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场编码的个人理解
一、概述
原始視頻幀(最原始的視頻數據)根據編碼的需要,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掃描產生兩種視頻幀:連續或隔行視頻幀,隔行視頻幀包括頂場和底場,連續(遂行)掃描的視頻幀與隔行掃描視頻幀有著不同的特性和編碼特征,產生了所謂的幀編碼和場編碼。一般情況下,遂行幀進行幀編碼,隔行幀可在幀編碼和場編碼間選取。
幀、場的 臨近行相關性并不相同。 幀的臨近行相關性強,實踐相關性弱,因為某行的臨近行(下一行)要一場掃描完才能被掃描,因此在壓縮靜止圖像或運動量不大的圖像時采用幀編碼方式。場的臨近行時間相關性強,空間相關性差,因為場的一行掃描完畢,接著對場中下一行掃描,因此對運動量大的圖像采用場編碼方式,實際的視頻圖像有快有慢,有粗有細,應根據這個標準自適應選擇幀/場編碼方式。
?
?
在幀編碼中,參考為幀圖像,采用幀運動補償,兩個場是聯合編碼,;在場編碼中,參考為場圖像,兩個場是分別編碼,采用場運動補償。
二、視頻序列幀、場編碼方式
1.固定幀編碼(全幀)----視頻序列的全部幀始終采用幀編碼方式。
2.固定場編碼(全場)
視頻序列中幀被分成兩個場獨立編碼。編碼規則:
1.???????I幀可編碼成兩個I場或一個I場和一個P場,即II、IP.
2.???????P幀可編碼成兩個P場或一個P場和一個B場,即PP、PB.
3.???????B幀可編碼成兩個B場,即BB.
3.圖像級幀、場自適應編碼?(PAFF)
視頻序列能被編碼成一個幀或兩個場,自適應選擇原則是根據采用該種編碼方式的每一幀的RD值。
4.宏塊級幀、場自適應(MBAFF)
???????為了進一步提高編碼效率,采用了宏塊級幀場自適應.,宏塊級采用了宏塊對(MBP)為基本編碼單元(如圖2所示)
?
?
???????H.264采用的MBAFF方案:
?
在圖像中運動比較大的地方采用場編碼,運動比較小的地方采用幀編碼,編碼順序例子如下: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yinxiangpei/articles/2824561.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帧、场编码的个人理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转)逻辑地址,线性地址,物理地址的差别
- 下一篇: topcoder-SRM565-di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