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虽好,却存在一个不可回避的硬伤!
春節以來,最火的不是開市大吉的豬年股市,而是曾經的戰狼英雄吳京參與投資拍攝的首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
數字哥是一個從小看《奧秘》、《飛碟探索》和《科幻世界》長大的骨灰級科幻迷,同時還該片原著兼監制劉慈欣的腦殘粉,大年初一便急不可耐地觀賞了這部影片。
觀影之后,數字哥心中百味雜陳。作為首部國產科幻大片,該片的整體質量無疑是優異的,如果以5星為滿分的話,我覺得特效與音樂都可以打到4.5分,達到了好萊塢同級大片的水準,屬于國內開創時代的作品。但是,讓數字哥如鯁在喉的是它的劇情存在一個嚴重的硬傷,仿佛令人吞了一只蒼蠅,惡心之余不吐不快。
但是數字哥卻什么都沒有說,因為我很清楚這部影片在中國科幻史上和電影史上的份量,必將同《戰狼2》一樣成為里程碑式的作品,如果此時發出另類的聲音,明擺著會給人謾罵甚至人肉,乃智者所不為也。因此,當朋友強烈向我推薦這部影片時,我總是淡淡的回復:“已看過了,拍得很好。”其他不置一言。
果然,影片上映數日后火爆異常,不但豪奪國內春節票房冠軍,甚至連制片人一開始未曾考慮的海外市場也捷報連連,一票難求,新聞聯播等官方媒體相繼報道,甚至于人民日報也發表了難得的署名鐘聲的影評。很顯然,《流浪地球》已經成為了一部有口皆碑的現象級影片。
然而,隨著熱度的持續,觀影者的日益眾多,漸漸的一些同數字哥一樣有著獨立思考意識的人們開始逐漸發出不同的聲音,指出這部影片在一些方面其實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優秀。不過,大多數人還是處在就事論事的階段,并沒有直指影片中那個無法被回避的最大硬傷。
數字哥絕非網上的那些杠精噴子,不會去扯什么重聚變行星發動機不足以牽引地球進行宇宙航行,點燃木星不會推離地球反而會令地球瞬間氣化,地下城黑老大玩著100年前的8位機FC游戲等問題,因為對于科幻電影,我們必須首先尊重影片的基礎設定,設定既為合理,否則的話有史以來的一切科幻作品豈不都可以被噴成垃圾?
影片的設定背景是:在不遠的未來,太陽急劇衰老膨脹,即將成為一顆“紅巨星”,地球面臨著被太陽吞沒的滅頂之災,因此人類制定了一個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流浪地球計劃。
計劃分為5個階段。第一,剎車階段,人類利用重聚變技術,在地球建造上萬個行星發動機,依靠發動機的強大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轉;第二,逃逸階段,將新型發動機開至最大,全力以赴使地球脫離太陽系;第三,前流浪階段,人類利用太陽和木星完成最后的加速,朝著半人馬座比鄰星進發;第四,后流浪階段,地球脫離太陽系之后,耗費2500年的時間抵達比鄰星;第五,新太陽時代,地球進行500年降速進入比鄰星軌道,成為比鄰星的一顆衛星。
同時,人類傾全球之力建造了領航者號空間站,與地球同步飛行,領航護航。
而影片中吳京所扮演的主角劉培強,就是第1代登上領航者號空間站的宇航員,中校軍銜,影片劇情發生時他已登上空間站服役17年,剛剛正式辦理了退役手續。
故事發生時,地球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地球聯合政府,而領航者空間站則由一臺名叫莫斯的超級人工智能進行管理。此時地球恰好處于劃過木星的階段,卻意外遭遇木星引力突增,吸引地球向木星撞去。
超級人工智能莫斯在一秒鐘內計算出木星的引力遠遠大于地球上所有行星發動機動力之和,地球逃脫毀滅厄運的概率為0,于是按照最初制定流浪地球計劃時的相關預案,對地球聯合政府進行了匯報,并取得了地球聯合政府的最高授權,終止流浪地球計劃,果斷放棄地球,同時啟動火種計劃,由領航者空間站搭載30萬人類受精卵、地球全物種基因圖譜和足夠燃料逃離木星,尋找新的星球,為人類文明留下最后的火種。
但是,劉培強等空間站上的宇航員們并不知道真相,他們認為是超級智能莫斯放棄地球叛逃,于是強制解除休眠狀態,拼命前往空間站主控室,試圖奪取空間站控制權。
最終,歷經艱難險阻來到主控室的劉培強看到莫斯所展示的地球聯合政府最高授權書,才明白莫斯從未叛逃,并且已被賦予執行火種計劃的最高權限。此時,作為一名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軍人,劉培強中校應該無條件服從莫斯命令,回休眠艙休息。
與此同時,地球上不甘放棄最后希望的幾支救援隊則通過赤道附近的巨型行星轉向發動機向木星發射能量束,試圖點燃木星,通過爆炸產生強大推力推離地球,以避免地球同木星相撞。結果,正如莫斯之前所計算的那樣,噴射距離與木星相差5000公里,計劃失敗。
但在此時,劉培強中校突然提出新的設想,犧牲領航者號空間站,采用自殺式撞擊的行為,引爆木星。這一計劃遭到了被授權全力執行火種計劃的莫斯的否決,但劉中校“機智”地用一瓶伏特加酒將莫斯弄得短路,竊取了領航者號最高權限,手動操縱空間站自殺式撞擊木星,并最終拯救了地球。
整個影片的硬傷正是出現在最后的這個階段。當莫斯向劉培強出示了地球聯合政府的最高授權書后,劉培強中校已經非常清楚莫斯行為的合法性,自己應當無條件服從其命令,但是他卻悍然向莫斯發動了攻擊,請問此時此刻,劉培強中校其行為屬于什么?
很顯然,這是毫無疑義的抗命不遵與背叛,劉中校此刻所背叛的是整個地球和人類,這是無可回避的嚴重罪行!雖然接下來,取得權限的劉中校連通了地球聯合政府并得到了授權,準許其手動駕駛空間站撞擊木星自毀,為人類的最后希望賭一把,但是,在劉中校未取得授權即向莫斯攻擊的那一刻,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背叛地球,背叛人類的叛徒!其罪行無論事后成敗如何,萬死也不足以恕其罪!
在做出終止流浪地球計劃,開啟火種計劃的決定那一瞬間,地球聯合政府事實上已經做出了犧牲包括自己在內的全人類的最終決定,領航者號空間站就是承載人類最后希望的種子,但劉中校卻無視地球聯合政府決議,武力叛亂,拿人類最后的種子去賭一把,這已經不僅僅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人類史上最嚴重的犯罪!
《流浪地球》這部影片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關注和贊賞,除影片品質優異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傳播了一種不同于以往西方個人英雄主義的源自中國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在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的英雄不再是孤軍奮戰,事實上影片主線所描述的中國杭州救援隊CN171-11的一系列行動都失敗了,但是在全世界不同膚色的數以萬計的救援隊的飽合式救援下又最終全部實現目標;即使是在領航者號空間站,認為莫斯背叛而強制從自我休眠中喚醒的宇航員也不在少數,只是最終抵達總控室的是中國人劉培強而已。在拯救地球這個大背景下,全人類緊緊團結在一起,為了最后一絲希望勇于自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是以往的那種好萊塢式孤膽英雄所不具備的。
然而,這一切卻被影片中這個無法被回避的邏輯硬傷破壞殆盡,最終成功拯救地球的是一個無視地球聯合政府命令,背叛人類,背叛地球的罪犯!
我們以往常常批判好萊塢影片肆意輸出美國價值,但是其所輸出的美國至上的個人英雄主義至少不容易找出大的硬傷。
比如在《獨立日》中,那位將職權委托給副手,自己卻駕駛戰斗機向外星飛船發起自殺式攻擊的美國總統,是在地球飛行員犧牲殆盡,決戰時每多一架戰機就多一分希望的情況下出擊的,所以此刻觀眾大都被他的英勇所感染,而不會指責其殆于職守。
再如,《第一滴血》中的退役越戰老兵蘭博明明是一個盜竊傷人、不遵法紀、遇事沖動的殺戮機器,但是當他哭著喊出那一句:“我在戰場上可以操縱價值百萬美元的武器,如今卻只能做一個洗車工”。會讓人們在同情的同時反思美國的退役兵安置政策,凸顯了影片的反戰主題。
可是如今,面對《流浪地球》中劉培強中校這種史無前例的背叛全人類的犯罪行為,數字哥真的覺得無地可洗,無言可辯。
也許有人會因此質問數字哥:“如果那一刻是你在總控室,難道會放棄最后一次賭博的機會,回到休眠倉等死嗎?”答案很簡單:“我會堅決遵守命令!”因為這才是一個軍人應有的姿態。
其實原著劉慈欣本人也是這樣的人,還記得某次大劉接受一位美女主持的采訪時,就曾云淡風輕對她說:“如果為了人類延續的需要,我可以毫無負罪感的吃掉你!”并且,大劉也不止一次的說過,其實他是堅定的飛船派。
這時,數字哥想起了數年前曾做過的那次網上調查:“你是一個開車的司機,你前面有兩條路,左邊路上是一個遵守規則的行人,右邊路上是五個不遵守規則的人。此時剎車已經來不及,必須選擇一個方向,你是撞向左邊還是右邊?”
一開始,選擇左方與右方的人基本對半。但隨即數字哥提出了下一個問題,“如果右邊不是五個,而是50個人呢?”此時,大部分人都選擇犧牲左方那一個遵守規則的人了,但仍有選擇右方的。
而數字哥接下來又問:“如果右方不是50個人,而是50萬或者50億呢?”于是,人們沉默了。
而數字哥自己的選擇自始至終只有一個,那就是右方,永遠站在規則一邊,哪怕面對的是全人類。
很多人因此而留言大罵數字哥,說是上帝視角,而我則回復道:“上帝也是這么選的。”
規則既然制定出來,從來都應該是被遵守的。
當我們做股市投資的時候,借錢炒股,融資滿倉就是紅線。一個習慣了觸碰紅線的人,在股市眾永遠只會有一種結局,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換句話說,違反規則的賭博,即使在勝負參半的幾率下也是不能被允許的。那么,劉培強中校憑什么在地球無數精英科學家和超級人工智能測算成功率為0的幾率下,無視地球聯合政府的最高命令,拿全人類的火種去賭最后一次?
這部影片究竟要傳播給我們什么樣的價值觀?
來源:天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流浪地球》虽好,却存在一个不可回避的硬伤!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学习Docker容器时,错误bash:
- 下一篇: 《流浪地球》是一部违反科学常识的大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