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取件遭小学生破解,丰巢智能柜紧急下线相关功能
作者丨陳思
1
一張照片騙過人臉識別
自 2018 年開始,豐巢就已經在智能快遞柜的寄件核身中批量應用人臉識別技術,如今,這項功能也應用到消費者取件環節,刷臉取件成為了不少“剁手黨”取快遞的新方式。
隨著人臉識別取件的進一步推廣,用戶使用量逐漸增多的同時,對數據安全的考量成為諸多消費者關注的重點。有消費者表示,對于“刷臉取件”這樣的新鮮事物,自己愿意去嘗試,但出于隱私保護,還是會對錄入人臉信息持猶豫態度。
近日發生的一件事,讓刷臉取件的安全性再次受到了質疑。
據報道,位于浙江嘉興秀洲區的上外秀洲外國語學校 402 班科學小隊經過試驗,僅用一張照片就騙過了人臉識別貨柜。測試者測試后發現,A4 紙大小的彩色大頭照可以正常打開豐巢柜,用長焦遠遠的“偷拍”的 A4 大小彩色照片也能正常打開。
對此,10 月 15 日豐巢智能柜官方表示:
關于近期收到的“刷臉”問題的反饋,我司第一時間核實溝通,因當前為試運營 beta 版本在進行小范圍測試,收到部分用戶反饋識別問題,現已下線,預計將在功能完善之后再考慮上線。感謝大家對豐巢的關注與支持。
由于技術原因,現階段用于普通公眾人臉識別的精準度還無法達到 100%,識別出現誤差的情況客觀上的確存在,但是隨著技術發展的不斷推進和探索,精準度會持續向“萬無一失”靠攏。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人臉識別技術由于要搜集用戶的面部特征等相關數據,關系到用戶個人隱私安全,如何保障數據規范使用、無外泄風險,需要相關企業從技術層面著手,未雨綢繆,做好保障和防范措施。
2
人臉識別仍有風險
人工智能如近早已不是觸不可及的未來科技,它早已滲透進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人臉識別更是應用廣泛,比如手機解鎖就是最常用的場景之一。
2017 年蘋果推出了 iPhone X,并內置了一項名為 Face ID 的人臉識別功能,并表示為了防止出現照片解鎖等情況的發生,蘋果專門采用了 3D 掃描認證的方式。可是就在手機發布會后不久,Face ID 就出事兒了,一對母子拍下了一段視頻,證明兒子可以輕松刷臉解鎖母親的手機。
不知道是因為長得實在太像,還是技術不夠成熟,發生這樣的事情,很難不讓用戶對這一功能的安全性產生質疑。
隨著更多有關人臉識別安全性的問題出現,今年 5 月,美國舊金山通過了“停止秘密監視條例”,成為了全球首個全面禁用人臉識別的城市,一些參與其中的成員表示:
面部識別技術在公共場所的使用方式可能特別具有侵入性,這是對遵紀守法的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監控。人臉識別技術的使用缺乏透明度,如果沒有得到公眾的信任,使用人臉識別所帶來的公共安全利益將得不到保障,這是一個切實存在的風險。對圍繞人臉識別技術的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做出強有力的回應,對于贏得這種信任至關重要。
如今,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里都遍布著攝像頭,行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時候已經悄悄被錄下了面部信息,至于這些數據會被用在什么地方?恐怕沒幾個人真的知道。如何在技術發展的過程中,保證使用者的隱私安全,這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問題。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刷脸取件遭小学生破解,丰巢智能柜紧急下线相关功能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使用 TensorFlow 的公司
- 下一篇: 蒙面也能识别?俄罗斯开发新技术,伪装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