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wal无法连接机器人_懒无止境 能自己洗抹布的云鲸J1扫拖机器人
0.篇首語
如果讓我總結過去的2019年又哪幾樣產品,顯著的提升了我的幸福感讓生活變得更加方便,那么智能指紋鎖和掃地機器人一定可以排在最前面.
指紋鎖其實不用多說出門無需擔心沒帶鑰匙,抬手就能開門的流暢體驗確實是非常非常的方便.而掃地機器人也同樣是懶人的福音,讓我們免去每日清潔耗時耗力,下班回到家中只要隔天清潔下集塵盒就可以享受干凈的環境.
不得不說懶是人力進步的一大動力之一,懶無止境的2019年iRobot Roomba i7的自動集塵系統讓清理集塵盒也不再必要.而在拖地機器人方面,目前絕大部分的產品都是拖布平抹,高級些的機器會加上電控水箱,拖地的核心問題——拖布臟污依然沒有很好的解決,稍微不小心就會遇到拖地機器人把臟污在地面抹勻這種讓人哭笑不得的問題.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一款被kickstarter稱為"世界首款自清潔掃拖一體機器人"——云鯨J1,自清潔是噱頭還是直擊使用痛點的功能呢?希望這篇評測能夠給你一個答案.
1.先聊聊邏輯
這兩年掃地機器人普及量非常快,其實再單獨寫某個產品的評測很難有亮點,無非是更智能的尋路,更長的續航,更大的吸力.所以這次我們先來聊聊產品的邏輯,開箱與評測放在后面再談.
目前的拖地機器人或者掃地機器人其實在尋路方面表現都很不錯,除了入門級產品基本都配備了激光雷達甚至激光雷達+視覺/超聲波雙重導航,在尋路上其實表現都很不錯了.純視覺導航的入門級產品也依靠算法的改進,在尋路和避障表現上越來越接近激光雷達產品.
目前基本所有的產品都配有自動回充,續航表現也基本滿足普通用戶的需求.水箱方面配置電控水箱的機型也越來越多,有的已經配備了200mL水箱支持拖地100分鐘.不過木桶最短的一塊板決定了真實的續航——抹布的容污能力,傳統的拖地機器人總是需要人為去清洗和更換抹布,這也是包括我在內很多用戶覺得拖地功能有些雞肋的一個原因.
云鯨這款J1掃拖一體機器人在基站內配置了清水箱,污水箱以及清洗肋,在拖地一定面積后自動返回基站進行自清潔,從使用邏輯上避免了拖地機器人需要人為確認時間并更換拖布的問題.只需要根據使用次數/時間定期清潔清洗肋和給水箱換水,解決了"智能"機器人拖地一次用戶卻要"智能"考慮何時換換/清潔抹布的問題.
▼完整拖地一次并自清潔后的拖布,仔細看有一定的使用痕跡,但基本和手洗效果很接近.
另外云鯨單獨的拖地邏輯也是一個產品層面的優化,在使用拖地模塊時路徑選擇優先從遠到近,在理論上避免了一定程度的二次污染.
2.開箱與設計
一個不送快遞上樓的快遞員不是一個合格的快遞員——馮斯佗羅夫斯基如是說.
這個箱子應該是這幾年裝修買家電后收到的最大的快遞了,物流小哥拖著小推車把它送到了我家門口,抱著交給我前囑咐了兩句很"重哦,小心".包裝+產品毛重15.9kg,產品凈重11.8kg,是目前也估計是2020年全年我入手的最重量級的產品了.
打開上蓋就可以看到運送大件易碎物品常用的泡沫箱體,以及箱體上的NARWAL和小鯨魚LOGO.
和主流很多掃地機器人35cm直徑圓形機身設計不同,云鯨J1采用了扁圓形設計,尺寸345mm*314mm*107mm,314mm的寬度比主流尺寸小理論上可以通過更窄的通道.
打開白色信封里面是快速實用指南和使用說明書,附件列表,安裝指南,配網方法,APP下載等看完這兩頁就都懂了.
對于白家電來說白色基本是萬能不會錯的選擇,J1目前在售的也只有白色,去掉運輸中放置撞擊的膠條就可以打開上蓋(如果后續有搬運的需求建議保留膠條).
▼打開上蓋提拉把手然后取出集塵盒.
▼J1在集塵盒旁邊隱藏一把刮刀清潔刷,刷子和勾頭用來清潔集塵盒,刀口可以用來切斷刷體和輪子纏繞的頭發.
▼集塵盒和濾網
▼相比普通的掃地/拖地機器人,J1的特色和黑科技主要就在這個基站內了.
▼中央圓形屏幕可以顯示當前工裝狀態和提示,左鍵短按召回/呼出機器人,長按開始建圖.右鍵短按開始/暫停清掃,長按取消當前清掃.對于很多不太會用手機APP的老人來說,基站顯示屏+按鍵設計可以說既方便又直觀.
▼打開基站上蓋可以看到兩個水箱,左側為污水箱右側為清水箱.
▼基站后壁上有多個進水出水口,去除水箱可以看到底部的清洗肋.
▼水箱體積為5L,隨機附贈了一瓶濃縮清潔劑,可以按比例倒入水中提升清潔能力.
▼J1基站核心的清洗肋,機器在拖一定面積后會返回基站,在清洗肋中利用渦輪旋轉清洗拖布,臟水回收至廢水桶內.為了保持清潔,一般建議定期(2~3周)還是要清洗下清洗肋的.
▼J1的掃地模塊和拖地模塊是分別安裝的,底部可以看到兩個模塊的安裝位口.
▼大尺寸輪胎保證爬坡能力
▼前進方向上分布四個懸崖傳感器,防止機器發生意外跌落.
▼充電電極和紅外傳感器(避障/測距)
▼側面延墻傳感器控制與墻面距離,既靠近墻面確保清掃效果又避免與墻體碰撞
▼前進方向碰撞緩沖器,避免撞擊損壞家具/機器人.
▼J1采用目前中高端掃拖機器人標配的激光雷達,在頂蓋的保護下避免意外撞擊損壞.
▼本體加附件全家福,包含掃地模塊*1,拖地模塊*2,電源線*1,邊刷*2,拖布*4(2個安裝在拖地模塊上),清潔劑*1,禁區磁條*1,過濾海綿*2.整體來說附件很豐富,還額外附送了專用清潔劑,中性清潔劑既可以打理地板也適用于瓷磚.
▼拖地模塊,快裝快拆插入模塊口即可實用,機器人也會自動識別當前切換為拖地模式.抹布采用大絨毛設計,旋轉的清潔模式也比單獨平擦效果要好.
▼安裝掃地模塊的J1
3.使用體驗
3.1APP與功能
雖然使用基站也可以進行建圖,清掃等操作,但復雜的設定還是需要在APP上完成,這里首先下載云鯨智能APP,簡單的配置連接Wifi(只支持2.4G)后即可開始使用.
目前APP內部分功能還未完全開放,房間命名與指哪掃哪還需要后續軟件與固件更新才會支持,APP內會自動根據當前的使用模塊切換為掃地模式和拖地模式.掃地模式可以分別設定每間屋子的清掃次數,不過目前APP還不支持定時/周期清掃有些遺憾.
拖地模式的計劃更細節些,每個房間可以單獨設定清掃次數以及拖地濕度.
掃地和拖地模式可以單獨設定禁區,可以把家中地毯等放置的位置設定到拖地禁區內.
3.2硬件使用體驗
▼因為有更換模塊的設計,云鯨J1可以一鍵退出基站,單擊基站左鍵J1就會退出基站,方便用戶進行模塊更換.
APP內顯示清掃結果是顯示已清掃范圍,雖然這樣沒有顯示機器人軌跡圖直觀,但是反過來也方便觀察哪些區域是死角.為了展示清掃路徑這里錄屏看了一下,可以看到J1的行走路線基本是標準的S型全遍歷,這也是目前主流掃地機器人采取的策略.
▼爬坡測試,大多數人家中難免會有門檻用于區隔房間或者區域,云鯨J1的爬坡能力不錯通過衛生間門檻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而且不像有些機器人需要沖坡才能通過,云鯨J1的過坡比較平緩有一種不緊不慢的感覺.
▼清潔能力方面,云鯨J1標配雙邊滾刷清潔面積比較有保證,1800PA的吸力應對日常地面灰塵也很夠用,這里用常見的小米搭配黑米測試吸塵效果,實測J1通過后可以一次全部吸入.
▼云鯨J1的拖布每分鐘旋轉180轉,向下還有附件10N壓力,為了驗證拖地能力方面這里測試使用風干的老抽醬油模擬污漬,實測小的污漬一次拖地可以完全清除.對于日常污漬較多的位置,建議計劃中設定2~3次來保證清潔效果.
▼噪聲方面這里使用手機聲級計進行記錄,環境噪音實測為42db,掃地模式時距離機器人1米處測試噪聲為54db.拖地模式完成后基站會對拖布進行風干避免長時間潮濕滋生細菌,實測距離基站1m位置噪聲大概在42~46db左右,白天基本不會覺得吵夜間這個聲音大概相當于一個小風扇,對噪聲敏感的人群可以把基站放置在遠離臥室的位置.
▼清潔過程中基站顯示屏會顯示狀態,沒有手機APP也能直觀的進行觀察.
▼清潔四十平米大概消耗了1L多一點的水,臟水桶也可以看到已經累積了不少污水
▼清潔房間后完成自清潔的抹布,仔細看有使用過的痕跡,不過整體清潔程度和手洗應該差不多了,可以放心的讓基站來替代人工手洗抹布的活了.
結語
作為全球第一款支持自清潔的掃拖一體機器人,創新的自清潔抹布功能說實話還是比較讓人驚喜的.畢竟一塊臟抹布是不可能抹干凈地面的,沒有人監督下的老式拖地機器人很多時候只是把地面的臟污抹勻,清潔效果難以令人滿意.而云鯨J1的清潔基站比較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也免去了手洗抹布的煩惱與更換抹布使用上的不便,專為拖地設計的清掃路徑(從遠端開始拖地)也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基站的設計讓日常使用只用增添清水和倒掉污水,自清潔拖布和風干也讓拖地真正的自動化.
不過作為新品牌與創新的產品缺點和不足還是有的,掃地與拖地需要手動更換模塊,好用的拖地模式讓人覺得是掃地功能像是附贈的.雖然理解這是目前產品成本和設計的限制,但還是希望未來的產品能夠真正的做到全無人更換/切換的設計.
另外目前APP和固件開發還不夠完備,定時清掃,房間二次劃分,房間改名,指哪去哪功能目前也要等待更新APP和固件才能實現.由于自清潔設計需要導入風干功能,基站的噪聲問題也需要重視,雖然實測噪聲很小(相當于一個小風扇)不會影響休息.建議后期APP和固件加入夜間模式(降低風扇轉速延長時間)來進一步優化,另外不同季節溫度不同抹布需要風干的時間也不同,如果可能的話建議官方根據不同季節/溫度對風干時間進行自動調整(提升風干效果,降低能耗).
最后謝謝大家的觀看,喜歡關注數碼產品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下次K搞機系列繼續給大家帶來最新潮的數碼生活體驗給大家,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并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筆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narwal无法连接机器人_懒无止境 能自己洗抹布的云鲸J1扫拖机器人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编制一个c语言成绩记录簿_C语言学到什么
- 下一篇: c++ linux 线程等待与唤醒_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