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白皮书十大观点发布!科大讯飞市占率国内第一
【新智元導讀】上周日,「2020中國語音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語音產業聯盟年會」在天津召開,會上重磅發布了《中國智能語音產業發展白皮書》之十大觀點摘要,為我們全面展示了語音行業的現狀和未來。
還記得去年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的那場「雙馬」對話嗎?
馬云和埃隆·馬斯克激辯人工智能,一個更偏向相信人類,一個認為機器遠比人類聰明。
孰對孰錯、哪個站上風需要交給時間檢驗,但有趣的是:這場英文對話進行時,他們身后的大屏幕顯示AI正在為他們進行實時語音識別與中英翻譯。
哪怕成了被討論的主角,AI依然有條不紊地運轉著。
這項技術正是由科大訊飛全程參與提供。AI是否會取代人類仍是未知,但AI是否實現落地應用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
12月27日下午,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2020中國語音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語音產業聯盟年會」在天津濱海召開,來自政、產、學、研、用等各方代表百余人齊聚一堂,圍繞智能語音科技產業熱點,共同謀劃語音產業發展大計,助力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
中國語音產業聯盟旨在進一步整合產業資源,構建健康的產業生態體系,推進語音及語言產業的快速發展。在中美科技競爭背景下,中國智能語音企業堅持源頭技術創新、技術自主可控,有效防止“卡脖子”風險。
會上,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智能語音產業發展白皮書》之十大觀點摘要,為我們全面展示了語音行業的現狀和未來。
《白皮書》十大觀點重磅發布!科大訊飛市占率穩居國內第一
《白皮書》之十大觀點摘要指出,全球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方興未艾,進入規模化發展并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在深度學習、云計算、大數據和5G等四大基礎技術的加持下,智能語音技術及應用不斷向人工智能產業延伸。
圖:2014-2019年全球智能語音產業規模和增長率
據預測,2020年全球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超過200億美元,谷歌、蘋果、微軟、科大訊飛等頭部企業占有80%以上市場份額。全球智能語音頭部企業優勢明顯,持續發力產業生態構建,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圖:2018-2019年全球智能語音市場份額
谷歌、微軟和蘋果的智能語音技術大多體現在其語音助手等C端消費產品上,而訊飛則是深入教育、醫療、家庭、辦公等各大應用場景之中。
據IDC報告預計,在語音語義市場,科大訊飛市場占有率穩居國內第一,而后是百度、阿里云、思必馳等。
來源:IDC中國,2020
同時,據艾媒咨詢《2020年上半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專題研究報告》顯示,在智能語音賽道,科大訊飛的綜合實力和成長能力遠超同行業競爭者,獨占第一梯隊。
圖:中國智能語音產業梯隊,來源:艾媒咨詢
可以看出,無論從市占率還是綜合實力,科大訊飛都占據國內語音市場龍頭地位,第二梯隊的企業與之還有較大差距。
智能語音的「平臺+賽道」兩極放大效應凸顯,圍繞行業場景與個人場景加速落地。「漣漪效應」使得當前智能語音行業落地從剛需場景的典型案例走向規模應用,已在教育、醫療、政務、金融、運營商、司法等領域深度落地融合;個人場景重點圍繞家庭、汽車、辦公等場景展開,消費者智能語音產品不斷涌現且頻獲市場認可。
同時,我國的智能語音應用催生了新消費、新應用、新市場。特別是新冠疫情爆發后,智醫助理、電話隨訪、空中課堂、虛擬會議、虛擬主播等智能語音應用助力疫情防控,催生新的藍海市場。
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智能語音技術及產業化程度相對成熟,智能語音技術創新力度加大,語義理解技術取得較大突破。
今年NLP圈的一件大事就是GPT-3的發布,其1750億的參數量引發了巨大轟動。要知道,人的大腦也才只有860億個神經元,這一突破,使得很多人認為距離摘下NLP這顆人工智能的「掌上明珠」又近了一步。
白皮書也指出,人工智能下一步發展的關鍵創新點在小樣本學習、動態自適應、遷移學習、離線計算與情感計算等,人機耦合將是技術長期發展趨勢。
在新基建大戰略下,智能語音交互將成為萬物互聯時代的人機交互入口和新型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對國家發展打造競爭新優勢、注入增長新動能意義重大。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智能語音技術及產品是解決人類交流的剛需。
要解決「卡脖子」難題,更要做「有溫度」的黑科技
去年10月8日,據美國商務部官方網站公布的信息顯示,科大訊飛等多家中國企業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后,美國政府即可根據《出口管理條例》限制對這些機構出口、進口或轉口。
科大訊飛則是名單中首個沒有因此而停牌的上市公司,當天股價下跌后第二天就漲了回來。
過硬的技術實力,是科大訊飛腰板挺直的真正原因。
在會上,中國語音產業聯盟理事長、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還進一步強調了智能語音的戰略地位:
「萬物互聯時代,語音是核心技術的必爭之地,也是防止卡脖子的關鍵技術。」
同時,劉慶峰提出2020年語音行業發展呈現的三個變化:
1.應用場景從移動互聯網進入萬物互聯的特征越來越明顯,語音正日益成為萬物互聯的入口;
2.隨著行業應用落地的深入,語音技術和認知智能的結合越來越緊密;
3.社會剛需引導下,多語言技術發展越來越快。
語音技術和產品的規模化落地絕非易事,大規模的生產和使用具有相當大的挑戰性,但2020年的疫情給了科大訊飛一個檢驗自身實力的機會。
科大訊飛的「智醫助理」已通過國家執業醫師綜合筆試,并超過了96.3%的考生,能夠快速掌握新冠肺炎知識。疫情期間,在國家衛健委指導下,訊飛通過人工智能對200萬名基層醫生做了培訓,節省醫護人員大量寶貴時間。
在武漢封城期間,通過訊飛的語音技術,一個機器可以給成百上千個家庭打電話,6小時即可完成100萬人的電話訪問。電話訪問結束之后還可以自動生成統計報表。在全國推廣后,共完成了5900萬次的訪問和統計,極大地節省了隨訪時間。
如果說今年的疫情是全球共同面臨的難題,那么即將到來的老齡化社會就是我國即將面臨的考驗。
近日,工信部印發了《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方案》,該方案提出,開展互聯網主要行業網站及老年人、殘疾人常用移動互聯網應用(APP)的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
在天津,訊飛就在嘗試打造一個「有溫度」的城市。
利用語音技術,AI系統還可以調取水電煤氣信息,若獨居老人的用水用電信息有所異常,系統就會主動撥打電話進行問候;若無人接聽,系統則會通知家屬或社區,極大地提高了社會效率。
在今年的1024開發者節上,訊飛開放平臺上有1000多個團隊,專門為聾啞人和盲人開發應用,這些應用每天有5000萬人在調用,其中有不少聾人和盲人還成了創業英雄。
這背后所有的一切,背后都依靠的是科大訊飛多年的技術沉淀。
此前,劉慶峰就曾表示:AI應用紅利兌現的基礎,就是突破AI核心技術鴻溝。擁有21年歷史的科大訊飛在國際上不斷取得技術突破:
在兩年一次的國際多通道語音分離和識別大賽(CHiME)中,科大訊飛聯合中科大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USTC-NELSLIP)在給定說話人邊界的多通道語音識別兩個參賽任務上奪冠。
自2016年以來,科大訊飛第三次參加這項國際競賽并連續奪冠,語音識別錯誤率從CHiME-5的46.1%降至現在的30.5%。
在全球聲紋識別(VoxSRC)大賽公開刷榜階段,科大訊飛還刷新了世界紀錄。DCASE比賽任務3也拿到了全球第一,對應的產品「工業聽診器」也已經上線,能為企業節省成本,助力工業智能化升級。
雖然通用人工智能才剛剛開始起步,機器的常識推理甚至還沒有達到孩童的水平。但只要在專業領域有足夠的數據,未來通過語音系統來大幅改善生活質量提升效率,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
語音的技術和應用事關產業未來,語音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生態建設。
劉慶峰強調說:「唯有開放才能生生不息,生態繁榮決定產業繁榮」。過去一年中,訊飛開放平臺實現超50萬增長,開發者總量達169萬。其中天津「北方聲谷」自2018年5月開園至今,開發者團隊已達2.3萬,增長約3.3倍。
正如劉慶峰所說:
「中文語音要由中國人做到世界最好,中文語音產業要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上。」
相信一批批人工智能企業在協同聯動和創新驅動中,將為全球化下的「中國策」貢獻更多AI智慧,用智能語音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用人工智能講好中國故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白皮书十大观点发布!科大讯飞市占率国内第一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百度输入法发布AI版本10.0,重磅推出
- 下一篇: 我国将于今年春季发射空间站核心舱 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