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吹一下集结号~
有誰知道Chandler的?這個軟件見這里:http://chandlerproject.org/。用于任務、便簽、事件等管理,俗稱PIM【1】。它的條目可以無限定義分類;可以組成那種比如夫妻之間即獨立又共享的日歷;據說有一個讓開發者可以擴展的架構【2】。
這個軟件曾經花掉了好幾百萬美元、動用了幾十個程序員(包括Mac團隊、Netscape團隊、Exchange團隊中的一些主力成員),到現在為止已經花了5年時間了。它是由Lotus的作者投資并帶領的項目【3】,《夢斷代碼》一書詳細形容了開發這個項目時前前后后的可怕經歷。
我記得“紙毛巾”還是哪位老兄曾經提到過《夢斷代碼》是比較好的廁所讀物,就買回來了。此書讓我感同身受;雖然讓我摔跟頭的目標不是這類軟件,團隊規模也還要小得多。但是我畢竟不是一個技術作家,也不甘心當一個拿別人的故事比照自己然后呻吟的讀者。也許就像《夢斷代碼》一書的作者所說,咱們技術人員都有樂觀的天性。我的看法如下:
1. 書中描述的此項目存在的種種問題,我本人在過去2年中碰到的相同問題,實際上都是可以避免的。
2. 雖然這個項目的參與者很多曾經是很杰出的程序員,不過我仍然認為他們做了很多不明智的決定。
3. 他們之所以耽誤了大量時間,很大程度上是缺乏一到兩個真正的強有力的聲音主導整個過程。
我寫這篇文章,并推上首頁,不是為了來篇讀后感。我想請問大家、dudu和廣大好事者,有沒有興趣重造這個程序?雖然我個人感覺它干不掉Outlook,但是確實有一些小地方不錯。但這不是它對我們的價值。要么就不玩,要玩就玩大的。這個項目,能提供給我們的東西是:
由于Chandler這個項目,按照《夢斷代碼》的作者所說,“即便不是含著銀匙出生也是鍍銀的”;同時,它本身的經歷,因為被作家放大了,也有一定的知名度,Clone這個項目,并在世界范圍內炒作這個Clone行為,將會有助于提高參與這個項目的第三世界NVP【4】在世界范圍內的社會價值。
其次有兩點:首先,這個項目本身的實現過程,能幫助我們學習很多東西,并且得到很多的中間成果,可以用到我們自己的工作中去;其次,實際上雖然我個人和周圍的人很少使用這種軟件,但是在國外,這種軟件還是有相當的市場。
就后面一點來說,如果真做這個競爭對手恐怕不會是Chandler,而是估計會存在很多更好的類似軟件。但是我認為運作得好,總有人會使用我們的,就像Chandler現在也有用戶;就這個題材而言,甚至我們也能碰到某個天使拿錢砸咱們兩下也不一定。
說實話,它管理信息的理念和我的想法出奇的一致,這是我個人感興趣的前提;同時它最初的共享功能,本來打算用P2P實現,最終痛苦的折中了。Chandler本身客戶端【5】是使用C++和Python造就的,服務器端【6】是由Java實現的;它應該是使用了BerkeleyDB作為數據底層,并使用Lucene作為全文檢索引擎。
我個人的想法是,Web版、客戶端版,使用.NET或者其它的技術方案,包括如果仍舊使用客戶端是否真的實現P2P去中心化的共享,任何一種方案都是可行的。關鍵要做這件事并達成種種目的(見后面),要保證:
1. 保留一切Chandler的特色,包括他們已實現和未實現的;避開其它類似軟件的強項,強化某個相對空白的市場需求。
2. 細節設計和實現,包括界面與用戶的交互、整體的執行效率,要(我個人認為可以大大的)超過這個軟件。
3. 開發要順利、速度要快,要和Chandler團隊形成鮮明的對比(尤其是在很多事情他們已經幫后來者確定了的情況下)。
有了這三點,我們可以把這個行動搭建成一個還不錯的舞臺,展示一下自我。成仁了,從學習和鍛煉的角度來看,說不準受益都比損失的時間大;成功了,也許那些月薪五位數(還是美金)的希望、某些人當美國公民的渴望、成為公認的專家一字千斤的愿望,甚至向全世界證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偉大情操,在可接受的時間內都是有可能的。【8】
嗯嗯,也許我太做夢了,也許這真的是一條鯉魚跳龍門的路子【7】,誰知道呢?抄襲Facebook,我們永遠不可能成功;但是對于Chandler這種情況,經過精心盤算,也許是很現實的。如果響應的人多,我會把這個事情的啟動當作一個我工作中較為主要的事情來處理。初步的,我設想:
1. 加入這個項目的人,必須有強烈的動機(無論是練手、還是我上面說的那些愿景)。
2. 在未來一年內至少有穩定的時間可以貢獻。
3. 必須有至少不至于拖后腿的能力。
4. 有否定你的方案(這次練手是實踐不是實驗),你也能甘之如飴的氣度。
5. 無論是決策、還是角色,受社區監督。
6. 有一個適于當頭兒的人;他出現了以后,臨時的主持人(最初就是我了)退位。
7. 初步估計,核心團隊的成員不能超過7個,能相互見面交流的地區優先。
在這里吼一嗓子,感興趣的可以留言;有反對意見的,比如這種程序爛大街了現在做已經來不及了等等也請不吝提醒一下。
注釋:
1. 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r?個人信息管理?
2. 我沒有研究,只是知道它很早期版本就可以把來自Flickr和其它地方的不同種類數據,揉合到一起。
3. 此人還拯救了當年沒人要的Mozilla,投資了奧雷茲同學的Groovy。
4. Not Valuable Person,相比此項目的人員名單來說。
5. 界面部分很垃圾,一些細節跟不上時代,效率也非常的低。
6. 如果使用共享功能的話要用到,我還沒有測試。
7. 無論其它懂行的人怎么看,事實上我相信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和自己的團隊能做好這個項目。但實際上這種“我能”和“著名團隊的著名失敗”,可以看作一個撈偏門的機會。
8. 雖然有些調侃,但絕沒有在價值觀上否定誰的意思哈。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guaiguai/archive/2009/01/23/1380220.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小小的吹一下集结号~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困恼的mappedBy
- 下一篇: 使用jQuery for A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