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三大差距根源在哪里?
王沖
?
?
中西三大差距根源在哪里?
——在《差距》新書發布會上的講話
特別感謝大家,冒著這么大的雨,冒著我們車停在路上,被淹的這個危險,大家還是來了。特別感謝。有些是我的這個老師輩的,還有很多是好朋友,還有幾個朋友是不太熟,我們相信慢慢都會熟起來,我就不說那些虛的話了。我就把我的想法很真實的來給大家匯報一下。
? ?為什么寫這本書呢?其實你如果嚴格來說,這本書是兩年前開始寫的。如果用更寬松的定義呢,十年以前開始寫的。因為最早讓我敢寫東西是04年去美國采訪,那是我第二次出國,但實際上是第一次出去做這種重要采訪,而且特別有意思的是,我在拉著箱子離開家的那一天,我們那個小區的業主委員會進行投票,有3000多戶,有2000戶進行了投票,我就走之前,我就投了一票,我說看看什么結果。然后我去采訪美國大選去了。
結果采訪美國大選呢,我就(自個兒亂猜),猜誰當總統,那年還是說對了,后來連任幾屆都是猜對了。回來我就開始關心我們的小區業委會選得怎么樣了。因為大家只有選出業委會之后,才能少交點物業費啊,小區環境能好一點啊。
結果,我回來發現我們是選好了,但是去朝陽區備案的時候,就不予備案。就說你們是非法組織,為什么說非法組織呢?你選的時候官員不在場。為什么不在場呢?因為我們請他十次,他也不來。所以這就有點像他22條軍規,你選業主委員會必須得給政府備案,而且必須得有官員在場,但是又沒有什么規定他必須要來。所以我們到現在還是一個非法組織。
大家所住的小區,可能這種事兒也很多。所以那時候我就開始想,就是美國的那些制度,像托克維爾說的,做一切政治都是地方的。說誰當總統我可以不管,誰當市長我可以不管,我這個小區怎么管理,我總有發言權吧?如果這不行。那么這個背后到底是什么造成這都不行呢?從那時候開始想,但實際上那時候并沒有特別想透。我想有兩個原因。
? ?第一當時是記者,記者一定要客觀報道。應該說基本上都是別人說,那就是我努力去找別人說,可是那時候不認識章老師(章立凡先生),還有周老師(周志興先生),當時認識了,我找你們說兩句,我就登在報紙上也可以,但那時候,大家都不肯怎么說。所以我想表達的,我又自己不能表達。又沒有人替我來表達。就總有一點如梗在喉的感覺。
? ?第二呢,就說受了這么多年教育,多多少少覺得我就去了美國一次,他是不是對我進行和平演變啊?當時我不是特別的確信美國那一套是好的。這是一個開始,但是往后呢,就這種出去采訪,包括交流各種機會,就越來越多。
? ?去德國世界報,參加德國(IJP)項目,在德國待了一段時間,然后去法國、英國,包括以色列。總之就是說,邀請我出去采訪,或者工作學習的,都是這些發達國家,都比中國強,包括日本也去過好多次,那時候使勁罵日本,然后日本說,你經常罵我們,所以我一定要請你去看看。結果我去了,回來我跟他們說,我說看可以,糖衣留下,炮彈打回去。回來還是照樣罵日本。但是雖然這樣一直罵,但是你中間總有一些看到好的地方,就會留下來。
? ?2009年我就離開中青報,離開之后,中國新聞周刊的好朋友章文,說,這個時代沒有名記、名編,只有名博。就讓我寫博客。那時候我就開始寫,寫博客的時候,就是完全自己的想法,我不是給報紙上,不是給自己過濾的那個東西,把自己想的就這么寫出來了。就一直寫了這么兩年多,忽然發現東西挺多了,碰巧就認識了東方出版社的編輯李燁,我就給她,當時我覺得也不一定能看上吧。沒想到最后還是看上了,感謝啊!
? ?內容呢,就說,其實就是分六塊,木然兄幫我總結了,比我自己總結得好。他說你這個第一部分,是講中國跟日本的比較,就是主要從教育,人的素質方面,對中日之間做比較。第二部分就是在中美之間,從民主制度方面做比較。第三部分就是中國跟歐洲,從和諧社會這個角度做一個比較。第四部分,就是對從國際關系的角度,從外交的方面做了一個比較。就是說,為什么亞洲這么多國家,紛紛投靠美國了。這幾年肯定除了實力之外,有很多的價值觀方面的考量。第五部分呢,就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就是說,更平衡,就是說我們也不必太自卑,所以這部分其實就是一個另外的平衡,就是說,說了西方多么好,也不必說我們怎么差。其中有一篇我印象比較深的,我自己也比較喜歡,就是老外為什么愛北京?跟好多老外聊天,他們真覺得北京挺好的。因為他們生活在使館區,那樓也不高,空氣也挺好。四周綠樹成蔭,出去中國人對他們很友好,可能跟我們又是另外的不同的感受了。
最后一部分實際上就是我對國內問題的一些評論,比如從道德、信仰、社會這些角度,進行了一些剖析。
其實如果大家拿這說,最后一部分,我覺得最好的還是在那個最后一篇差點被出版社拿掉,但是最后還是留下來了,就寫臺灣,這個原題就是臺灣為什么行?
走過這么多地方,包括看了中國的現狀,大家難免就會悲觀,我自己也比較悲觀。但是去了臺灣之后,我的想法確實改變了。我覺得不要說什么國民性,也別說中國傳統不好。也別說中國人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你想臺灣怎么做到的?你去臺灣,大家都那么和善,跟你那么友好,而且對政治那么關心。而又不是陷入那種暴民的狀態,就是說,臺灣能做到的,我覺得我們大陸也都能做到。所以說,最后一篇還是主要跟大家說,別太悲觀。其實我們前途還是光明的。
最后我說一下中外差距到底在哪兒。
我覺得首先就是人的差距。比如說二戰以后,日本也被炸得很慘,德國也被炸得很慘。也就是說,實際上日本德國本土的受損程度不亞于中國。那么為什么戰后迅速他們實現了崛起。日本在64年東京就舉辦了奧運會。其實是人的因素,他受過高等教育、有創造力、拼命提升工作的那些人還在。所以只要他把目標從那種軍國主義轉向生產,把他的武士道精神轉化到生產、發明創造領域,他就會迅速的崛起。這是我第一層面的意思。
第二個是制度因素,只有民主法治,才能保證人的創造力;只有保護私有財產,大家才愿意努力創造財富;只有保證言論自由,大家才可以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才可能出現喬布斯那樣的人。
第三個層面,是信仰和道德問題。現在中國大陸最缺什么啊?我覺得還是缺的信仰以及道德方面一個基本的對自己的約束。我記得前幾天,國家把不回家看看立法。我覺得這個就是典型的把道德范疇的解決的事情給放到法律的范疇解決。就是說法律本身該做的事情沒做好,然后它去管道德的事兒。實際上道德領域的范疇是法律永遠解決不了的。就像兩年以前有一個法律規定,說親生父母賣孩子也違法。我當時看了直接就暈掉了,就是說,第一,親生父母怎么會可能賣自己的孩子?第二,如果一個社會連親生父母都去賣孩子,拿他們去交易,那么你靠立法,能不能解決這種荒謬的事兒?
顯然,不能。
所有這些問題,最后怎么解決呢?有朋友說,你這次寫這本《差距》,下次你再寫本書叫《改進》,就是怎么改進。就是怎么改進這挺難的。我覺得從根本上是教育,教育,就是說回歸到人的本身,不是這個主義那個主義。
其實,小學五年級之前,不隨地吐痰,不闖紅綠燈,這基本的教育這東西該完成了。可是我們現在把這些小學的教育弄到大學去做。還有就是啟蒙。啟蒙實際上就是讓人,真正的是人,你像西方為什么發展到現在的能崛起啊?他就是那種,對神的崇拜轉化到對人的崇拜。現在我覺得我們社會,充斥著(五毛)觀念,充斥著大象在前進的路上踩死一只螞蟻算什么事兒的想法。我覺得這個還是教育本身,它該做的事情沒能做到。
當然大家也會說,在目前這個制度上,能恢復這個人本的這種教育嗎?可能很困難吧。不過我覺得大家都呼吁,盡量從自己的角度多做點事兒。還是會有效果的。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chenzhonghua021/p/3348112.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西三大差距根源在哪里?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hdu 4768 Flyer 二分
- 下一篇: poj 1106 Transm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