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褪色,网易要做纯粹的教育商人
作者|芥末堆子航
編輯|芥末堆吉吉天一
今日頭條推出在線少兒英語產品 gogokid,投資布局多個教育賽道;阿里推出了釘釘未來校園,入局教育信息化;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強調,將用數字技術助力教育智慧化升級……互聯網巨頭們都在持續伸手布局教育。
在剛過去的 2018 年中,圍繞這個領域,巨頭們的教育業務發生了相當的變革,從黯然退場、大舉撤退、重組革新、到隆重入局等不一而足,但巨頭們的教育業務彼此之間卻沒發生重大戰役。
這幾乎是一種必然。相較其他領域,教育業務更難規模化,更難直接用巨頭們擅長的互聯網打法帶來效果,因此也更難符合巨頭們的增長預期。而其重服務的特點,更是讓巨頭們最初布局的“教育淘寶”這件事,顯得并不是那么樂觀。
加上形勢并不樂觀的 2018,巨頭們要么選擇撤退,要么選擇轉向更擅長的 To B。即使是更像一家純粹教育公司的網易教育,也同樣在 2018 做出了選擇。
《財經》雜志消息,在農歷豬年前后網易教育產品部從網易杭州研究院剝離,計劃與在北京的網易有道進行業務合并。3 月 17 日,網易有道 CEO 周楓在 2019 年網易有道媒體見面會上證實了這個消息。他表示,網易云課堂、中國大學 MOOC、卡搭編程等產品,現在都合并在網易有道的產品體系中,“我們把原來分開的場景,現在都合在一塊教育場景里。”
在曾由網易教育事業部和網易有道雙輪驅動的教育業務中,網易 CEO 丁磊選擇押注網易有道。所有被敘述的關于教育的情懷與愛,最終都服從了巨頭們的戰略大局。
變小的云課堂,從平臺戰略到專注內容
合并后的網易云課堂變“小”了。
網易有道 CEO 周楓將業務分為四部分,付費直播課程的“有道精品課”、學習 APPs、學習型硬件和 AI 基礎設施。在這其中,合并過來的網易云課堂、中國大學 MOOC 產品均是學習 APPs 矩陣的一部分。
網易有道在線教育版圖
“IT 深度課程將作為云課堂未來工作重點”。周楓這樣重新定義網易云課堂。他表示,在云課堂原有的平臺模式下做好產品品質并不容易,因此云課堂將重點瞄向 IT 課程,除此之外的課程則會與“有道精品課” 合并,但位于杭州的教育產品部員工,并不會大規模遷往北京。
曾生生“耗死”數個互聯網巨頭教育平臺產品的云課堂,終于也迎來了自己的大轉型。
這款擁有 3.5 萬門課程、包含 7 個類目教學領域和 200 多個細致分類,注冊用戶數已達 6300 萬,可以被稱為網易正式跨界教育起點的課程平臺,最終成為了網易有道數量繁多的產品矩陣中的一個單元,融入了有道的戰略邏輯。
而這確是一種必然。在互聯網巨頭們涉足教育行業的第一輪試水中,課程平臺模式的不足已充分顯示,教育并非是單純依靠平臺流量變現的生意,用戶更傾向于跟隨優質課程方,且需要更重的服務和更長時間的交付。另一方面,用戶在平臺海量選擇中也難以找到最合適的課程,一旦購買了平臺質量較差的課程,則會大量浪費用戶時間,降低其對平臺的口碑。
因此聚焦“內容+服務”,這是網易有道的解決思路,具體做法為自建課程內容。周楓認為,在線教育最終會落實在教育上,本質則為最高質量的內容,從根本上來說這是一個內容生意,而利潤會來自規模經濟,高品質+高口碑+大規模的正向循環閉環。
早在 2016 年,網易有道就通過推出“精品課戰略”和“同道計劃”,提出投入 5 億孵化 20 個精品教育工作室,強調有道要走“重度垂直”的路線,不做大而全的平臺,選擇有限的品類并將其做到最好。周楓也在媒體見面會上告訴芥末堆,網易有道會以資本和合作的方式,深度參與到課程內容制作中。
所以網易有道生意邏輯是,通過將學習 APPs 作為流量池吸納流量,將其轉化為“有道精品課”的付費直播課程學員,通過學習型硬件來做線上線下的連接,最后在整個環節依靠 AI 技術提供基礎設施服務。
這是一個完整的在線教育式的商業邏輯。除了課程質量,網易有道另外一個繼續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將高速增長的流量更好地轉化為學員,這恰好也是長期以來困擾許多互聯網巨頭的難題。在有道詞典月活超過 6000 萬時,其營收主力仍為廣告業務,年營收數億元。
但周楓對網易有道的流量轉化頗有信心。“我們在去年把轉化漏斗已經完成,以前大家會問,工具產品和課程產品之間的倒流成立不成立?這個答案非常明確是成立的。”通過工具產品積累流量,為付費課程倒流,可以說是網易有道最擅長的打法之一。
網易有道在 2019 年上線的“有道少兒詞典”,便為其擴大 K12 流量池的又一舉措。通過在原有詞典功能之外增加英文自然拼讀等功能,解決學生用戶在學習中出現的痛點,最終達到為 K12 付費直播課程導流的目的。
2018 年網易有道的營收增長 60%,其中有道精品課報名人次達到 2000 萬,營收躍居第一位,有道詞典用戶在 2018 年初突破 7 億,有道產品矩陣日活已達到 2200 萬。
看起來是一份不錯的答卷。
聚焦 K12,網易有道進入更低齡的戰場
網易教育業務最初切入的是成人學習者,這是毋容置疑的。根據極光大數據發布《2017 年 8 月在線教育市場 app 研究報告》,網易公開課 App 用戶中 53.9% 為 20-24 歲,最關注的話題分別為知識青年、校園社區和二次元。無論是網易云課堂,公開課還是中國大學 MOOC 瞄向的都是這部分人群,也獲得了相應的成功。
如今,周楓提到的更多是聚焦 K12。“網易有道的內容直播付費課程以有道精品課為核心,目前主要聚焦在 K12 業務。”目前,2018 年有道精品課已成有道第一營收來源,其中 K12 課程付費用戶增長 5 倍,業務營收增長 3 倍,初中課程也在 2019 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 290%。
相較網易教育事業部此前提出,通過產品矩陣構建從 K12 到職場終身學習生態。網易有道表現出來的姿態則更像是,對 K12 戰場的大舉進軍。
“2019 年我們整體仍舊聚焦 K12。”周楓說。
這一幕并不罕見,正如巨頭們在課程平臺中相逢一樣,他們同樣在 K12 領域中相遇。相較成人教育市場,K12 領域擁有更長的用戶生命周期和更多的用戶數,還有伴隨人均 GDP 逐漸升高而不斷增強的家長付費意愿與能力。另外,少兒編程領域的崛起,更是為原本就具有科技基因的互聯網巨頭們增添了新的教育機遇。
因此,K12 線下學科培訓形態雖已趨于穩定,但對市場的爭奪卻從未停息。騰訊先后推出了 K12 在線學習平臺企鵝輔導、少兒編程平臺騰訊扣叮;京東也與微軟合作在國內獨家推出《我的世界》教育版。
網易有道的 K12 布局同樣分為兩部分,專注 K12 直播學科培訓課程的“有道精品課”,和少兒編程產品“卡搭編程”和“有道小圖靈”。周楓告訴芥末堆,“聚焦 K12 的原因是,需求最密集、家長最上心、用戶也最上心,所以這是最需要去做好產品的領域,我們也會在這里投入最大的力量。”
在少兒編程產品方面,網易有道的搭配是卡搭編程偏向素質教育,且具有社區屬性;有道小圖靈瞄向的則是信息學奧賽方向。“我們希望這兩塊產品可以讓孩子學到高中,小圖靈會逐漸深入 C++ 學習;卡搭會到人工智能學習。”網易有道副總裁羅媛說。
芥末堆在《站在十字路口的網易教育》中曾提到,用戶對教育品牌認知存在一定慣性,打通不同階段用戶的認知并非易事,且不同階段產品之間也存在相當大的差異。布局 C 端八年之后,宣布斥資兩億進軍 To B 企業培訓市場,后來又偃旗息鼓的邢帥教育就證明了這一點。
此前,早在 2014 年就停止更新 App 的幼兒教育產品“網易識字”,和發聲量并不多的 K12 產品“網易 100 分”等產品,似乎網易教育也面臨同樣問題。
周楓的破局方式十分簡單粗暴,即仍強調內容為核心,減少向其他方向探索,加強服務。他表示,這也正是此次網易有道和網易教育事業部合并過程中的反思。
“有道精品課推出的最大契機是直播課程產品出現。”周楓表示,通過直播的產品形態,可以將教學過程中的基礎服務做好。網易有道還通過推出智能硬件來承載其課程內容,和為學員提供更多服務。據了解,目前已有超過 2 萬只有道智能筆在使用,2019 年還將發出 10 萬只有道智能筆。
競爭的核心始終都圍繞教育的本質,即內容和服務。
需要跑得更快的網易教育
“比起其他游戲公司,網易更有耐心,很多外界不看好的游戲,能在網易內部拿到資源,孵化兩三年不用急著上市賺錢。但是一旦上市,只要數據不好,工作室就面臨著解散的壓力。”
在《丁磊故事》一文中,作者這樣解釋網易內部孵化產品的邏輯,當然這個邏輯放在網易教育業務條線中同樣適用。2010 年網易公開課剛推出時,丁磊同樣像個有夢想的教育家,“我們做在線教育的目的不是賺錢。我們非常希望能夠通過互聯網這個渠道和手段,打破各種壁壘,讓每個人都可以平等地進行教育。”
這個思路造就了與其他巨頭們邏輯大不相同的網易教育,即教育業務較少圍繞主營業展開,且產品大多直接提供教育內容及服務。所以最初的網易教育業務跑得并不算快,網易云課堂在上線之初都并未設立 KPI。
但這位出身于浙江的創始人終究還是個現實的商人。相較運營六年的網易云課堂,他或許更看好網易有道的成績。2 月 21 日,丁磊在解讀 Q4 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對網易在線教育業務的信心主要來自網易有道近 12 年的運營積累。
網易教育事業部首席產品架構師孫志崗曾在知乎問答中寫道,傳統教育機構理解互聯網的速度,是普遍快于互聯網公司理解教育的速度的。可能因為搞教育的人天生擅長學習,而互聯網的成功滋生了互聯網人的傲嬌,總想用輕的顛覆重的。
不過,互聯網公司巨頭們的學習速度并不慢。在課程平臺中受挫的他們,一方面,正迅速將注意力拉向 K12 這片需要依靠優質課程以及服務取勝的戰場上;另一方面,他們重新調整了戰略,將業務重心放在自己擅長的 To B 領域內。
雖然僅有錢和流量不能做好教育業務,但如果找準教育業務的本質和方向就不一定了,更多攜帶子彈的新玩家的進入,或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競爭的差距就是在這樣不經意間拉大,后知后覺的人往往要付出成倍的代價。
“完美錯過所有風口”的網易并不傲嬌,但顯然需要跑得更快,站在十字路口的網易教育最終做出了選擇。
是時候面對現實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情怀褪色,网易要做纯粹的教育商人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机上WiFi离高速还有多远?
- 下一篇: 中国联通与联想签约 推动5G及边缘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