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现与统一归档库
電子發現與統一歸檔庫
ZDNet存儲頻道 2011-02-07 存儲時代(編譯)Stor-age.com本文關鍵詞:電子發現 數據管理 歸檔 第01頁:電子發現數據管理的荊棘之路第02頁:統一存儲庫
電子發現過程似乎隨著訴訟的開始而產生。但事實上一個成功的電子發現過程要依賴于良好數據管理的堅實基礎,這也是為什么信息管理實際上是典型訴訟電子發現工作流程的第一階段。然而一些法律和IT專業人士卻忽視了這個基礎:在法律上,律師對企業存儲架構了解有限,對于IT人員來講,他們不了解完善的數據管理對于電子發現過程的意義。
訴訟電子發現和企業治理、風險管理和合規審查(GRC) 需要快速、準確、具有防御能力來響應電子數據的要求。然而,企業數據傳統上都位于數據孤島,迫使電子發現過程變得不確定和難以操縱。這樣糟糕的電子發現最終只能進行緩慢、有局限性和高成本的數據收集,影響密集的早期分析和文檔審查過程所需的時間。這對于那些面臨著需要快速響應電子發現請求的企業來說絕不是一個好消息。
電子發現數據管理的荊棘之路
這里的數據指的不是新創建的生產數據,而是舊的數據。新創建的動態數據很少成為電子發現立即考慮的對象。人力資源或法律部門可能了解當前需要數據保存的情況,但大多數電子發現請求都要求將舊的數據進行歸檔或備份。
數據是非結構性的,由數百個不同的應用產生并被保存在不同的位置。電子發現請 求中可能包含結構性數據,而數據庫的結構會使數據收集變得更加簡單。非結構性數據缺乏查詢結構,并對順利和及時地收集數據帶來了極為嚴重的障礙。非結構性 數據的類型包括電子郵件應用、文件系統、SharePoint和企業內容管理(ECM)應用程序等,所有這一切都來自不同的廠商。常見的存儲選擇包括 SAN、NAS、云和基于服務器的存儲以及用戶的硬盤和便攜式硬盤。然而,這些不同的存儲位置對訴訟、合規性、風險和記錄管理的搜索和恢復來說都代表了一 個數據類別的集合。
相比備份或應用服務器來說,歸檔是更好的收集源,但很多公司并不做歸檔。備份和歸檔是不同的,盡管很多公司以歸檔方式來備份。備份是為保持當前業務的連續性,而不是為復制的數據保持多年的價值。為相關數據搜索備份目錄、恢復和審查是相當低效的——更何況一些公司還有可能無法獲取舊的備份。此外,一些公司將其應用服務器存儲當作歸檔,簡單地把大量的應用數據聚集在生產服務器上。與此相反,歸檔就是為可供搜索、保持數據的安全性及可用性而設計的。
搜索歸檔數據仍舊是困難的。歸檔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很多公司仍然沒有這樣做。而做歸檔的公司又很少進行集中化歸檔,僅僅是針對電子郵件等少數關鍵應用的。他們想當然的認為電子郵件是首要的電子發現數據目標,對其歸檔是一個不錯的計劃,但文件系統和應用程序,例如SharePoint,也是存儲相關的信息,并應該有一種方法有效地從這些源收集數據。否則所有這些不同的應用、服務器、存儲設備以及數據類型給業務連續性和流程的定位和信息恢復帶來了重大挑戰。
數據保存。首先,定位和收集相關數據是困難的,對數據的保存更是難上加難。很多公司仍然認為保存就是發送電子郵件給托管人,指示他們保存好郵件。甚至當法律部門與IT人員一起保存文件、移動數據到安全的信息庫創建多個數據副本、加載網絡帶寬時可能會干擾商業應用。
網絡和個人的繁重工作量。收集和保存分散的數據給網絡帶寬和存儲資源帶來嚴重負荷。而且還嚴重影響了使用過多時間來收集和評估大量暴露數據的法律和IT人員。甚至當公司使用一些主動的電子發現工具時,例如索引,索引過程本身就是很耗時的,因此會產生連續不斷的網絡開銷。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henrypan/494147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电子发现与统一归档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全面改用HTML5+CSS3来架构
- 下一篇: 移动三国己然鼎立,普通开发者如何选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