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去中心化身份的一点思考
我認為目前使用第三方的服務的關于身份的三種情況:
1:不需要身份,隨意使用,比如不需要賬號就可以上B站瀏覽視頻,享受B站提供的視頻服務。
2:可以是比較隨意的賬號身份,你可以隨便注冊一個賬號,不填寫身份信息。通過這個賬號來進行使用第三方提供的歷史瀏覽、留言、評論等服務。比如以前的QQ賬號,這涉及到需不需要在網絡中實名。現在這種情況很少見,多數需要你提供手機號碼和郵箱,而手機現在已經實名認證了。
3、必須使用現實身份,方便進行監管,比如你在網上發不良言論可以通過這個身份找到你。比如身份證,去政府辦理業務就必須需要身份證。
身份處理主要解決兩個問題:認證和授權。認證是證明你有某項權力,比如你住酒店,需要認證你是不是罪犯,認證可以是提交你的證照,或是讓認證方向證件頒發機構請求驗證。二是授權,醫院想要調用你的病歷,你得給他授權,授權方式為使用你的私鑰進行簽名。
同時隱私保護(最小化披露)、跨應用的互操作性(解決跨應用合作、數據孤島問題)、使用身份登錄時是否代表了本人意愿(被盜號)也要考慮。
問題:
如果某一應用登錄不需要驗證身份,但是里面的某一個操作需要驗證身份,比如騰訊QQ的日常使用和轉賬操作,該如何處理?
去中心化身份商業屬性較弱。比較依賴公共機構牽頭。以政府或者公共機構牽頭建立的區塊鏈數字身份系統,在早期更容易被廣泛認可,更有希望形成社會共識。當前去中心化身份主要由國際化標準組織 W3C 牽頭制定,標準化還不完全。
想要從發證方獲取數據,你需要證明你是數據的擁有者,或者你得到了數據的訪問權限。這里有三個問題,如何證明你是數據的擁有者,如何證明你有權限,數據如何確權?比如你在淘寶上的某個商家購買了一件衣服。你購買衣服的相關數據是你的?還是淘寶的?還是商家的?他們都有權去使用嗎?
如果一個大數據公司想要研究人們不同地區的穿衣風格,需要拿到你買的衣服的數據、收貨地址。那么這個數據公司問你要,還是問淘寶要,還是問商家要?甚至是問快遞公司要?誰有權力把這個數據賣給這個大數據公司?
區塊鏈身份的難點:
1.區塊鏈體型變大了之后,遍歷搜索數據會變慢,tps低下。
2.對于隱私保護技術來說,身份認證的常用技術為零知識證明,用于保證用戶在授權其他應用身份時是匿名的,無需透露身份信息。零知識證明本身是一種還未成熟的技術,且其需要依靠雙方的多次交互來進行,必然會導致效率的低下。而未來如果要使用安全多方計算,則對網絡資源的依靠會更加嚴重。
因此,分布式身份受到網絡和共識的影響會限制其發展,在技術本身不夠成熟的情況下,短期內只能實現相對簡單的認證功能。隨著 5G 上線,將能夠進一步擴寬網絡的帶寬,稍微改善隱私保護技術的交互效率。也有一些學者在研究提升區塊鏈身份認證的效率的方法,如湯凌韜等(2019)提出一種基于密碼累加器的身份認證方式,將鏈上身份和公鑰信息映射為累加值,實現認證功能的同時提高了身份—公鑰對的驗證效率,同時解決了區塊鏈體積不斷增長的情況下輕節點存儲空間不夠的問題。
3.身份驗證可能比較簡單,如果要保護隱私就很容易和數據共享沖突。
4.一個網站對應一個DID的話,如何管理眾多DID,放在區塊鏈上嗎?如果所有DID都放在手機上,那手機丟了就涼涼。
DID如何錨定到個人的真實身份?比如網上付款需要真實的身份信息。而eID的處理方式就比較好在公安那里很容易錨定到個人。在監管上,DID如何錨定到個人的真實身份是必要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关于去中心化身份的一点思考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数字身份的一些应用和方案
- 下一篇: 手机拍照的几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