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总裁:未来要把千万企业或政府应用迁到云上
3 月 29 日,華為在深圳總部發布 2018 年業績報告,期內銷售收入為 7212 億元人民幣,同比(較上年同期)增長 19.5%,凈利潤 59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5.1%。其中華為的云業務這樣描述:期內華為云上線超過 160 個云服務和 140 個解決方案,與伙伴在全球 23 個地理區域運營 40 個可用區,全球發展合作伙伴超過 6000 家,AI(人工智能)服務在 10 大行業超過 200 個項目進行探索。
華為云業務集團總裁鄭葉來
華為云業務成立于 2017 年,是華為四大業務板塊中最年輕的。但全球信息化和上云的趨勢,使得華為云業務得到了飛速發展。
3 月 29 日下午,華為云業務集團總裁鄭葉來在廣東東莞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這三年我們增長應該說是超過很多云廠商的。增長對我們來說不是問題。”
由于云業務與華為其他業務部門都有交叉,因此華為年報中未單獨披露云業務的業績。但鄭葉來透露,目前華為云業務已經發展了逾 100 萬用戶。
鄭葉來說,華為云的未來很清楚,就是要把千千萬萬的企業或政府的應用遷移到云上去,讓他們享受更好的服務。
華為云全球布局完成
2017 年華為剛宣布正式入局云服務時,曾提出要做全球”五朵云“之一。與亞馬遜、微軟、谷歌等巨頭相比,華為做云服務比較晚,但華為用了三年時間完成了云服務在全球的布局。
鄭葉來介紹,華為云在亞太、拉美、非洲等海外市場都開始運營了。
各個國家有關云服務有不同的規定,華為在歐洲市場選擇跟當地運營商合作開拓云業務。
在亞太市場,華為則部署了多個可用區,分別在新加坡設了三個可用區,在中國香港設了三個可用區,在泰國有兩個可用區。”圍繞整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華為云的基礎設施布局是非常好的。”
華為在拉美市場的智利、阿根廷等國家都將自建節點。“拉美市場我們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會雙品牌運營,但逐步會過渡到華為云的品牌。”
鄭葉來還是推崇亞馬遜的云服務,他稱到目前為止亞馬遜還是云服務領域的一盞明燈,它真正定義并創造了這個市場,在相當長時間內值得華為學習。
華為云的競爭力在哪里?
鄭葉來說,華為對任何業務的要求就兩點:第一點是產業格局有沒有打下來。第二看華為在這一領域是否具有競爭力。
至于華為云的競爭力,鄭葉來稱人工智能是重要的發展方向,因為人工智能會釋放華為在傳統的 ICT(IT 通信)領域所有的能力,并通過云服務的形式表現出來。
據介紹,2018 年,華為云發布了一站式 AI 開發平臺,主要包括 EI ModelArts 和 HiLens,重點解決了開發者使用 AI 面臨“慢”和“貴”的難題。
據悉,華為在 10 大行業超過 200 個項目進行探索,華為云在三大場景(海量重復、專家經驗、多域協同)將 AI 與行業智慧相結合,實現效率提升、專業傳承和突破極限。例如在海量重復場景,華為云 EI 助力中國圖庫對每日數十萬新增版權圖片和數千萬網絡圖片進行自動入庫和交叉檢查;在專家經驗場景,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金域醫學與華為云 EI 合作,在宮頸癌病理檢測方面取得階段性突破;在多域協同場景,深圳部署區域內交通路口的平均等待時間降低 17.7%,平均車速也有大幅提升。
至于 AI 價格貴的問題,華為之前提出普惠 AI 概念,讓整個行業都能用得起 AI。
鄭葉來說,自從華為推出自家的芯片,普惠 AI 有可能成為現實。“你使用自家產的硬件跟買第三方的硬件相比,性能和成本是有差距的。更關鍵一點不是這一點成本,更關鍵的是華為云使用我們自己做的硬件、芯片,軟硬件能集中優化,性能一體化優化和協同。我們同樣做云服務,華為的軟件,華為服務器的性能跟第三方白牌服務器的性能還是差得比較大的,因為那上面沒有用華為加速的芯片。”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华为云总裁:未来要把千万企业或政府应用迁到云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中国联通与联想签约 推动5G及边缘计算
- 下一篇: 王磊宣布阿里本地生活新策略:进军三四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