應用商店下載,蘋果不收取傭金;但如果是通過蘋果應用商店訂閱,蘋果同樣收取 30% 傭金。因此很多應用開發者,例如音樂或者媒體,會鼓勵用戶到他們官網付費訂閱。
得益于全球 10 億 iPhone 用戶,蘋果應用商店的營收急劇增長。2018 年蘋果應用商店的總銷售額高達 466 億美元,幾乎是谷歌 Play 商店的兩倍。而蘋果去年曾經表示,過去十年已經向應用開發者支付了超過 1000 億美元的營收。換句話說,蘋果自己也從中獲得了數百億美元的傭金收入。
感覺坐在金山上
在 iPhone 銷量出現下滑之際,服務業務營收已經成為蘋果最為看重的新業務,更成為僅次于 iPhone 的營收貢獻來源。上一財年蘋果服務業務營收增長了 30%,達到 397.5 億美元。而在服務業務的營收中,應用商店的傭金銷售額又占據了約 35%。
打了 7 年的反壟斷訴訟
這起訴訟 Apple Inc. v. Pepper 案,已經打了七年多時間,其根源甚至可以追溯到 2007 年蘋果剛發布的第一年。2007 年蘋果第一代 iPhone 交由 AT&T獨家發售之后,就有消費者開始陸續在加州的聯邦地區法庭起訴蘋果和當時的獨家運營商 AT&T禁止 iPhone 用戶使用其他運營商服務和下載第三方應用屬于壟斷行為。這些訴訟被匯總到對蘋果和 AT&T的集體訴訟壟斷案。
但在 2011 年 12 月,在美國最高法院就“AT&T Mobility v. Concepcion”案件做出有利于企業的判決之后,加州地區法庭支持了蘋果和 AT&T的仲裁要求。次年 4 月,第九巡回法庭拒絕了原告的上訴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最高法院的表決結果也是以 5 比4,五位保守派大法官(當時還是斯卡利亞和肯尼迪兩位大法官)支持了大企業 AT&T服務條款里面有利于仲裁的要求,而四位自由派大法官(還是那四位)則一致持反對意見。可以想象,此次卡瓦諾站到自由派大法官一邊有多令人意外。
而在上訴案件被撤銷集體訴訟之后的 2011 年 12 月,Robert Pepper 為首的一群新原告再次在加州北區法庭起訴,但這一次他們只告蘋果應用商店涉嫌壟斷,而不再涉及 AT&T。這就是最高法院判決的 Apple V. Pepper 案件。
用戶能不能告蘋果
這一訴訟的原告是購買了蘋果 iPhone、從應用商店購買和下載應用的消費者。他們訴稱,蘋果只允許用戶從蘋果官方應用商店購買和下載應用,而禁止第三方應用商店,實際上構成了壟斷,抬高了應用價格。如果蘋果允許應用開發商直接繞過應用商店銷售應用,就有助于降低應用價格。此外,此案原告還訴稱蘋果故意將應用價格定在 99 美分、1.99 美元、2.99 美元諸如此類。
到了 2013 年底,他們訴訟的大部分要求都被聯邦地區法庭駁回,最后剩下的訴求就是蘋果壟斷應用市場,收取 30% 的傭金抬高了應用價格這一條。但法庭認為蘋果的傭金是向開發者收取,而不是向消費者,因此根據 1977 年 Illinois Brick 案例再次駁回(即間接購買服務或商品的消費者不得向服務提供商或者原制造商尋求反壟斷索賠)。
Robert Pepper 隨后向舊金山的第九巡回法庭提出上訴。后者在 2017 年撤銷了地區法庭駁回起訴的決定。第九巡回法庭的理由是,如果蘋果是分銷商的話,那么消費者應當有權提出集體訴訟索賠。2017 年 8 月,蘋果就第九巡回法庭的判決提出上訴至最高法庭,才有了今天的判決。
可以算一下,這個案例單是允許消費者直接起訴蘋果就走了多少年,之后還要走多少年。而在此之前,美國中部的第八巡回法庭曾經以 Illinois Brick 案例駁回了對美國在線票務平臺 Ticketmaster 的反壟斷訴訟,因為消費者并不是直接從 Ticketmaster 平臺買票的。
蘋果未來面臨訴訟
蘋果此前辯稱,消費者是從應用開發者那里購買應用,蘋果只是運營一個應用商店平臺,并不直接銷售,所以消費者不該起訴蘋果。和蘋果不同,谷歌雖然也有 Play 應用商店,同樣收取 30% 的傭金,但用戶可以在第三方應用商店,或者應用開發者那里直接下載和購買應用。
在 2017 年之前,蘋果的這一理由得到了法院的認可。但第九巡回法庭乃至最高法院的此次判決將對美國互聯網行業帶來深遠影響,為未來消費者直接起訴谷歌、亞馬遜等在線平臺壟斷鋪平了道路,即便消費者是從第三方賣家購買的商品或服務。
卡瓦諾在長達 14 頁的意見書中表示,“如果采納蘋果的理由,相當于給壟斷零售商提指明了方向,通過設置(消費者)與制造商或者供應商的交易,以逃避消費者的反壟斷訴訟,因此會阻礙到有效的反壟斷操作。”
那么,在最高法院開了綠燈之后,這一訴訟會怎樣走向,蘋果會被認定壟斷嗎?現在還很難說,單是訴訟過程就可能長達一到兩年。消費者需要證明蘋果應用商店提高了應用價格,損害到了他們的利益。一些應用開發者可能會提供“蘋果抬高價格”的相關證據,例如 Spotify 的 iOS 訂閱價格比官網訂閱價格高出 3 美元,正好就是蘋果收取的傭金部分。
很可能會和解了事
蘋果一直認為限制官方應用商店有效保證了 iOS 設備的安全,這也是 iPhone 最大的賣點之一。在最高法院昨日宣判之中,蘋果公開表示,堅信自己會贏得勝利,應用商店在任何意義下都不存在壟斷。
實際上,在此類反壟斷訴訟中,蘋果早已身經百戰。此前他們已經遭受了 iTunes 音樂商店、電子書定價等數起集體訴訟。2015 年,美國最高法院拒絕受理蘋果就此前電子書反壟斷訴訟提出的上訴,意味著蘋果必須接受此前法庭的不利裁決,被迫支付 4.5 億美元的賠償金。
先來看最壞的結果:如果蘋果敗訴被認定壟斷,那么可能會被迫開放應用權限,允許用戶從第三方應用商店下載應用。這樣的話,iOS 的系統基石也會隨之崩潰。不過,美國法院的判決并不會影響到其他市場,蘋果只需要在美國市場做出改變,依然可以在全球其他市場維持現狀。
當然,蘋果絕不會輕易放棄。即便訴訟敗訴,蘋果還可以提起上訴,一步步起訴到最高法院,把這個案件拖上幾年,或者支付巨額賠償達成和解。相比雙方大打耗日持久官司,和解才是最有可能的結果。
蘋果目前面臨的挑戰和麻煩不少:自身產品定價過高,但貿然降價又會影響到公司利潤率和業績;iPhone 在 5G 時代已經落在了后面,所幸與高通達成協議。不過,相比起這些挑戰來說,昨天最高法院的判決還不足以讓蘋果頭疼。至少目前還不止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苹果应用商店被判垄断?然而并没有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浙江大学发明可以秒变止血救生衣的T恤
- 下一篇: 阿里第四财季营收935亿同比增51%,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