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为什么折扣这么高,提价再打折是老手法
要問商品該怎么吸引顧客注意,那回答肯定是打折,最好是“打骨折”。在外賣平臺上這種伎倆也是一樣用,很多商家的商品標價打四折五折,幾十塊的紅包優惠等等,看上去十分劃算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相信很多人都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外賣平臺的商家商品標價要比實體店高一點,有些活動優惠較大的高出來的還不止一點甚至翻倍,這樣一來在打折可謂是賺足了眼球還不用損失太多,生意也會隨著變好起來。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也不難理解,現在不少商家70%的營業額都來自外賣收入,甚至有些人沒有實體店鋪直接在網上掛著外賣,而基本上每家店都會有紅包或滿減活動,借此吸引顧客拉流量。
本來外賣是為了方便賣家足不出戶就能吃到美食,還能實現一批外賣小哥就業,不過隨著平臺的發展,著眼利益的時候一切都變了味。
要知道商家入駐平臺是要交錢的,什么傭金還有稅收提成啥的,外賣平臺奈何不了消費者但是卻可以壓榨商家和外賣小哥,根據一些商家反饋發現,一些平臺會強制讓商家搞打折活動,但是平臺補貼卻遠達不到差價,這就要求商家大幅提高原商品價格,這樣才能保證不會虧本。
除了這些,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現在打包費也開始“被動手腳”,選的商品越多打包費就越多,吃一次飯光發包費就得在四五元上,但是到手后發現根本不值這個價,有時候甚至4塊的打包費和2塊的是一樣的。究其原因竟還是因為平臺參與了打折活動。
據調查,打包費確實應該只收取“餐盒、包裝袋”這些費用,但是商家為了獲得外賣平臺的流量補貼,使店鋪能有更多曝光,商家必須參加平臺的滿減活動,但現在外賣滿減力度大,平臺扣點多,如果不這樣設置收取打包費,到手后就沒多少錢了。
什么平臺監管,相關部門處罰,這種情況據了解已經存在了四五年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少去吃外賣“勤快點”,哪怕是去店里吃也能省一筆小錢還不助紂為虐。
以前吃外賣是為了方便,現在吃外賣成了冤大頭,平臺和商家雖有大量滿減優惠和返現優惠,但是這也是在提高基礎價格上做的文章。該說不說一點,法學生應該了解什么叫消費宣傳欺詐吧。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外卖为什么折扣这么高,提价再打折是老手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GRUB引导另一个主分区
- 下一篇: 第二十五章补充内容 3 ass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