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loud 下一站之战略转变
2019獨角獸企業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師標準>>>
今年的 Google Cloud Next 并沒有過多著墨在產品技術的更新和迭代上,而是把與大企業合作的決心擺上了臺面。
Google 一年一度云業務的“重頭戲”于 4 月 9 日在舊金山開場,面向 30000 名觀眾,Google CEO 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第一個走上臺來。他首先宣布在韓國首爾和美國鹽湖城地區的兩個新的云服務區域(cloud region)將在明年投入使用,以及到 2020 年,Google Cloud 將在全球拿下 23 個區域的野心,“云計算是 Google 最大的投資之一。”皮查伊說到。
照比去年,今年的 Google Cloud Next 并沒有過多著墨在產品技術的更新和迭代上。相比之下,Google 更多著墨于同大企業的合作。全新混合云平臺 Anthos 幾乎是開場演講唯一的技術亮點。
全新混合云平臺
去年前任 CEO 黛安·格林(Diane Greene)站臺時,Google 發布了一種混合云服務方案——Cloud Services Platform(CSP),企業同時在 Google 云上和企業內部環境中進行部署。
而在今年,走馬上任近半年的托馬斯·庫里安(Thomas Kurian)說,云業務客戶想要三種東西,第一是混合云,其次是多重云,最后是一個操作簡單,并且能用相同的方式跨多重云保護和管理工作負載的平臺。
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Google 發布了一款基于 CSP 之上全新命名的混合云平臺——Anthos。Anthos 可以基于 Google Kubernetes Engine(GKE)在 Google Cloud Platform(GCP)上使用,或者 GKE On-Prem 在本地數據中心上使用。企業能跨越 Google Cloud 和本地服務器管理數據,甚至托管在亞馬遜 AWS 和微軟 Azure 上,實現在不同平臺之間的數據遷移。
由于采用的是開放標準,開發者可以將本地的應用程序轉移到云上,無需進行修改,不需要開發人員學習不同的環境和 API。另外,Anthos 由 Google 管理,能自動獲取功能更新和安全補丁。Google Cloud 產品管理總監 Jennifer Lin 就在現場展示了 Anthos 如何管理亞馬遜 AWS 資源。她指出,客戶不必重寫代碼就可以在另一個云服務上運行,這可以為客戶在談判新的云服務合同時提供優勢。
“一次寫好,哪都能跑”(Write once, Run anywhere)是 Google 在這一屆 Google Cloud Next 開發者大會給出的承諾。
針對 Anthos,Google 發布了測試版的 Anthos Migrate,這項服務能將運行在本地或者其他云提供商里的虛擬機自動遷移到 Google Kubernetes Engine(GKE)容器里。如果這項服務能順利運行,那么對于那些擔心極其重要的應用會在遷移中損壞的公司來說,Anthos Migrate 將會是既便利又低風險的渠道。
此外,Google 還宣布了自家無服務器計算堆棧(serverless compute stack)的最新成員——Cloud Run,這款產品目前正處于測試階段。對開發人員來說,他們往往只能在方便的、速度快的無服務器架構和更靈活的、提供可移植性的容器(container)中做選擇,而 Google 正在努力調試出能兼具無服務器架構和容器這兩者優點的產品。
據 Google 介紹,有了 Cloud Run,客戶‘可以運行無狀態的由 HTTP 驅動的容器,而不用擔心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
重心的轉移
Pichai 介紹庫里安上臺時打趣道,“庫里安的個人工作效率正在挑戰 G Suite 和 Google Calendar 的極限。”此前,庫里安就曾經公開表示 Google 云業務今后的計劃:擴充銷售團隊,專注電信、零售、保健、金融等垂直領域,與成熟的大型企業合作。而這次 Google Cloud Next 上,庫里安更是“說到做到”,請到不同領域中的“頭部”來站臺。
飛利浦 CIO Alpna Doshi 上臺提到 Google Cloud 對飛利浦的生命科學和醫療保健相關業務的幫助。對于醫療機構來說,醫療數據對醫生對患者的決策非常重要,而有了 Google Cloud,數據得以上云,加上 AI 和機器學習的加持,這些數據將被更有效率地應用。對于一個擁有 127 年歷史的老企業,Google 這家技術過硬的‘年輕公司’可以說幫上了大忙。
為了幫助解決集成問題,Google 一直在與合作伙伴合作。發布會上,Google 宣布了 30 個硬件、軟件和系統集成合作伙伴,包括思科、惠普企業、VMware、英特爾、戴爾、聯想等。做好企業關系,也正是格林任職期間 Google 云業務需要補齊的‘短板’。
除此之外,Google 還宣布了另一項與企業間的合作,將與聚焦數據管理和分析業務的領先開源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比如 Redis Labs、Confluent、DataStax 等等——Google Cloud 將變得更加開放。這些公司的服務將集成到 Google Cloud 平臺中,最終在同一個界面上呈現,方便客戶管理他們的應用。Google 和這些公司的目標是讓客戶“以云原生的方式,輕松使用開源技術”(use open-source technology easily and in a cloud-native way)。
“對開源軟件公司來說,開源變現一直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在云時代更是如此……Google 選擇和與其他云供應商完全不同的方式——合作。這對開源社區來說,是個好消息。”數據庫開發商 Redis Labs 的 CEO Ofer Bengal 說道。
追趕的云業務
從 Synegy Research Group 發布的 2018 年 Q4 全球云基礎設施服務市場份額來看,亞馬遜和微軟各占 34% 和 15% 的市場,Google 占 7%。Canalys 給出的數據也相差無幾,截止去年第四季度,亞馬遜的市場份額為 32.3%,排名之后的微軟和 Google 占據 16.5% 和 9.5%。
“Google 在云收入永遠排行第三,他們必須引入一些獨特的東西,比如多重云計算,讓企業能夠跨越 AWS、Azure、IBM 遷移數據,這才是企業想要的。”Moor Strategy & Insights 分析師帕特里克·摩爾海德(Patrick Moorhead)說道。
正如 Google 工程副總裁 Eyal Manor 在開場演講中提到,80% 企業的工作負載還不在云端,他預計其中 88% 的企業將選擇混合云技術遷移數據中心。所以這既是挑戰,也是機會。Google 高級副總裁烏爾斯·霍爾澤勒(Urs Holzle)也表示,讓企業在多重云上運行是一個能夠逆轉形勢的動作。
早已在公有云市場占絕對領先地位的亞馬遜,去年正式推出混合云 AWS Outposts ,將 AWS 引入本地數據重心。微軟也是在 2017 年就布局 Azure Stack 私有云,IBM 更是通過收購紅帽守住混合云的‘自留地’。庫里安能帶領 Google Cloud 在云計算抵達何處,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演講中新掌門庫里安幾次提到了 Google Cloud 的愿景,成為“全球規模的分布式基礎設施、數字化轉換平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解決方案”。那個曾被眾多媒體質疑帶有太強烈技術基因的 Google Cloud,已經在三位女性高管紛紛離職后,逐漸脫下了人工智能的華麗外衣。
轉載于:https://my.oschina.net/u/3008585/blog/3049847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Google Cloud 下一站之战略转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 下ab压力测试
- 下一篇: springboot整合elasti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