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语句优化方法
1.1??? 注釋使用
在語句中多寫注釋,注釋不影響SQL語句的執行效率。增加代碼的可讀性。
1.2??? 對于事務的使用
盡量使事務處理達到最短,如果事務太長最好按功能將事務分開執行(如:可以讓用戶在界面上多幾步操作)。事務太長很容易造成數據庫阻塞,用戶操作速度變慢或死機情況。
1.3??? 對于與數據庫的交互
盡量減少與數據庫的交互次數。如果在前端程序寫有循球訪問數據庫操作,最好寫成將數據一次讀到前端再進行處理或者寫成存儲過程在數據庫端直接處理。
1.4??? 對于SELECT *這樣的語句,
不要使用SELECT *這樣的語句,而應該使用SELECT table1.column1這樣的語句,明確指出要查詢的列減少數據的通訊量并且這樣的代碼可讀性好,便于維護。
1.5??? 盡量避免使用游標
它占用大量的資源。如果需要row-by-row地執行,盡量采用非光標技術,如:在客戶端循環,用臨時表,Table變量,用子查詢,用Case語句等等。如果使用了游標,就要盡量避免在游標循環中再進行表連接的操作。
1.6??? 盡量使用count(1)
count函數只有在統計表中所有行數時使用,而且count(1)比count(*)更有效率。
1.7??? IN和EXISTS
? EXISTS要遠比IN的效率高。里面關系到full table scan和range scan。幾乎將所有的IN操作符子查詢改寫為使用EXISTS的子查詢。
1.8??? 注意表之間連接的數據類型
避免不同類型數據之間的連接。
1.9??? 盡量少用視圖
對視圖操作比直接對表操作慢,可以用stored procedure來代替她。特別的是不要用視圖嵌套,嵌套視圖增加了尋找原始資料的難度。我們看視圖的本質:它是存放在服務器上的被優化好了的已經產生了查詢規劃的SQL。對單個表檢索數據時,不要使用指向多個表的視圖,直接從表檢索或者僅僅包含這個表的視圖上讀,否則增加了不必要的開銷,查詢受到干擾。
1.10?????? 沒有必要時不要用DISTINCT和ORDER BY
這些動作可以改在客戶端執行,它們增加了額外的開銷。
1.11?????? 避免相關子查詢
一個列的標簽同時在主查詢和where子句中的查詢中出現,那么很可能當主查詢中的列值改變之后,子查詢必須重新查詢一次。查詢嵌套層次越多,效率越低,因此應當盡量避免子查詢。如果子查詢不可避免,那么要在子查詢中過濾掉盡可能多的行。
??
1.1??? 注意UNion和`UNion all 的區別
UNION all執行效率高。
??
1.1??? 外鍵關聯的列應該建立索引
(如子表id)主子表單據肯定要建視圖,2個表的關聯以2個表中的MainID為關系,所以,需要給子表的MainID單獨建索引,這將很大地提高視圖的速度。例如Gy_InOutSub中的InoutMainid增加索引。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shuimomo/758653
總結
- 上一篇: 一种获取过程调用堆栈信息的简单方法
- 下一篇: 系统架构设计的工程与艺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