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流行996工作制?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秋葉大叔”(ID:qiuyedashu),作者:秋葉大叔。
不瞞各位,我司的小伙伴很拼,從我開始,自上而下,基本上是 9 點上班,12 點還在各種工作,這已經是常態。
所以看到網上說 996 工作制,我是嚇得不敢說話,只能說這個事情很可能是屁股決定了腦袋。
說起來很慚愧,剛剛參加工作時,看到很多外國人寫的文章,講他們把工作和生活分開,一下班,就把手機關了,自己的時間屬于自己,老板也很自覺,絕不會干涉大家的私人生活。感覺這才是良性的職場文化啊,大家彼此尊重,工作時投入,下班后放松,領導不介入私人時間和空間,工作不會和生活混為一談。
后來自己一上班,發現這是國外啊,在中國領導下班后還找你談工作,談事情,說明起碼公司業務還不錯,有事情談。
你看,現在中國業務不錯的互聯網企業,不都搞什么 996 工作制嗎?
早上 9 點上班,晚上 9 點下班,一周工作 6 天,大家還搶著去,生怕這樣的公司不要你。
為什么現在的企業一搞就搞成這樣,非要把員工往死里用?
我分析原因可能有這樣幾條(不同的企業具體的原因也不同)。
1、不確定性越來越強
整個世界進入一個不確定性越來越強的時代,越是接近科技前沿的企業,越是在天堂和地域之間切換。
大家想一想,以手機行業為例。
2010 年,諾基亞還是全球手機霸主,2011 年 1 季度,蘋果反超,到了 2013 年,諾基亞干脆把節節敗退的手機業務賣給了微軟。
2015 年,小米的互聯網營銷風頭無兩,華為看起來成了笨重的恐龍,結果 2016 年小米銷量下滑,2017 年大家開始不看好小米的生態鏈模式,這個時候華為強勢崛起,好牌連連,還好 2018 年小米觸底反彈還留在手機戰線第一陣容,但 2019 年,蘋果,三星,華為,VIVO,OPPO,小米等一系列一線廠商的廝殺,誰也不敢說好整以暇,能按自己節奏打一年。
就說一條,在 2017 年,誰能想到我們會討論蘋果何時被超越的問題?
不到十年時間,整個手機行業霸主變來變去,誰也沒有安全感,只能全力廝殺,今天的商場就是過去的戰場,你稍微懈怠,企業就萬劫不復。
這樣的行業,誰敢懈怠?
無非是西方的企業有核心技術,讓自己的員工享受福利待遇,把大量的工作外包給中國印度這樣的國家,讓這些國家的員工 996 工作制,這樣他們就可以享受 8 小時工作制。
2、信息社會,使我們選擇了“在線”
就算世界沒有這么殘酷的競爭,996 工作制怕也是常態。怎么理解?
這就是信息社會帶來的:
-
在農耕社會,各人自掃門前霜,你就是想串個門,也沒有多少生活半徑;
-
在工業時代,大家開始去城市,在城市工作生活,圈子越大工作時間越長;
-
在信息社會,不管你在哪里住,只要拿起手機,你就可以鏈接全世界的人。
是我們選擇了手機,是我們選擇了隨時隨地可以上網,是我們選擇了害怕被遺忘,幾乎每個人都希望無限流量實時在線。
——別忘了,最早用手機時,我們怕消耗流量,每天晚上都選擇關機,第二天早上再開機。
現在好了,24 小時不斷電不關機不掉網的生活已經成為常態,你怎么阻止工作開始滲透到你的生活中?
-
在朋友圈刷到一條動態,可能是老板的消息,你點不點贊?
-
在微博上刷到一條留言,是客戶咨詢你產品,你響不響應?
-
在抖音上發現內容爆了,得抓緊時間去推廣,你加不加碼?
移動互聯網生活讓我們很難區分工作模式還是生活模式,應該說我們進入一種混合模式,工作中偷偷照顧一下生活,生活中隨時插入工作。
在單位工作也是上班,在家里,在路上,只要拿起手機,其實也是上班。說起來好多程序員是 996 工作制,我們這些搞社群的自由工作者簡直是 7X24 小時工作制。
無非一個是被逼的,一個是自己自愿的,到最后都是不滿意現狀的。
3、經濟轉型的必經之路
第三個原因其實是因為中國剛好趕上經濟轉型期,我們要從粗放式勞動資金密集型出口導向經濟,轉向精細化,品牌化,高科技含量高的消費拉動型經濟,要想這幾年轉型過去,除了加大投入,也需要全員回到創業心態,拼命工作,才能不被先進國家競爭擊敗。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過去輝煌的企業必然要被更適應新環境新規則的企業取代。加上國家稅收,環保,勞動人口保護,出口貿易一系列政策調整,很多企業會非常不適應,轉型緩慢,經營遇到困難。
這樣的企業也會希望員工 996 工作制,這樣企業的經營成本就可以降低,為自己企業轉型爭取時間。
或者說我們過去的很多企業,其實能獲得高速發展,就是無視勞動者權益,沒有給勞動者合理的回報,用一個人干三個人的活,拿兩個人的工資,只是沒有互聯網企業那么高的知名度,一曝光就滿網議論而已。
4、勞動力“總體短缺、局部過剩”
還有第四個原因,就是中國勞動力總體短缺,但是局部開始過剩。
企業之所以敢這樣用人,也和這幾年準白領人口快速增加有關。
我看到《新京報》一篇報道《四月了,大學生你工作找好沒?》中說: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將達到 834 萬人,同比增加 14 萬人,是 10 年前的 1.6 倍,20 年前的 9.8 倍。
對應“找工作”這個關鍵詞搜索指數,2 月份開始急劇增加,就業壓力變大,而國家提供的公考通道人數在壓縮,而企業經濟環境又面臨巨大不確定性,大部分企業今年選擇更穩妥的員工聘用策略。
翻譯成經濟術語就是,勞動力供給增加,但是雇傭單位需求減少,這就降低了勞動者的議價能力,只能被迫接受更不合理的工作安排。
雖然法律上應該依法嚴格管理,但如果太嚴格執法,會挫傷企業的經營意愿,反而導致企業干脆關門了,這更麻煩。所以中國的《勞動法》執法始終是一個難題,一直存在協調(也就是討價還價)。
目前國家的宏觀政策是救經濟,勞動者要維護自己的權利,難度其實更大了。
5、更多的創業企業
第五個原因就是很多企業其實是創業企業,創業企業熬夜加班是常態。
創業階段一方面是企業搶市場的過程,一方面也需要創業者自己快速成長和學習,畢竟都是新手,什么都要學,時間當然不夠用,別說 996 工作制,就是 7X24 小時工作,都感覺時間不夠用。
不加班感覺自己都活不下去,加班感覺自己馬上就活不下去!
你們看,要面對這么多根本的變化,我們回不去了。
我們自己的企業,一方面員工能力需要快速成長,所以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加班,其實是彌補自己能力的短板,這一點也得看見。一方面我們業務在快速成長,但還沒定型,這個時候盲目擴張人數,會導致企業經營風險增加,所以只能采取慢慢來的做法,把業務流程跑通了,才能擴張。但是在跑業務流程過程中,事情多了,人擴張暫時沒有跟上,就只能讓現有員工加班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流行996工作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微软宣布全新命令行+脚本工具:
- 下一篇: 苹果疑似叫停经销商供货拼多多?拼多多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