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传输标准和接口标准
USB傳輸標準:比如USB2.0、USB3.0、USB3.1等,也可以理解為協議
USB接口標準:比如USB?Type?A,USB?Type?B(Micro?USB)以及最新的USB?Type-C,不同的接口規范對應不同的接口形狀
?
USB?3.1與USB?Type-C是兩碼事.嚴格的說,USB?3.1是一項傳輸標準,而USB?Type-C,準確的說是一種接口標準。USB?3.1的接口標準共有三種,分別是USB?Type?A,USB?Type?B(Micro?USB)以及最新的USB?Type-C。
1. USB2.0和USB3.0接口的區別
USB3.0/2.0接口比較
其實在前面接口解析已經說的很清楚了,USB3.0的標準A型接口可向下兼容USB2.0/1.1,其尺寸大小是一致的,但是這兩種接口還是非常好區分的:
觀察顏色法,為了與USB2.0作出區分,USB3.0PrimoterGroup推薦業者在USB3.0接口中采用藍色的基座,故我們可以從顏色上加以區分;
觀察觸片法,這種方式更加謹慎,USB2.0僅具備4pin金屬觸片,而USB3.0則為9pin觸片,前面4pin與USB2.0是一至的,后方的5pin則為USB3.0專屬。
至于USB3.0的B型接口就更好區分了,USB3.0標準B型接口尺寸比USB2.0的更大,上部較為突出,容納新增的5pin觸片。
觀察標識法,USB3.0的標識如下圖,“SS”代表著“SuperSpeed”,在USB3.0接口部分都會有該標識。此外,USB3.0線纜由于增加了路線,故亦會比USB2.0線纜稍粗。
2. USB3.0和USB3.1區別
由于usb3.1協議走的大多都是type-c接口,所以很多時候都把usb3.1稱之為type-c,但是一個是協議一個是接口,兩者的性質不一樣,這其實是給廣大人民群眾傳遞了一個錯誤的信息,簡單來說USB 3.1只是一個行業標準,同時也是目前USB 3.0標準的修訂號。這只是技術標準,而不是物理值。所以,大家不要錯意Type-C的接口就都是擁有USB 3.0傳輸速率的,其實還有很多支持Type-C插頭的手機依然是USB 2.0的標準。Type-C最直觀的優勢就是讓你徹底擺脫插線的煩惱,不用再出現錯插或者失誤之后導致的部件受損情況。
USB 3.1 Gen2是最新的USB規范,該規范由英特爾等公司發起。數據傳輸速度提升可至速度10Gbps。與USB 3.0(即USB3.1 Gen1)技術相比
USB3.1標準于2013年7月發布,最大理論帶寬相比USB3.0時翻了一番,達到10Gb/s(Super Speed )。USB3.1編碼方式從此前USB3.0的8b/10b換成了128b/132b,帶寬損耗率從20%大幅下降到3%左右,換算之后帶寬同樣超過了1.2GB/s,這也意味著在真實使用中USB3.1的極限傳輸速率有望接近1GB/s。
雖然像過去的升級一樣,USB3.1同樣帶來了更高的傳輸速率,并修復了此前存在的各方面問題,但人們談論更多的都是隨USB3.1引入的全新Type-C接口。與蘋果的Lightning接口相似,Type-C接口取消了曾經的防呆保護設計,因此不分正反均可正常插入使用,免去了辨識插入方向的麻煩。
USB3.1 Type-C的另一個大賣點就是對移動設備充電能力的的增強。USB 3.1接口下的供電最高允許標準大幅提高到了20V/5A(僅限于Type-A/B),能夠提供達100W的供電輸出能力。而Type-C的最高標準為12V/3A,36W的充電能力已經足夠一些輕薄型筆記本的使用,這也是New MacBook敢于放棄MagSafe而采用Type-C作為充電接口的重要原因。
功能上USB 3.1 Type-C還引入了全新的Alternate Mode(交替模式),這意味著Type-C接口和數據線能傳送非USB數據信號。目前Alt Mode已經能夠支持DisplayPort 1.3和MHL 3.2規范,而USB-IF同時也在尋求對其他的功能標準的支持,除了視頻接口,像以太網等其他接口同樣也可以被Type-C支持。
下圖是高通QCM6125 CPU的USB部分,支持了USB3.1
?下圖是高通MSM8953 CPU的USB部分,支持USB3.0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usb传输标准和接口标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RK3399如何选择系统呢?
- 下一篇: 公钥、私钥和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