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logic_Java Logic总结2
過了幾個月,才上傳上來,找到以前的文檔,發現那時候好像寫的不是很認真,好在,這些知識到現在,已經在腦海里根深蒂固了。
第九章 :循環結構進階
第十章 :類和對象
第十一章:類的無參方法
第十二章:人機猜拳
第十三章:帶參的方法1
第十四章:帶參的方法2
第十五章:字符串
第九章
01.插入算法
向數組中插入元素
答:解決步驟:
1、找位置2.元素后移3.對空位置賦值
02.二重循環結構
為什么使用二重循環
答:更簡單的解決一些普通循環不能解決的問題。
什么是二重循環
答:在一個循環中,嵌套了另一個循環的結構。
如何使用二重循環
答:各種循環可以互相任意嵌套,沒有任何約束。
轉語句進階
在二重循環中使用continue
在二重循環中使用break
二重循環中coutinue和break語句對比
Continue:結束本次循環,繼續下一次循環。
Break:跳出整個當前循環。
本章總結
01.通過循環比較移位的方式,向數組中插入一個元素。
02.二重循環就是一個循環體內包含另一個完整的循環結構
03.在二重循環中可以使用break、continue語句控制程序的執行。
精華部分
插入算法(難點:非考試重點):
String[] musics={"Island","Ocean",”ODD”,"Pretty","Sun"};
System.out.print("插入前歌曲名稱:");
for (int i = 0; i < musics.length; i++) {
System.out.print(musics[i]+"\t");
}
int index=0;//保存插入song的位置
//輸入要插入的歌曲名稱
System.out.print("\n請輸入要插入的歌曲名稱:");
Scanner input=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song=input.next();
//數組復制
String[] newMusics=new String[musics.length+1];
for (int i = 0; i < musics.length; i++) {
newMusics[i]=musics[i];
}
//對比字符串的字典排序找到song插入的位置
for (int i = 0; i < musics.length; i++) {
if(newMusics[i].compareToIgnoreCase(song)>0){
index=i;
break;
}
}
//將新數組中的下標為index(包括index)之后元素后移一個位置
//這里注意:只能倒著循環,否則會將原來的值覆蓋
//另外i的值只能大于index,不能等于index
for (int i = newMusics.length-1; i >index; i--) {
newMusics[i]=newMusics[i-1];
}
//將song放到index位置
newMusics[index]=song;
System.out.print("\n新數組元素是:");
for (int i = 0; i < newMusics.length; i++) {
System.out.print(newMusics[i]+"\t");
}
二重循環
二重循環:在一個循環中嵌套另一個循環,這里也是整本書的重中之重。
第十章
第10章? 類和對象
對象
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就叫對象
屬性:對象具有的特征(靜態特征)
方法:對象的行為(動態特征)
類
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系列事物的統稱
類和對象的關系
對象是類的實例,類是對象的模板
類是對象的類型
03.java是面向對象的語言
java的類模板
所有的Java程序都以類Class為組織單元
如何定義類
在類中創建,如果要調用先進性實例化。然后類名.屬性名
面向對象的優點
與人類的思維一致。
信息隱藏。
提高了程序的重用性。
04.數據類型總結
本章總結
01.對象時用來描述客觀事物的一個實體,由一組屬性和方法構成。
02.類是具有相同屬性和方法的一組對象的集合。
03.類和對象的關系時抽象和具體的關系,類是對象的集合,對象是類的實例。
04.對象的屬性和方法被共同封裝在類中,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05.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優點如下:
與人類的思維習慣一致。
隱藏信息,提高了程序的課維護性和安全性。
提高了程序的可重用性。
使用類的步驟如下:
(1)?????? 定義類:使用關鍵字class
(2)?????? 創建類的對象:使用關鍵字new
(3)?????? 使用類的屬性和方法:使用操作符”.”
java中的數據類型分為兩類,基本數據類型和引用數據類型。
第十一章
第11章? 類的無參方法
類的方法概述
011.什么是類的方法
012.如何定義類的方法
013.方法調用
014.常見錯誤
015.上機練習
02.變量的作用域
021.成員變量和局部變量
022.常見錯誤
03.面向對象編程思維
031.如何使用面向對象思維
032.上機練習
04.JavaDoc注釋
041.什么是JavaDoc注釋
042.如何生成JavaDoc文檔
043.上機練習
本章總結
01.定義類的方法必須包含以下三個部分:
方法的名稱。
方法的返回值類型
方法的主體
類的方法調用,使用如下兩種形式。
同一個類中的方法,直接使用方法名調用該方法
不同類的方法,首先創建對象,然后使用“對象名.方法名”來調用。
在java中,有成員變量和局部變量,他們呢的作用域各不相同。
JavaDoc注釋以”/**”開頭,以”*/”結尾,并且提供了JavaDoc注釋標簽。使用JavaDoc技術可以生成開發文檔。
第十三章
第13章? 帶參數的方法(一)(不是考試重點)
帶參方法
011.如何定義帶參方法
012.帶參方法的調用
013.上機練習
02.帶有多個參數的方法
021.帶兩個參數的方法
022.帶多個參數的方法
023.常見錯誤
024.上機練習
03.包
031.為什么需要包
032.如何創建包
033.使用Eclipse創建包
034.包和目錄的關系
035.如何導入包
036.上機練習
本章總結
01.帶參方法定義一般形式如下:
返回類型(){
//方法的主體
}
調用帶參方法與調用無參方法的語法是相同的,但是在調用帶參方法時必須傳入實際的參數的值。
形參是在定義方法的時候對參數的稱呼,實參是在調用方法時傳遞給方法的實參的值。
Java中提供包來管理類,創建包使用關鍵字package,導入包使用關鍵字import。
第十四章
第14章?? 帶參數的方法二
引用類型作為參數
011.數組類型的方法返回值
012.對象類型的參數
013.對象數組類型的參數
本章總結
Java把數據類型分成兩大類
基本數據類型和引用數據類型
第十五章
第15章?? 字符串
字符串概述
如何使用字符串
String name=“”
字符串的長度
Name.length
字符串的比較
.equals()方法用來比較字符串是否相等
Ignorecase(忽略大小寫)
02.復雜字符串處理
字符串的連接
Concat()方法
022.字符串的提取和查詢
Indexof()方法 lastindexOf()方法:查詢
Substring()方法用來提取
字符串的拆分
Split()方法用來拆分,分成的字符串用數組來接收。
03.StringBuffer類
031.如何使用StringBuffer類
StringBuffer name=new StringBuffer(“字符串”);
032.常用的StringBuffer類方法
Name.append()追加方法
Name.insert()插入方法
Name.offset()插入位置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java logic_Java Logic总结2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ysql主备模型_MySQL主从复制
- 下一篇: python selenium爬虫豆瓣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