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计算机
?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石破天驚的劃時代的產物。計算機也從來都不是,如果要追溯到它的歷史的話,那么寫滿10大本書也遠遠不夠,它也是一小步一小步的走到今天。 我們見過各種各樣的計算機,最常見PC(俗稱電腦)、便攜式筆記本電腦,用于重大項目的大型計算機、超級計算機,小時候我們用的學習機,銀行的ATM,以及我們現在使用最多的手機。它們都是計算機,雖然它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是依然都屬于馮·諾依曼結構。 馮·諾依曼結構,我們可以這樣簡單理解:一個輸入設備,一個處理設備和一個輸出設備。以手機為例,手機的鍵盤、觸摸屏、麥克風、光線感應器、運動感應器等,這些能夠把人的指令告訴給計算機的設備都稱之為輸入設備。把手機拆開,里面就是一塊綠色的電路板,這塊電路板就是處理設備,它接受輸入的指令,然后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計算,最后把產生結果用輸出設備表達。比如手機的屏幕、揚聲器、震動器等。 五花八門的計算機其實都是這種結構,有一個聽得懂人話的“耳朵”,和只需要吃電就能思考的“大腦”,以及把計算結果告訴人類的“嘴巴”。 一臺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是有限的,就像個人的智慧相比于人類的智慧是渺小的。今天計算機之所以能夠帶給我們豐富多彩的世界,也是由全體計算機一起努力計算得到的。有些計算機可以測算宇宙行星、天氣、地質運動,有些計算機用來分析人類的語言,預測人類的行為(聽說過阿爾法狗嗎?它就是一個典型的人工智能),還有一些計算機用來存儲信息等等。但是計算機和計算機之間怎么交流呢?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互聯網-Internet。 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通過語言來進行的,而計算機和計算機之間的溝通則通過互聯網進行的。人類語言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文字、聲音、圖像等等,互聯網的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簡單來看可以分為有線和無線兩種形式。有線的形式有網線、光纖等,無線的形式有WiFi、4G網絡等。這樣計算機之間就可以交流溝通了,當你想知道天氣如何時,你的手機就會問懂天氣的計算機,然后它會回答你的手機,最后你的手機把天氣信息告訴你。當你給朋友轉帳時,你告訴手機給誰誰轉賬,然后手機會告訴銀行里的計算機,它會在你的帳戶減掉轉賬額度,在你朋友的帳戶上增加該額度,處理好了之后,它會分別告訴你和你朋友的手機,這樣你們就都知道了。 一般提供重要服務的計算機都是24小時工作的,從來都不休息。而你自己的手機可以隨意控制關機,因為你的手機僅僅服務于你一個人,即使關閉了,也不會給其他人帶來影響。 今天就先簡單說說,請期待下篇。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yangmingyu/p/6921074.html
總結
- 上一篇: 父与子的编程之旅:与小卡特一起学Pyth
- 下一篇: Swift - 多线程GCD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