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刚预热就已“派别林立” 互联互通难题成行业掣肘
通信信息報記者葉晨暉
在過去一年,手機、互聯網、家電等多行業公司,紛紛宣布開啟或快速推進 IoT(物聯網)戰略。近日市場傳聞華為即將發布的或是一款智能顯示屏產品,有 55/65 兩種尺寸,內置海思 AI 芯片,還有可能搭載雙攝像頭并支持游戲和社交功能,可見智能家居成為家電企業和手機廠商的必爭之地。
IoT 已進入“戰國時代”
迄今為止,“華米 OV”四大手機廠商,以及聯想、一加、魅族、360 手機等小眾手機廠商在內,已全部表示涉足或即將涉足 IoT 領域。小米布局生態鏈多年,華為推出 HiLink 生態號稱要拿下中國三分之一的 IoT 設備,OPPO 和 vivo 則聯合成立 IoT 開放生態聯盟,試圖也從中分一杯羹。
不僅是頭部手機廠商們對 IoT 虎視眈眈,對于正在艱難生存的小眾手機品牌,IoT 也成了未來的希望。2018 年 11 月,當 360 手機被傳出裁撤在西安的手機研發團隊時,公司也對媒體回應表示,360 手機業務會依然維持,但接下來將準備 IoT 業務以提高競爭力。
而家電企業的處境則更為尷尬,一方面是手機廠商們的標準各自為戰,之間不能互聯互通;另一方面家電企業將產品接入之后,如果依賴過大,很容易陷入代工者的角色之中。家電企業們面臨著兩難困境。
“派別林立”已成行業最大阻礙
雖然華米 OV 們不斷借助 IoT 協議將觸手伸向家電行業,但目前小米的 IoT 協議與華為、OV 的協議并不能實現互聯互通,協議混亂已成為企業目前的共識。
在手機廠商們看來,手機無疑是未來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他們推出了統一的協議說服家電企業們接入,向用戶推銷未來一部手機就可控制家庭中所有智能設備的美好場景。
但傳統家電企業們則認為自己才是未來智能家居的中心。諸如創維、TCL 等企業也算盤著未來通過自身的生態來聯動全屋智能家電。
在不同利益訴求下,即使是“合作打通”,體驗是否一致?現在很多人說能夠連接多少家,實際上,很多合作就只是一個接口連接上而已,后面的服務和深度都沒有跟上。表面上看起來數量挺多,其實,不同合作程度的體驗相差很多。
IoT 剛預熱就已成紅海
“IoT 還沒有成熟,市場就已經變成了紅海,”一位分析人士這樣感慨,“IoT 真正成為手機廠商的增長引擎,應該還需要幾年,站在當下,很多人也還想象不出來真正的 IoT 時代是什么樣,但大家都知道,如果不做,一定會被淘汰。”
大多數觀點認為,當下最亟待解決、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正是前文所提的“信息孤島”。“打通信息孤島的最大難度不是在于技術,而是在于標準的不統一,而且各個參與者,都有各自的利益訴求。”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
無論是信息孤島、還是入口之爭,都是進入 IoT 領域的手機廠商們需要面對的問題。正如許多人所說,現在是 IoT 時代來臨的前夕,但這同時也意味著,這個“未來時代”的真正模樣,目前也還只存在于討論和探索中。
隨著手機廠商逐步入侵傳統家電領域,家電企業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在手機廠商的進擊和家電企業的轉型求變之下,智能家居行業的混戰局面仍將在較長一段時期內持續下去。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oT刚预热就已“派别林立” 互联互通难题成行业掣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5G之后是6G,多国正布局6G研发
- 下一篇: 比尔·盖茨:用意想不到的方法诊断阿尔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