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后的经济增长点再研究
2019獨角獸企業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師標準>>>
中國2010后的經濟增長點在哪里呢?筆者以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走市場化經濟增長的道路,保持國民經濟長期穩定增長
回顧中國剛剛過去的三十年,經濟增長的原因都是在于政府“放權讓利”。就是說,政府才是經濟增長的主體,政府用權利控制著一切資源,對一切的市場進入準則任意設立,根本不需要獲得企業家、勞動者的表決和同意。三十年中,政府把私人經濟和民營企業當作經濟增長的一種籌碼,幾次開放,幾次收縮,私企在道德、政治、法律上的獨立地位經歷三十年起落始終沒有確立起來。盡管許多經濟學家都在探討“市場化”問題,可是中國三十年的經濟增長依靠的仍然是政府行為,而不是市場調節。正像《經濟觀察報》特約評論員在《中國真的有過市場化嗎?》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樣:“政府確實基于增長目標而允許民企發展,但政府始終認為,民企不是實現增長的最優、當然更不是唯一合適的主體。作為一中工具,它的地位和價值低于國有企業。政府首先信賴自己,其次信賴自己設立并直接管理的國有企業,最不重要的是私人企業。一旦發現,國有企業似乎也蠻有效率的,政府就會迅速采取再國有化策略??本輪再國有化,就是與過去幾年國有企業很耀眼的財務數據有直接關系。”比如,煤炭行業的收和放的問題,當煤炭緊張的時候,政府就允許私人開礦,鼓勵私人煤礦的發展;一旦煤炭供應充足,政府又以保護環境、減少事故等理由關閉私人煤礦,或者把經營的比較好的煤礦國有化。所以,才會產生企業界這樣的感概:“外國企業家集聚在一起討論行業和產業的為了格局;中國的企業家聚集在一起討論最多的是政治和政府的政策問題。”眾所周知,政府在經濟增長中權利太大,很容易隨著政績的需要產生多變的經濟政策,其經濟風險是很大的,國家的經濟命脈往往就掌握在少數政府官員手里,官員的政治覺悟、經濟管理水平和表現政績的欲望等都影響著國家和地方的經濟增長。這還是計劃經濟體制的基本思路。在一個法制的市場經濟體制中,政府管理經濟應該堅持這樣的原則:經濟增長的主體是私企,經濟增長的制度框架是市場機制,在社會經濟增長的整體規劃中無論你是私人企業,還是國有企業都享受同樣的經濟政策和法律待遇,對資源的利用和經營范圍的擴展,只看是否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管是否國有企業。政府要依靠法律管理經濟,按照經濟規律辦事,而不是直接管理企業如何生產、怎么樣生產。只有這樣的宏觀經濟調控,經濟增長才可以長期穩定的進行。中國有句古話:“無為而治”,我看對于中國的政府行為而言,這是一劑良方。
二、走深化經濟改革的道路,以提高民眾的實際生活水平為終極目標
中國的GDP增長速度之快,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但是,中國老百姓的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經下降到了1978年以來的最低點,這也是事實。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統計數據,2007年中國城鄉職工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為35.1%,比韓國低9個百分點,比日本低18個百分點,比美國低23個百分點。民眾手里沒有錢,怎么能夠增加內需?因此,開發國內市場增加內需應該從提高民眾收入開始。具體措施如下:
1、對月收入在20,000元以下民眾實行免征個人所得稅政策,普遍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由此減少的稅收,可以通過增加國有企業生產規模,增加國有企業所得稅來彌補。
2、對年輕一代(80后青年人)實行初次購房補貼制度,現在房子價格高的原因主要是土地價格在上漲,而土地價格上漲得利者是政府,政府應該把這一部門收入補貼給年輕的一代中產階級。因為他們買房子大都是為了居住,而不是為投資。給他們住房補貼相當于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同時,還可以不影響房產開發商的收入,不會縮小房產開發市場的規模,不影響房產開發的經濟增長。
3、將國有企業股權直接劃撥給社會保障系統,每年按利潤增長一定比例分紅,以保障社會保障基金的增長。同時抑制了國有企業的房地產和股票炒作沖動,有利于穩定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價格。
4、開放金融、電信、能源、礦產、鐵路、教育、醫療等高利潤行業的進入門檻,給民眾更多的投資機會。國家和政府制定相關的法律,并加強執法力度,保證這些行業健康環保地發展。
5、公開地方和國家的財政收入、支出報表,最起碼應該披露GDP和民眾平均收入增長的同步性資料,以把民眾收入水平的增長速度置于民眾的監督之下。想納稅人公布稅收支用的詳細情況,確保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對等。
總之,經濟增長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而不是為了湊經濟增長的數據而增加百姓的消費。也就是說深化經濟改革的終極目標是提高民眾的實際生活水平。
三、走產業創新和整合的道路,以政治體制改革做開路先鋒
目前,擴大內需的潛力很大,主要是國內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東部和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比較快,西部和內陸省份經濟發展置后,在東西部之間展開互利貿易和產業鏈分工合作非常有潛力,有人說,中國本身的經濟容量就是一個“全球”,因為中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經濟發展不平衡,所以,市場潛力很大。而且,中國的新技術、新科技也正面臨著升級換代問題,產業結構的調整也急待解決。這一切都因為舊的政治體制似乎是困難重重。比如地方割據,落后的地方政府不愿意和沿海地區聯合,擔心失去往日的權利,就拿職業教育來說吧,有些落后的地方不愿意沿海地區的職業學院直接到他們那里招生,非要進行所謂的聯合辦學,就是,由落后的地方政府出面辦學校,沿海職業學院出教師講學,這樣以來由于落后地區的辦學條件比較差,必然影響了教育質量。一些沿海地區的工廠搬遷到內地,也在交通和原材料以及人力資源方面遇到種種阻力。總之,是當前的政府體制形成的地方割據狀態,造成了國內市場運行不暢快。地方政府把手中的權利看的重于一切,土地的使用權、重大項目的審批權等,都把握在地方官員手中,而且,這些權利已經私有化,經常被作為個人交換享樂消費的籌碼,所以腐敗問題才那么多。百姓意見最大的就是這個問題,有個別地方可以說是已經激起民憤。所以,應該以政治體制改革做開路先鋒,按照經濟規律辦事,打破地方政府之間的割據狀態,實行全國一盤棋的產業創新和整合制度或法律,地方政府的決策權利應該還給本地百姓,大的項目要投票公決,實行公開招標,發現舞弊立即嚴肅處理。這一切都要建立在法制和民主的基礎上。舍棄政治體制改革是無法完成的。將來的30年是進入知識社會的30年,那時候,知識將成為社會最關鍵的資源,知識工作者將成為主要勞動力,他們將要求一個平等自由的工作環境,他們只忠誠于人類和科學,社會的行政機構和官員應該為他們的創造性勞動服務。所以,政治體制改革將有利于中國和世界接軌。歐盟那么多國家可以統一貨幣和關稅,中國的產業整合和經濟增長就不能實行統一的調控嗎?總之,做好中國內部的市場和產業,擴大內需肯定能夠完成,這可能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里的經濟發展戰略,不能有短期行為。
?
轉載于:https://my.oschina.net/administrator/blog/7946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10后的经济增长点再研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斜颈,治疗料颈需要多大的费用
- 下一篇: 灼口综合征是什么?怎么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