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健康码”遭遇尴尬:隐私保护最大化 疫情追踪基本无效
騰訊新聞《潛望》 紀振宇 12月14日發自硅谷
美國人口最大的州加利福尼亞州,上周終于宣布向州內居民開放基于蘋果和谷歌智能手機系統的新冠病毒追蹤通知功能。這距離蘋果和谷歌宣布開發這一功能已經過去了近8個月之久。
從之前一些發布病毒追蹤功能的州的情況來看,該功能所發揮的作用也微乎其微,加州州長也表示,并不指望能有數百萬加州居民使用這一功能。
通過用戶的智能手機,追蹤病毒的傳播路徑,并及時通知到曾暴露在這一風險下的人,這一用科技手段來應對疫情傳播的美好愿景,在美國卻并沒有能夠在現實中得以較好地實現。
蘋果和谷歌在開發這一功能時,將用戶隱私保護放在了首位,在這一前提不受到任何妥協的前提下,再去實現所謂的病毒追蹤和通知功能,最終結果就是,盡管從產品本身來看,既保證了用戶隱私保護的最大化,又實現了病毒追蹤和通知的功能,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過于依賴于用戶主動行為的觸發,包括主動啟動通知、主動上報確診信息,授權信息共享等,以及并不收集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再加上許多用戶對于科技巨頭任何可能采集用戶數據行為的“天然不信任”,導致該應用想要實現的“病毒追蹤和通知”功能,基本上難以實現。
隱私保護第一位
今年4月,就在新冠疫情開始在全美范圍內肆虐之際,兩大科技巨頭蘋果和谷歌聯合宣布了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它們計劃運用智能手機的藍牙技術,通過對病毒傳播的追蹤,幫助政府和醫療機構更好地減少病毒的傳播。
最初對于該技術的表述是,將開放應用程序接口(API)和操作系統層的技術以輔助接觸追蹤技術的相關應用,換句話說,作為智能手機底層操作系統的提供方,蘋果和谷歌最初是希望打造一個底層技術平臺,由各州或各個醫療機構在此基礎上,自行開發用于新冠病毒傳播追蹤的具體應用。
然而在接下來的實施過程中,蘋果和谷歌發現,將應用開發交到具體政府和機構手上的做法并不現實,在正式推出這一框架4個月后,盡管美國有25個州表示正在探索相關的應用程序開發,但真正上線的僅有6個,無法上線的很大原因是,州政府或相關機構不具備在短期內開發相關應用的能力。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蘋果和谷歌在9月份宣布,將這一系統進行簡化,推出“新冠病毒暴露通知”這一系統,內置在蘋果iOS和谷歌安卓系統內,各個州只需要載入各自的配置文件,加入這一系統,所在州的蘋果用戶僅需在設置中打開這一通知功能,安卓用戶僅需下載一個相關應用,便能夠實現病毒追蹤通知的功能。
與此同時,該應用的通知范圍也不局限于州內,凡是加入這一系統的州內居民在旅行到其他州時,也能夠獲得相應的通知。
盡管將這一系統進行了簡化,但蘋果和谷歌最初所承諾的保護用戶隱私的初衷沒有半點動搖。
蘋果在官方公布的系統配置文件中便明確寫道:保護用戶的隱私是設計具體功能的最關鍵的要求,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通知的藍牙功能不使用位置信息來偵測,而是嚴格使用藍牙的近場信號發射來偵測。
二、用戶的數字標識每15分鐘改變一次,并需要暫時性暴露代碼(Temporary Exposure Key)來關聯,這一功能減少了在發布標識時的隱私丟失。
三、從其他設備獲取的數字標識僅在設備上運行(不上傳至云端)
四、用戶自主決定是否對暴露通知進行信息反饋
五、如果確診新冠,必須經過用戶本人的同意才能將診斷代碼發送至服務器
六、用戶對于他們參與到暴露通知中有完全透明的知情權
疫情追蹤基本無效
盡管蘋果和谷歌在新冠疫情追蹤系統的設計上,兌現了它們的承諾,在隱私保護上幾乎無懈可擊,甚至可以說,為了保護每一個用戶的隱私,蘋果和谷歌開發的這套系統,甚至偏離了實現病毒追蹤的初衷,讓所謂的追蹤疫情和通知功能形同虛設。
在用科技手段對疫情進行跟蹤和通知方面,幾乎沒有比蘋果和谷歌更適合做這件事情的公司了,因為這兩家科技巨頭各自旗下的智能手機系統iOS和安卓幾乎覆蓋了目前使用智能手機的全部人群。但從蘋果和谷歌自身角度來看,做這件事情的敏感之處在于:收集用戶數據和用戶隱私,這幾乎是硅谷科技巨頭近年來最讓它們神經緊張、最不敢輕易觸碰的紅線,來自監管層的嚴密監控和公眾輿論的監督,讓這兩家科技巨頭在進行相關的應用開發時,不得不打“安全牌”:哪怕犧牲的是產品實際的功能效用,也絲毫不能妥協地要將“用戶隱私保護”放在首位,無論是從產品開發最初的底層設計邏輯,還是產品開發和上線過程中可能碰到的一些具體問題,都是以解決用戶關于隱私保護的顧慮作為第一位的。
結果就是,蘋果和谷歌將隱私保護做到了極致,但是卻偏離這款產品想要實現的功能太遠了。
要實現該系統的追蹤功能,首先需要大規模數量的人群能夠加入到這一通知系統中來,這取決于每一個用戶所在的州是否已經開通了這一功能。目前美國僅有19個州接入了這一功能,從今年4月份蘋果與谷歌宣布合作開發追蹤新冠病毒的通知系統,到如今大半年過去,盡管該系統在5月20日便發布,但目前為止并沒有真正大規模被普通用戶使用,美國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亞州,也僅僅在本周剛剛上線了這一功能,從前期已經開通這一功能的州來看,參與人數寥寥無幾。
此外,該功能還完全依賴于每一個用戶的自主行為,即主動上報自己的信息的意愿,在被確診新冠后,需要用戶自主在系統中上報,同時在近期與該用戶有過密切接觸,并且個人手機也開通了這一通知功能的用戶,才會收到相應的通知。
由于這一套系統并不追蹤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因此即便是用戶主動上報了確診信息,其經過的地方,接觸過的人,如果沒有開通相應的通知功能,也完全無法知曉自己曾經暴露在新冠病毒風險之下。
加州州長紐森在該州的追蹤應用上線時曾表示,他并不指望數百萬人下載應用并使用這個功能,但他希望人們能讓其成為一個減輕新冠病毒傳播的有力工具。
在加州之前加入該功能的美國各州的情況來看,目前加入這一功能的用戶人數依然少之又少。
即便蘋果和谷歌、以及各州政府在宣傳這一追蹤功能時,肺經口舌,多次強調并不是收集用戶數據,也不會泄露用戶的隱私,但對于很多用戶來說,依然保持著高度的警覺和懷疑,這也是造成實際參與人數很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了幫助減少疫情傳播,科技巨頭利用自身的技術和用戶優勢,所做出的努力和愿望是好的,但是在“隱私保護”這根紅線之內,要在現實操作層面完成理想上的疫情追蹤和通知功能,即便對于蘋果和谷歌這樣的科技巨頭來說,基本上都是一樁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美国版“健康码”遭遇尴尬:隐私保护最大化 疫情追踪基本无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RM常用的调试方式与ARM培训班常见的
- 下一篇: 加拿大留学|电气工程/计算机工程/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