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_Redis配置
1. Redis的配置文件位于Redis安裝目錄下, 文件名為redis.conf(Windows名為redis.windows.conf)。
2. 你可以通過config命令查看或設置配置項。
3. 使用*號獲取所有配置項: config get *
4. redis.conf配置項說明
| 配置項 | 說明 |
| daemonize yes | Redis默認不是以守護進程的方式運行, 可以通過該配置項修改, 使用yes啟用守護進程(Windows下不支持守護線程的配置為no)。 |
|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 當Redis以守護進程方式運行時, Redis默認會把pid寫入/var/run/redis_6379.pid文件, 可以通過pidfile指定。 |
| port 6379 | 指定Redis監聽端口, 默認端口為6379。 |
| bind 127.0.0.1 | 綁定的主機地址。 |
| timeout 300 | 當客戶端閑置多長秒后關閉連接, 如果指定為0, 表示關閉該功能。 |
| loglevel notice | 指定日志記錄級別, Redis總共支持四個級別: 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 默認為notice。 |
| logfile stdout | 日志記錄方式, 默認為標準輸出, 如果配置Redis為守護進程方式運行, 而這里又配置為日志記錄方式為標準輸出, 則日志將會發送給 /dev/null。 |
| databases 16 | 設置數據庫的數量。默認使用數據庫0, 可以使用select命令在連接上指定數據庫id。 |
| save "3600 1 300 100 60 10000" | 指定在多長時間內, 有多少次更新操作, 就將數據同步到數據文件, 可以多個條件配合。 ? Redis默認配置文件中提供了三個條件: save 3600 1 表示3600秒(1小時)內有1個更改。 save 300 100 300秒(5 分鐘)內有100個更改。 save 60 10000 60秒內有10000個更改。 |
| rdbcompression yes | 指定存儲至本地數據庫時是否壓縮數據, 默認為yes, Redis采用LZF壓縮, 如果為了節省CPU時間, 可以關閉該選項, 但會導致數據庫文件變的巨大。 |
| dbfilename dump.rdb | 指定本地數據庫文件名, 默認值為dump.rdb。 |
| dir /root | 指定本地數據庫存放目錄。 |
|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 設置當本機為slave服務時, 設置master服務的IP地址及端口, 在Redis啟動時, 它會自動從master進行數據同步。 |
| 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 當master服務設置了密碼保護時, slav服務連接master的密碼。 |
| requirepass <client-password> | 設置Redis連接密碼, 如果配置了連接密碼, 客戶端在連接Redis時需要通過auth <password>命令提供密碼, 默認關閉。 |
| maxclients 10000 | 設置同一時間最大客戶端連接數, 默認無限制, Redis可以同時打開的客戶端連接數為Redis進程可以打開的最大文件描述符數, 如果設置maxclients 0, 表示不作限制。當客戶端連接數到達限制時, Redis會關閉新的連接并向客戶端返回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錯誤信息。 |
| maxmemory <bytes> | 指定Redis最大內存限制, Redis在啟動時會把數據加載到內存中, 達到最大內存后, Redis會先嘗試清除已到期或即將到期的Key, 當此方法處理后, 仍然到達最大內存設置, 將無法再進行寫入操作, 但仍然可以進行讀取操作。 |
| appendonly no | 指定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進行日志記錄, Redis在默認情況下是異步的把數據寫入磁盤, 如果不開啟, 可能會在斷電時導致一段時間內的數據丟失。因為redis 本身同步數據文件是按上面save條件來同步的, 所以有的數據會在一段時間內只存在于內存中。默認為no。 |
|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 指定更新日志文件名, 默認為 appendonly.aof。 |
| appendfsync everysec | 指定更新日志條件, 共有3個可選值: ? no: 表示等操作系統進行數據緩存同步到磁盤(快)。 always: 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動調用fsync()將數據寫到磁盤(慢, 安全)。 everysec: 表示每秒同步一次(折中, 默認值)。 |
| activerehashing yes | 指定是否激活重置哈希, 默認為開啟。 |
| include /path/to/local.conf | 指定包含其它的配置文件, 可以在同一主機上多個Redis實例之間使用同一份配置文件, 而同時各個實例又擁有自己的特定配置文件。 |
5. 使用config get?[配置名], 獲取配置項: config get appendonly
6. 編輯配置
6.1. 你可以通過修改redis.conf文件或使用config set命令來修改配置。
6.2. 使用config set [配置名] [配置項值], 獲取配置項: config set appendonly yes
6.3. config set并不是永久修改, 配置文件中沒有修改過來, 只是針對當前客戶端的修改。
7. 設置Redis連接密碼
7.1. 使用編輯命令打開redis.conf: vim /usr/local/redis-6.2.0/redis.conf
7.2. 使用/字符, 搜索字符: /requirepass
7.3. 放開requirepass的注釋, 修改密碼為lyw123456, 保存并退出。
7.4. 進入redis-cli, 訪問所有鍵, 報需要認證的錯。
7.5. 進入redis-cli后, 使用auth [password], 登錄客戶端。
8. 遠程登錄客戶端
8.1. 語法:
$ redis-cli -h host -p port
$ auth password
8.2. ping命令測試redis服務是否啟動。
《新程序員》:云原生和全面數字化實踐50位技術專家共同創作,文字、視頻、音頻交互閱讀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003_Redis配置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001_数据库介绍
- 下一篇: 004_Redis的String数据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