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差距在哪里,你与开发高手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一点感想
前幾天事少,細細讀了《差距》一文,多少有點感想。我們這里多數(shù)人還是打工的,一天到晚,對著電腦的時間比對人的時間長,為什么?拿著微薄的薪水,為了養(yǎng)家糊口,據(jù)我觀察90%的人都是這樣。
Joel Spolsky說(原文),“如果你喜歡編程,那么你真是受到了上天的眷顧。你是非常幸運的少數(shù)人之一,能夠以自己喜歡的事謀生。”不過在中國,人們沒有多少機會弄清楚自己喜歡什么,女怕嫁錯朗,男怕入錯行,許多人明白自己沒有興趣寫代碼時,想轉(zhuǎn)行,社會已經(jīng)不情愿給你機會了,除非付出額外幾倍的艱辛努力。
幾年前我就是這樣,但是,終于堅持了過來。現(xiàn)在能經(jīng)常來這里看博客的,放心好了,我相信都是同志,是那10%中的人。
話說回來,許多人眼中,編程只是個謀生的手段,和建筑工搬磚,清潔工掃地沒什么區(qū)別。在一次吃飯時,我曾經(jīng)上一家公司的項目主管,做B/S項目或C/S項目哪種更有意思?你知道他怎么說,四個字-“都沒意思。”那位主管和我同歲,樣子比我還年輕,居然會有這樣的看法。
慢慢發(fā)現(xiàn),周圍的人大體都是如此。上一家公司待了一年,有個一起和我進來的同事,說感覺在這得不到什么進步。確實平時工作就是維護已有的系統(tǒng),沒多少新東西。不過這一年里,我自學了MVC、Linq、JQuery,嘗試在項目中使用,接觸了SQLite、WCF等新名詞。他算不錯的了,至少知道應該進步,可是沒有主動學習的興趣,即使環(huán)境再好,外因也奈何不了內(nèi)因。5點50就準備閃的人,他的進步是不可能跟得上時代的。
正如《差距》一文所言,“同樣的項目,同一個團隊,為什么有人可以獲得更多的經(jīng)驗并逐漸成長;同一個SDK同樣的IDE,為什么高手就可以“信手拈來”;一個主程代領3-5名程序員,為什么有人會脫穎而出?”
當年轉(zhuǎn)行時,我參加一個.Net速成班,學期只有三個月,同學幾十人中,只有四五個人最終投身軟件開發(fā)。其他人或者做銷售或者做支持,不少人直接沒進入IT業(yè)。
不能說它成功率低,因為對編程感興趣的人就這個比例,北大青鳥也是這個成功率,不同的是在北大青島要學兩年,其實讓自己明白是不是編程那塊料,三個月足矣。我們多數(shù)人就是不舍得這幾個月,浪費了一生的幾十年。
這短短三個月中,當老師在講怎么拖控件時,我在看新浪體育-把頁面代碼抓下來,一點點自己對照實現(xiàn)。
當老師布置了一個抽獎的控制臺程序任務,我做成了一個“百寶箱”網(wǎng)頁。
當大家都在按老師思路做一個在線支付網(wǎng)站時,我想加一個ToolTip式的動態(tài)命令框,結(jié)果一天到晚查資料,把全部時間花在了上面,其他什么也沒做。
說到底,這就是興趣,不過離人家的境界,孜孜不倦追求技術的夢想,還差得很遠呢。
老趙說希望寫代碼到六十歲,我想寫到五十就可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COME ON!
轉(zhuǎn)載于:https://www.cnblogs.com/XmNotes/archive/2010/08/30/1812164.html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读《差距在哪里,你与开发高手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一点感想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使用Qt作窗口截屏(含源码)
- 下一篇: 转圈显示的Java程序和两矩阵相乘