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logic集群的资料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weblogic集群的资料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
博客分類:
- weblogic
oracle官方weblogic文檔:
http://docs.oracle.com/cd/E21764_01/wls.htm
原weblogic9的中文文檔(weblogic11g的很多操作與weblogic9類似):
http://edocs.weblogicfans.net/wls/docs92/index.html
這篇文章有個前提,就是你已經知道如何創建基本的domain了,并且已經有一個現成的普通domain,如果還沒有,先參考:
http://dead-knight.iteye.com/blog/1938629。
廢話不多說,既然標題說“半小時”,那么就趕緊利用這半小時來改造你的domain吧。
第一步:首先規劃你的集群,我這里規劃如下(全部在本機部署,多主機部署后面單獨寫):
| 服務器名稱 | ip地址 | 端口 |
| server1 | 127.0.0.1 | 7101 |
| server2 | 127.0.0.1 | 7102 |
第二步:按照規劃的結果,新建服務器:
登錄domain的控制臺,查看環境-》服務器,如下圖所示:
點擊“新建”按鈕,新建服務器server1,如下圖所示:
輸入規劃的服務器名稱server1,地址、監聽端口,點擊“完成”返回服務器列表頁面,如下圖所示:
繼續新建服務器server2,如下圖所示:
輸入規劃的服務器名稱server2,地址、監聽端口,點擊“完成”返回服務器列表頁面,如下圖所示:
第三步:新建集群,并添加服務器:
在控制臺選擇“集群”-》“新建”,如下圖所示:
在新建界面中,輸入集群的名稱cluster,并點擊“確定”即可,如圖所示:
新建成功,返回集群列表界面,如圖所示:
點擊列表中的cluster鏈接,打開集群配置界面,選擇“配置”-》服務器,如圖所示:
點擊“添加”按鈕,進入如圖所示頁面:
選擇服務器server1,直接點擊“完成”,返回服務器列表,如圖所示:
已經添加server1服務器,繼續添加server2:
至此,集群已經新建完畢。
第四步:新建計算機(不是必須的,但是為了方便后期維護及管理服務器,這一步還是不省了)
在控制臺選擇“計算機”-》“新建”,如下圖所示:
在新建界面中,輸入名稱machine,并點擊“下一步”即可,如圖所示:
修改“監聽地址”為127.0.0.1,其它保持不變,點擊“完成”,如圖所示:
新建成功,返回計算機列表界面,如圖所示:
點擊列表中的machine鏈接,打開計算機配置界面,選擇“配置”-》服務器,如圖所示:
點擊“添加”按鈕,進入如圖所示頁面:
選擇服務器server1,直接點擊“完成”,返回服務器列表。
繼續按照上述步驟添加server2,點擊“完成”。最后如圖所示:
至此,服務器、集群、計算機都已經配置成功,選擇“環境”-》服務器,最后結果如圖所示:
第五步:啟動節點管理器服務:
安裝節點管理器作為windows服務,雙擊執行下面的cmd程序:
D:\server\weblogic11\wlserver_10.3\server\bin\installNodeMgrSvc.cmd
執行之后,windows服務會增加weblogic的節點管理服務,如下圖所示:
可以手動啟動這個服務,啟動之后,再關閉,因為還要做簡單的配置。進入如下位置:
D:\server\weblogic11\wlserver_10.3\common\nodemanager文件夾
1)檢查domains(nodemanager.domains):
Java代碼 ?
確保domains文件中包含你的domain
2)配置hosts(nodemanager.hosts),只需要把之前配置計算機的地址添加進來即可:
Java代碼 ?
3)配置nodemanager.properties:
Java代碼 ?
主要確保:StartScriptEnabled=true、ListenAddress=127.0.0.1、StartScriptName=startWebLogic.cmd
配置完成,再啟動剛才的windows節點管理器服務。
第六步:忽略主機名驗證:
在控制臺中選擇環境-》服務器-》AdminServer-》配置-》SSL,如下圖所示:
點擊“高級”,選擇“主機名驗證”為“無”,點擊“保存”
同理,依次設置server1、server2的SSL主機名驗證為“無”
【切記:這一步完成,一定要重啟domain。因為主機名驗證,需要重啟后才生效,否則server與節點管理器之間的SSL握手不成功,節點管理器日志會報錯(節點管理器日志文件夾在D:\server\weblogic11\wlserver_10.3\common\nodemanager)】
第七步:啟動server1、server2:
由于重啟后,重新登錄控制臺,選擇環境-》服務器-》控制,如下圖所示:
選擇server1,點擊“啟動”按鈕,即向節點管理器發送啟動server1命令,節點管理器負責啟動server1.依次啟動server2,最后如下圖所示:
至此說明一個普通的domain已經改造成集群了,下面開始部署web應用。
第八步:部署應用:
如上圖所示,選擇部署-》安裝,選擇一個web應用,這里還是以springside3的mini-web為例,這里的區別是在WEB-INF下面增加了weblogic.xml文件,里面增加了session持久化類型為:replicated,即表示web應用部署到集群環境中,支持session復制,即server掛掉之后,不會跳轉到登錄頁面,配置如下:
Java代碼 ?
選擇應用之后,一直下一步,直到出現如下圖所示界面:
這一步是讓你選擇將應用部署到哪個server中。如果在集群環境中,不會把應用直接部署到AdminServer中,基本上都是選擇:集群中的所有服務器。
繼續下一步,直到完成即可。
下面訪問應用url:http://127.0.0.1:7101/mini-web-cluster,如下圖所示:
這時候以admin、admin登錄應用。沒什么好說的。
下面測試一下session復制,把server1關閉,在控制臺選擇:環境-》服務器-》控制-》server1-》關閉-》立即強制關閉。
狀態變為:SHUTDOWN
下面直接訪問server2的應用,如下圖所示:
這時候,直接把端口改為server2的7102即可,發現沒有返回登錄界面,而是登錄后的界面。說明session在集群管理下,復制成功了。
在實際環境中,會有前端的負載均衡。而不會直接在url中指定訪問某個節點。下篇介紹負載均衡及相關操作吧。
實際上,這篇只是介紹了大概的操作步驟,并沒有詳細講解其中的細節(比如:集群的地址、配置計算機的作用、節點管理器、主機名驗證等等相關概念),相關細節后面逐步介紹。雖然集群能夠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并發數,但同時也帶來維護的復雜性。所以慎重考慮……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lcword/p/6553351.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weblogic集群的资料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好医保长期医疗和防癌险区别
- 下一篇: 从机器学习谈起(机器学习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