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使用线程池
1.為什么要使用線程池
在java中,如果每個請求到達就創建一個新線程,開銷是相當大的。在實際使用中,服務器在創建和銷毀線程上花費的時間和消耗的系統資源都相當大,甚至可能要比在處理實際的用戶請求的時間和資源要多的多。除了創建和銷毀線程的開銷之外,活動的線程也需要消耗系統資源。如果在一個jvm里創建太多的線程,可能會使系統由于過度消耗內存或“切換過度”而導致系統資源不足。為了防止資源不足,服務器應用程序需要采取一些辦法來限制任何給定時刻處理的請求數目,盡可能減少創建和銷毀線程的次數,特別是一些資源耗費比較大的線程的創建和銷毀,盡量利用已有對象來進行服務,這就是“池化資源”技術產生的原因。
線程池主要用來解決線程生命周期開銷問題和資源不足問題。通過對多個任務重復使用線程,線程創建的開銷就被分攤到了多個任務上了,而且由于在請求到達時線程已經存在,所以消除了線程創建所帶來的延遲。這樣,就可以立即為請求服務,使用應用程序響應更快。另外,通過適當的調整線程中的線程數目可以防止出現資源不足的情況。
2、常見線程池
①newSingleThreadExecutor
單個線程的線程池,即線程池中每次只有一個線程工作,單線程串行執行任務
②newFixedThreadExecutor(n)
固定數量的線程池,沒提交一個任務就是一個線程,直到達到線程池的最大數量,然后后面進入等待隊列直到前面的任務完成才繼續執行
③newCacheThreadExecutor(推薦使用)
可緩存線程池, 當線程池大小超過了處理任務所需的線程,那么就會回收部分空閑(一般是60秒無執行)的線程,當有任務來時,又智能的添加新線程來執行。
④newScheduleThreadExecutor
大小無限制的線程池,支持定時和周期性的執行線程
3、線程池常見參數
corePoolSize:線程池的大小。線程池創建之后不會立即去創建線程,而是等待線程的到來。當當前執行的線程數大于改值是,線程會加入到緩沖隊列;
maximumPoolSize:線程池中創建的最大線程數;
keepAliveTime:空閑的線程多久時間后被銷毀。默認情況下,改值在線程數大于corePoolSize時,對超出corePoolSize值得這些線程起作用。
unit:TimeUnit枚舉類型的值,代表keepAliveTime時間單位,可以取下列值:
TimeUnit.DAYS; //天
TimeUnit.HOURS; //小時
TimeUnit.MINUTES; //分鐘
TimeUnit.SECONDS; //秒
TimeUnit.MILLISECONDS; //毫秒
TimeUnit.MICROSECONDS; //微妙
TimeUnit.NANOSECONDS; //納秒
workQueue:阻塞隊列,用來存儲等待執行的任務,決定了線程池的排隊策略,有以下取值:
ArrayBlockingQueue;
LinkedBlockingQueue;
SynchronousQueue;
threadFactory:線程工廠,是用來創建線程的。默認new Executors.DefaultThreadFactory();
handler:線程拒絕策略。當創建的線程超出maximumPoolSize,且緩沖隊列已滿時,新任務會拒絕,有以下取值:
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丟棄任務并拋出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異常。
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Policy:也是丟棄任務,但是不拋出異常。
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OldestPolicy:丟棄隊列最前面的任務,然后重新嘗試執行任務(重復此過程)
ThreadPoolExecutor.CallerRunsPolicy:由調用線程處理該任務
總結
- 上一篇: Runnable和Thread的区别
- 下一篇: 线程池的处理流程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