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十六法则
這個法,據說有爭議,對不對先別說,權當了解這么個事兒 陽光十六陰天八 多云十一日幕四 烏云壓頂五點六 雪天落雨同日幕 陽光燦爛直射陽光下 ISO, T(快門), F(光圈) 100, 1/100, 16 100, 1/200, 11 100, 1/400, 8 100, 1/800, 5.6 100, 1/1600, 4 多云天氣戶外陽光下 ISO, T(快門), F(光圈) 100, 1/100, 11 100, 1/200, 8 100, 1/400, 5.6 100, 1/800, 4 100, 1/1600, 2.8 陰天戶外天光下 ISO, T(快門), F(光圈) 100, 1/100, 8 100, 1/200, 5.6 100, 1/400, 4 100, 1/800, 2.8 100, 1/1600, 2 下雨時或下雨前戶外 ISO, T(快門), F(光圈) 100, 1/100, 5.6 100, 1/200, 4 100, 1/400, 2.8 100, 1/800, 2 100, 1/1600, 1.4 快門表:1/100、1/200、1/400、1/800、1/1600、1/3200、1/6400(按一檔變化,曝光減一半) 光圈表:1、1.4、2、2.8、4、5.6、8、11、16、22(按一檔變化,曝光減一半) 盤算方式就是:當ISO不變時,快門減少一檔(即快門速度乘1/2),則光圈增添一檔 該法則要依據空氣污染和時光做調整,以艷陽16為例,在現在的冬天只能在上午九點半到下午三點半之間使用,而上午八點半到九點半要用8――11的樣子,自行試驗了。 1/15――1/30是翻拍電視的安全快門. 艷陽十六陰天八,多云十一日暮四,陰云壓頂五點六,雨天落雪同日暮,室內球場二秒足,客廳戲臺快門八。 1、陽光16法則。即在拍攝處于明媚均勻的陽光下的主體時,快門定為感光度倒數,光圈為F16為宜。以此為基準,可以估算出,在海灘用F22光圈,有云的晴天用F11等。 2、月光11,8,和5.6法則。攝影月亮的曝光組合有多種。但最為人樂于使用的是11、8和5.6組合。當快門速度為感光度倒數時,滿月用F11光圈,半月和3/4月分離用F8和F 5.6. 3、相機抖動法則。安全的快門速度是焦距的倒數。如使用50毫米的鏡頭時,如果手持拍攝,速度至少要在1/60以上為宜(當然,防抖頭不算)。如果低于此速度,請使用閃光燈,腳架,或為相機找其ta支撐物。 4、18%灰測光。用18%中灰板測光會帶來最好的后果。如果沒有灰板,可以將手掌攤開面向陽光,對手掌測光讀數,然后加一檔曝光拍攝。(不同的膚色對成果的差異幾乎連一檔都達不到。) 5、景深法則。對焦點取在整個景深的前三分之一地位可以得到最大的景深。因為焦點后的景深是焦點前的二倍。 6、數碼沖印尺寸法則。數碼照片最佳的擴印尺寸應當不超過長與寬的像素數之和除以200。如果須要影展素質的照片,請除以250。 7、曝光法則。經典的建議是:保證高光區曝光正確,低光區隨ta去。這一建議實用于反轉和數碼相機。而對負片,特殊是彩色負片,最好增曝一檔。 8、快速閃光輸出法則。在使用沒有主動輸出節制的閃光燈時,將閃光燈的感光度設為膠卷的二倍,對主體測光,機身選光圈整檔,閃光燈設同樣光圈。這種設置下,照片的暗影區會比主體的亮度低一檔。 9、閃光距離法則。距離乘2,感光度乘4。比如,qq聊天室,ni的閃光燈在感光度100時的有效距離為20英尺。如果ni須要閃光距離到達40英尺,則需要使用感光度400的膠卷。 10、像素翻番法則。要使數碼相機辨別率增倍,像素數要翻兩番。 11、動態捕捉法則:這是一個角度與速度的經驗公式。如果物體沿鏡頭的軸線活動ni能夠用(1/125)的快門捕抓下來,那么它垂直于鏡頭軸線的運動(從取景框的一邊到另外一邊的活動)能用比(1/125)高2檔的快門(1/500)捕抓下來,如果物體沿鏡頭軸線成45度活動的話,只須要進步一檔快門(1/250)就能捕抓下來 12、日落測光法則。拍攝落日時,要對落日上部測光,但取景器中不要取到太陽。如果想讓照片上的日落看上去比實際晚一小時,可在曝光補償中減1。 “陽光16法則”,不是指景致攝影中光圈用法的法則,僅僅是一個便于記憶,到達攝影請求曝光基礎正確的一個法則而已。然后用倒易律進行快門和光圈的組合以到達攝影者的構思請求。 在眾多的優良攝影作品中,很少有用F22的光圈的作品(沒有人說不可以用),用F16的光圈都很少。另外在風光攝影中,大多數人(不是全體)都不用135這樣的小型相機,至少應當是120這樣的中幅相機。 對中幅相機而言,尺度鏡頭都是80~110毫米,因此有一些特色也和小型相機不一樣。如同樣是F11的光圈,絕對孔徑是大不一樣的。光的衍射現象只對絕對孔徑而言的。 數碼相機的手動功能有沒有用,是看其能不能照出與主動功能不一樣的后果,如果都差不多,顯然是沒有用,如果差異很大,那就非常有用。ni用不用它的手動功效與手動功效有沒有用是完整不同的概念。 上面說到最佳光圈是F8,其實很多鏡頭的最佳光圈是5.6左右。同時,對于不同的攝影,用的光圈也不雷同,景致攝影一般使用F11的光圈或者更小,所以在攝影中有“陽光16法則”,也就是在陽光充分的處所,使用F16的光圈,快門速度為ISO值的導數。 陽光16法是室外暴光的估計方式,由于wo過去長期使用無測光功效的全手動機,就的用估量暴光參數,現在將wo的估量辦法介紹給大家,大家可以試一下(這個全憑經驗,多試試就控制了): 1.陽光燦爛(被攝體有顯明的影子)――F16+快門(膠卷ISO倒數) 2.薄云(被攝體有淡淡的影子)――F11+快門(膠卷ISO倒數) 3.厚云(被攝體幾乎沒有影子)――F8+快門(膠卷ISO倒數) 4.陰天――F5.6+快門(膠卷ISO倒數) 注意一下幾點: 1.以上估量值實用于春秋兩季的日出后兩小時和日落前兩小時;在夏季要縮小一檔光圈,冬季開大一檔光圈. 2.陽光下,被攝體正面受光時實用,側面受光時加一檔光圈;背面受光時加2-3檔光圈. 3.陽光下的開闊暗影處可參照陰天的暴光量 轉自豆瓣: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881573/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wanyakun/p/3403353.html
總結
- 上一篇: CentOS上使用libtld
- 下一篇: 全球骑士卡是什么卡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